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论述人体的湿、燥、寒、热与饮食的调理-(5)

第三十四集:

    袪风湿强筋骨药如桑寄生、五加皮。

    桑寄生:性平、味甘苦,归肝、肾经,作用养血润筋、补肝肾、袪风湿、强筋骨、安胎下乳,对血不养筋之骨节痹痛尤其相宜。现代研究桑寄生有通利小便、降低血压、镇静安神的作用。一般使用量10- 12克。单用桑寄生60克,水煎服,治高血压病。桑寄生配合杜仲、独活、当归、牛膝,治疗腰膝酸痛。桑寄生与独活、桂枝、秦艽、当归、杜仲等同用,治营血亏虚、肝肾不足的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等证。桑寄生与阿胶、菟丝子、续断等同用治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五加皮:性温、味辛苦,归肝肾经。作用袪风湿、强筋骨,利尿消肿。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等病。一般使用量5-10克。五加皮又分南五加皮、北五加皮,功效相异,南五加皮无毒,补肝肾、强筋骨、袪风湿的作用较佳;北五加皮有毒,可强心、利尿、止痛,但不可过量服用和不可长期服用。五加皮与木瓜、松节同用,治四肢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的风湿痹痛。五加皮与杜仲、淮牛膝、淫羊藿等同用,治肝肾不足之腰膝软弱。与陈皮、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治水肿小便不利。

第三十五集:

    芳香化湿药:凡是气味芳香,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属芳香化湿药。主要用于治疗湿犯中焦,脾阳被困,运化失常,症状如脘腹痞满,食少倦怠,舌苔白腻等。常用药物有藿香、厚朴、砂仁等。

    藿香:性微温、味辛,归脾、胃、肺经。作用化湿、解暑、止呕。一般使用量5-10克。与砂仁、紫苏叶等同用治妊娠呕吐。藿香与半夏同用治湿浊中阻呕吐,偏湿热者加黄连、竹茹,偏寒湿者加丁香、白豆蔻。与黄芩、茵陈、滑石等同用治湿温病初起,湿热并重。藿香与厚朴、半夏、紫苏等同用,治暑天外感风寒,内伤生泠,症状见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等。藿香与半夏、苍朮等同用治湿浊中阻、中气不运,症状见脘腹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等。注意凡阴虚内热、虚火上炎、舌绛光滑、或胃热作呕、中焦之火盛者均不宜使用。

    厚朴:性温、味辛苦,归脾、胃、肺、大肠经。作用行气燥湿、消积导滞、下气平喘,是治疗湿阻气滞而胀满之要药。厚朴也有降压作用,但降压时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兴奋、心率加快。一般使用量3-10克。厚朴粉末冲服,每日2-3次,每次3克,可治急性肠炎、阿米巴痢疾和菌痢。厚朴与陈皮、苍朮同用,治湿阻中焦、气滞不利,出现脘闷、腹胀、腹痛或呕逆等。厚朴与枳实、大黄同用,治肠胃积滞而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厚朴与大黄、芒硝、枳实同用,治热结便秘。与桂枝、杏仁同用,治宿有喘病,因外感风寒发作之喘咳。厚朴与紫苏子、橘皮等同用,治痰湿内阻之胸闷喘咳。注意由于厚朴行气力较强,如应用不当容易耗元气而破气,所以虚胀者药量不可过大。孕妇也须慎用。

    砂仁:性温、味辛,气芳香。归脾、胃、肾经。作用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开胃消食。砂仁挥发油芳香健胃,能促进胃液分泌,可排除消化道积气,所以是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佳品。一般使用量5-10克,入汤剂宜后下。砂仁与白朮、枳实、木香等同用,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砂仁与白朮、党参、陈皮、茯苓等同用治脾虚气滞。砂仁与白豆蔻、苍朮、厚朴、半夏、陈皮、木香、白朮、茯苓、人参、甘草等同用,治脾胃寒湿引起的脘闷呕恶、腹痛泄泻、不思饮食。砂仁与木香、枳实、白朮、荷叶、陈米等同用,治胸腹胀满、痞闷呕吐、食滞、消化不良。砂仁与黄耆、人参、白朮等同用,治妊娠中脾虚气滞之胎动不安。砂仁研末吞服治脾胃寒湿之吐泻。也可以与木香、陈皮、白朮等同用,或与干姜、附子等同用,治脾胃寒湿之吐泻。如妊娠脾虚气滞而呕吐不能食,可单用砂仁炒熟研末服用,也可以与白朮、苏梗同用。注意阴虚有热者忌用砂仁。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1a98330100gmof.html) - 论述人体的湿、燥、寒、热与饮食的调理-(5)_简易01_新浪博客

第三十六集:

    利水渗湿药:此类药物还分利水消肿药、利水通淋药与利湿退黄药。这类药以渗利水湿、通利小便为主要功效。服药后小便通畅,尿量增多,所以也称为渗湿利尿药。主要适用于水湿停蓄体内,导致水肿胀满、小便不利,以及湿邪为患或湿热引起的湿痹、淋浊、黄疸、湿温、腹泻、痰饮、疮疹等证。

    利水消肿药:如茯苓、薏苡仁、冬瓜皮、赤小豆、玉米须、葫芦等。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作用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是利水、渗湿、消肿的主药,也是治痰饮、湿痰咳嗽等症之要药。茯苓药性平和、不伤正气,凡内在脏腑、外在肌肤,出现水湿痰饮为患,证候不分寒热虚实,皆可随证配用。但尤多用于偏寒偏虚者。茯苓的健脾功效,也是由于利湿的结果。因脾虚不能运化水谷则湿停,湿除脾可健。茯苓的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还具有镇静、降低血糖的作用。一般使用量10-15克。茯苓与党参、枣仁、龙眼肉、木香、远志等同用,治心脾不足之心神不宁、心悸失眠。茯苓与白朮、桂枝同用,治痰饮内停于胃呕吐清水。茯苓与半夏、陈皮等同用,治痰饮在肺咳嗽痰多。茯苓与白朮、天麻同用,治痰饮眩晕。茯苓与半夏、生姜等同用,治疗由于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呕吐清水而眩悸者。茯苓与桂枝、甘草、大枣同用,治疗由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胸烦、眩晕、不得眠。茯苓与猪苓、泽泻、白朮等同用,治疗表邪不解,随经入腑的膀胱蓄水证,症状见水肿或小便不利。茯苓与附子、生姜等同用,治疗脾肾阳虚水肿。茯苓与猪苓、泽泻、滑石、阿胶等同用,治疗阴虚、水热互结的小便不利、水肿。与人参、白朮、甘草等同用,治疗脾胃虚弱的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等。茯苓与人参、山药、白朮、薏苡仁、砂仁等同用,治疗脾虚湿泻、消化不良。

    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归脾、胃、肺、肾经。作用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现代研究薏苡仁所含的脂肪油能使血清钙、血糖量下降,并有解热、镇静、镇痛和抑制骨骼肌收缩的作用,对癌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般使用量10-30克,汤剂使用量可达30-120克。因薏苡仁力量缓和,用量要大,且宜久服。生薏苡仁利湿热;止泻一般用炒苡仁。薏苡仁常与车前子、猪苓、茯苓、泽泻等同用,以加强利水袪湿作用,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薏苡仁与木瓜、牛膝、防己、紫苏、槟榔等同用治,足膝肿痛、湿脚气。薏苡仁与白朮、茯苓、黄耆等同用,治脾虚湿盛之水肿腹胀、食少泄泻、脚气浮肿等。单用薏苡仁煎服,治湿热所致砂淋、石淋、热淋等。炒苡常仁常与白朮、茯苓、山药、炒扁豆、芡实米等同用,加强健脾除湿作用,主治脾虚泄泻。脾虚湿盛,常用生、熟苡仁同用。薏苡仁煮粥食用,治风湿久痹之水肿、筋脉挛急。薏苡仁与连翘、滑石等同用,治湿郁热蒸蕴于经络。薏苡仁与杏仁、麻黄、甘草等同用、治身痛发热的风湿病。薏苡仁与苇茎、桃仁、冬瓜仁等同用,治肺  胸痛、咳吐脓痰。薏苡仁与附子、丹皮、败酱草等同用,治阑尾炎。生薏苡仁有清热排脓效果,例如与冬瓜子、桃仁、芦根等同用,治肺脓疡(肺  );如肺  已溃,吐大量脓血者,配桔梗、白芨有帮助排脓的作用。生薏苡仁与银花、当归、生地、玄参、生地榆、黄芩、甘草、生大黄、丹皮等同用,治急性阑尾炎;如阑尾炎已化脓穿孔或形成脓肿,日久不愈者,可配附子、败酱草使用。生薏苡仁还有舒筋、利关节及缓解痹痛的作用,常配袪风湿、活血药、补肾药同用,治风湿痛、筋急拘挛、关节肢体变形等。单用薏苡仁煎服治扁平疣、寻常疣。薏苡仁除药用外,因为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分等,所以也可以作为食品,既可佐餐,又能清暑利湿。注意点:薏苡仁性滑利,其含的薏苡仁油有收缩子宫作用,孕妇应慎用。还有,津液不足者慎用薏苡仁,小便多者不宜用。

第三十七集:

    冬瓜皮:性微寒、味甘淡。归肺、小肠经。作用排除水湿以消肿。一般使用量9-30克。冬瓜皮与白朮、茯苓、黄耆等同用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而偏有热者。冬瓜皮与西瓜皮、白茅根、玉米须、赤小豆等同用,治小便不利全身浮肿的肾小球炎。单用冬瓜皮煎水代茶饮治荨麻疹。注意冬瓜皮药性寒凉,脾胃虚寒者慎用。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归心、小肠经。作用利水消肿、解毒排脓、袪湿退黄、止血。一般使用量10-30克。赤小豆与鲤鱼同煮食,治水肿胀满、脚气浮肿。赤小豆与白茅根、桑白皮同用,治急发大腹水病。赤小豆与薏苡仁、冬瓜仁、防己等同用,治湿热壅结、气滞血瘀之肠  。赤小豆与栀子、茵陈等同用,治湿热黄疸。赤小豆与赤芍、槐花同用,治痔疮出血。赤小豆与少量食盐同煮至豆烂饮用,可防治中暑。赤小豆研末,或用蛋清调涂患处,能治幼儿湿疹。注意,尿多者忌用赤小豆。

    玉米须:性平味甘。归膀胱、肝、胆经。作用利水消肿、利湿退黄。现代研究玉米须有较强利尿、抑制蛋白质排泄的作用;还能增加血中凝血  原,加速血液凝固。一般使用量15-30克,大剂量可用至60克。单用大剂量玉米须煎服,也可以与赤小豆、冬瓜皮、车前草等同用,治水肿、小便不利或小便短赤、淋痛等。单用大剂量玉米须煎服,或与茵陈、郁金、栀子等同用,治湿热黄疸、阳黄、阴黄等。单用玉米须每日15克,泡开水代茶饮用,治高血压病。单用玉米须每日50克,煎水代茶饮用,饮用量不超过每日的尿量,治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

    葫芦:性平、味甘。归肺、小肠经。作用利水消肿。葫芦皮与猪苓、茯苓、泽泻等同用,治面目浮肿、大腹水肿、脚气肿胀等。


楼主很有艺术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1

楼主很有艺术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mijishu888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