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咏春发劲基础训练-射拳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5824次阅读 0次回复
秘籍
2014-12-18 15:38:54
 射拳,倒可以说是箭劲,有如射箭,(咏春练到后面的劲是三角的,更高级的那是子弹,三角面+螺旋,叹气,很难理解,以后再说,先掌握基础吧。)
  训练目的:
  掌握咏春发劲原理,也可以当速度和节奏训练,自己看吧,反正发劲原理要摆在第一位。
  训练方法:
  正钳阳马(这不用多说了吧,大家都差不多),双手自然放在胸前,自然呼吸,向左右肩上方15度角打拳,左手向左肩上方,左斜15度,出拳,右拳同样,(这个角度只是为了发力顺畅,目的性明确,自我感觉良好也就可以了),拳打出后,自然落下,回到原位,(这个训练过去,就是打连环三拳了,劲练的好了,这方法就可以抛弃了,不用固守,这只是个方法,)
  出拳节奏:
  刚开始练,是左一拳,右一拳练习,掌握后,可以三三两两练,三拳三拳打,或者一次爆发7-8拳,前提只是发劲要对,明白?明白吧,节奏也可以练的,以后三拳的节奏也是一样的。
  训练要领:
  正钳阳马的状态必须在正确的基础下,充分保持,身型绝不可动摇,因为只有正确的钳阳状态,才可以达到以身蓄劲,一身备五弓的最佳状态,(中间的道理,牛老在钳阳马一论中有详细叙述,可以翻看,第一步,就是掌握钳阳正马,正马基础不够,练侧马也是浪费,转马更是垃圾,最近学咏春的好象都很急噪,没多久就三套都学了,呵呵,这算什么,)这是身体的要领。
  手的要领,帅帅兄说过,手肘好象靠着什么东西似的蹭出去,看过去这点好象不重要,其实这是另外一个最重要的部分,两个道理,1:充分发挥大臂的力量,2:将背和手的劲力链接上了,钳阳聚力,聚力其实不难,关键在三节的把握,而三节中,最重要的就是中节,钳阳怪模怪样的,就是中节的位置很有考究,你把下盘的膝,中盘的腰,上盘的肘给去掉看看,哎呀,和别派的不是一样么)
  并且,手是不允许有任何蓄劲的动作的,这才是帅帅说的,不回手,出拳前,1:没有欲动,2没有蓄力,这才能又快又隐蔽,以后的其他招式,也是这样的,李小龙不是表演过无影拳么,嘿嘿。
  劲力移动:
  不是左脚上左手,右脚上右手,那种力的移动,都给我滚蛋,那不是咏春,咏春下盘三角,俯视固然是三角,正视也是三角,处处三角方为咏春,各位学者不可不明,正视时,左脚为左线,右脚为右线,大地为平线,这是个大三角,力聚到哪里?腰胯丹田点,三角的尖端,再延背弓而上,到手。
  意念与动作:
  这点帅帅倒是说的很清楚,我转过来,"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打》,马上就打。也就是心中一闪,拳就打出。要快如闪电"。
  弯师刀兄曾言,咏春心法"云在西湖月在天",不留垢物,这句诀其实不单是一种精神上的超然境界,也是咏春拳术中的意识要求,心虑清澄,反映外物,并不是主观的精神幻想,是意识和身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内外融合,要知道想了再打,和一想就打,和"打",三者是完全不同的,看各位努力了,见性明心,多说浪费。
  补充说明:
  1:手不回拉,是说手没有蓄劲这种多余的动作,打就是打,念起拳出,而不是说出手不回,出手打出后是自然回收的,咏春是有回手的,诀说"手不空回"而不是手不回,回,也要有它一定的技击意义,不回,只是限制自己肢体的运作能力,这是错误的,充分利用身体的每个部分为技击服务,当然允许使用各种方法。
  2:蓄劲,其实也蓄的,力不蓄,发不出太大劲,咏春的蓄劲和别派不同,是蓄的过程,全在身体结架中,外表不动而劲能蓄聚,基本要求就是正钳阳能达到一身备五弓(基础中的基础了),钳阳一现全身就已经在蓄发状态,牛兄曾言"钳阳聚力",GENE兄曾道"劲由内换"都是这道理,正是由于咏春的常态,已经是一个随时准备发射的导弹基地了:(剩下的,只是你按按扭了)这才是咏春为什么"手在任何位置都可发拳发力"。)
    3:无论放松打,还是什么,拳入拳出,钳阳间架绝不能散,身体最好连动都不动,否则就是白练。
    (其实这么说,也许大伙还是看不明白,我也没办法,最好还是有老师教,而有老师教,也就不需要在论坛上读这篇帖子了,因为纵然是咏春的基础,看过去最简单的东西,也包含了非常多深刻的内涵,而且是不断挖掘,还有东西,大家现在可以明白为什么练拳练到标指,还要重新练小念头了吧,我想把中间道理说明,却牵涉太多的层面,而且层次不同,同一样东西,又不同了,道理只能先说这么多,说太多反而喧宾夺主,抱歉的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mijishu888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