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中国内家武艺的不传之秘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5707次阅读 9次回复
秘籍
2014-12-13 10:44:58
摘自张源侠专著 《中国内家武艺的不传之秘》(2)---心意六合




最爱打架的十大形


作者 张源侠, 发表时间,8/29/04


    大侠在跟周庭爵学八卦的时候,就见识了十大形,只看到那些学生傻乎乎地走鸡步。大侠心想,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傻样的拳法。周老师教学生十大形,但讲到打法时,却用拳击的摆拳,让大侠也看不懂。


    大侠在学了杨式太极以后,看到旁边的场地上有学生在练十大形。虽然大侠还是觉得十大形很傻,但心下好奇,想进去看一看到底这是什么拳法。教拳的是蔡老师,原谅大侠不知道蔡老师的名字。蔡老师是卢嵩高亲传弟子凌汉兴的徒弟。在蔡老师的眼里,凌汉兴先生的功夫是十分了得的。蔡老师在讲拳的时候将所有的其他门派都大大贬低一通,吹嘘十大形在上海是如何天下无敌。又说他自己如何将一个少林派的师傅打出鼻血来。蔡老师的学生包括大侠在内都喜欢听这样的故事。


在练的时候,蔡老师示范一个动作,然后要学生四个一组同时朝前杀将而去。大侠平时是偷懒惯的人,遇到这样的情形,只有叫苦不迭的份了。每次都要使出吃奶的力气才能跟上大部队,等到蔡老师喊停,大侠早已气喘如牛了。


    练十大形是大侠练过的最辛苦的拳法。蔡老师不收学生的学费,这正合穷学生的意。大侠那时已经是大学教师了,但可怜的工资使得大侠也很乐意混迹于这免费教学中。


蔡老师知道大侠练太极,每次对大侠不死不活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对大侠总是横眉冷对。其实大侠那时还是处于“张黛玉”阶段,根本没有力气打这么大运动量的十大形,在学了一个学期以后,大侠就偷偷溜掉了。


    大侠虽然只学了一个学期的十大形,对十大形简单明了的技击法却深有印象,后来跟王雷华老师学螳螂拳,学会了螳螂拳的技击法,自己将螳螂拳和十大形的打法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大侠式技击法。


    王雷华老师说他这辈子最遗憾的一件事是放弃了师从孙少甫学十大形的机会。王雷华道孙少甫是卢嵩高众弟子中出手最漂亮的一个,但孙少甫在文革时期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有一天,孙少甫看到王雷华练螳螂拳,对王雷华大加赞赏,问他是否有意学十大形,王雷华虽然十分向往,但却怕孙少甫的现行反革命帽子,没敢接受孙少甫的好意。时过境迁,王雷华老师后悔不已。


    王老师虽然没有跟从孙少甫学十大形,但对十大形却十分推崇,他常说,十大形的身法是对中国传统武学的革命。一般的功夫都很难做到整体发力,十大形的独特身法使其整体发劲得以可能。


    大侠在练十大形时,感觉这十大形的利害就是取单一动作不停反复地在运动状态下练,最后将简单动作练到滚瓜烂熟,出手自然就比一般练少林的利害了。这种功夫在大侠的眼里看来还是傻练功夫,虽然厉害,层次却不很高。


    在上海十大形练法中,练家最喜欢练的是刮地风和单把。传说安大庆化十八年工夫练成一招单把,就凭一招单把所向无敌。喜欢傻练的人就拼了老命在家里练单把。


大侠当然也想练就天下无敌的绝世武功,听说绝世武功就这么简单,于是也回家偷偷猛练单把,直练到肘关节如脱臼一样难过。说起傻练功夫,大成拳也有一班人信奉只练一个动作就可以天下无敌。这个动作就是站桩。大侠上大成拳的网站一看,有些傻乎乎的练家一天居然要站八个小时的桩。这不是走火入魔了吗?


    有很多人以为练拳只要靠傻练就可以成就大器,大侠练了这么多年的拳,深深体会到将拳简单化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自己也没有得到真传。大侠读杨振铎写的杨式太极拳书,书中有人提问杨式太极拳有没有不传人的秘诀。杨振铎一口咬定他们杨家没有秘诀,只要好好练,功夫就会出来的。这其实又鼓舞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傻练。大侠就看到在公园里有人练杨式太极连续数小时地练。这种拼时间的傻练真能练出绝世武功来吗。大侠在网上读到瞿世镜先生的“杨式太极是一家”,里面提到杨式太极是有秘诀的。文中写到:


第三步传授内功心法,最为严格。弟子叩头师正式入门之后,须经多年考察。拳法基础扎实,用法熟练,人品高尚,方可传授内功心法。按杨门规矩,"心法不传六耳",必须闭门单独传授,学得心法之后,不可随便泄漏。所谓心法,是内气内劲运行之路线。心法未能贯通,则所用之劲仍为腰腿劲,尚非纯正内劲。杨家素有心法不得妄传妄议之规定,故雅轩师伯《眉批》引起之种种争论,仅局限于拳法、用法,尚未涉及心法。《体用全书》亦只讲拳法、用法,不授心法。


    杨振铎先生说杨家没有秘诀,而瞿世镜先生却说有秘诀,我们到底该相信谁呢?大侠在上海的时候,和瞿世镜先生有数面之交,知道瞿先生是个学问家,大侠相信瞿先生的说法,这么一来,回过头来看杨振铎先生的秘诀否定论,大侠认为这里面大有可究之处。


武学是一门学问,不是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可以替代的,但要真正学到秘诀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技击实战上的东西。大侠在习拳二十多年中跟过很多老师,王雷华老师是大侠的第一个正式师傅。大侠在上海的时候,和王老师曾经在一起生活过数年,对武学的了解可谓耳濡目染,大侠套路学了一大堆,但真正的秘诀只有一点点。


    目前市面上的拳师肯将套路教出来就是很好的了,有不少拳师将套路都带到棺材里去。王老师对大侠说,他的各家螳螂拳套路总共收集了一百多套,大侠曾建议王老师录像存档,但被他一口拒绝。凭大侠和王老师的关系,王老师还是戒心如此之重,大侠看了好气又好笑。


    将套路教出来后,再教打法的就更少了,而教完打法后肯将心法教出来的更是凤毛麟角。大侠看武林传奇故事中,前辈大师一抬手就将人打飞的神奇武艺,只有听说,却不知道怎么练。大成拳有系统的练法,但大侠照了书上的七妙法门去练,其效果远远无法达到其所广告的程度。大侠读李英昂的“意拳正规”一书,书中直言光通过站桩就想成就绝世武功是不可能的。书中特别有一小段关于姚宗勋学艺的故事。李英昂说姚宗勋是进入王芗斋师门后十多年才被传授真正的秘诀的。现在网上网民一致评论姚宗勋的拳架远比他的两个儿子漂亮。姚宗勋肯定是将所有的秘诀都交给他的儿子,但现在连儿子这一辈都无法在前辈挺起腰杆来。


    大侠在芝加哥的美国学生罗伯特有一年向大侠拜年,说他买了整套的“意拳”,大侠一听来了精神,立即要罗伯特将VCD寄来看看。罗伯特一口答应,还特别关照,如果看出什么妙处,一定要教他。大侠学拳,对王芗斋的意拳一直很崇拜,但苦于上海没有什么意拳高手,一直无法得窥其庐山真面目,现在能有全套意拳VCD,那真是太好了。


    大侠收到罗伯特的VCD以后,立即上电脑观看,对最后一盘姚宗勋演练的内容十分赞叹,但大侠却有一个疑问:姚宗勋将意拳和拳击结合在一起让大侠看不懂。意拳和拳击在技击原理上应该是有很大差别的。意拳讲究整体劲,拳击单纯讲究拳劲,练过拳击的人都知道在打刺拳的时候,为了出拳的速度,刺拳是不可能一直用整体劲的。大侠练螳螂拳深有体会,为了让前手的进攻速度加快,必然会牺牲整体劲。


    大侠观察VCD上的意拳拳击示范,也是非常讲究速度的,在那样的速度之下,整体劲必然被牺牲了。有人可能会批大侠偏见,大侠请诸位看客注意VCD上的沙袋,在意拳拳击的快速攻击下,沙袋并没有明显的晃动,说明沙袋所承受的打击力并不很大,也间接证明整体劲没有被用上。大侠还观察到VCD上的意拳腿击法也有同样的毛病,那腿踢到沙袋上,沙袋几乎没有什么反应,大侠实在看不出来那种腿击法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利害之处。


    大侠读李小龙徒弟的一篇小文,说李小龙有一次示范腿击法,一腿上去,居然将徒弟家的大沙袋踢破,那美式沙袋的外层装的是鸡毛,李小龙将那沙袋踢破后,鸡毛漫天飞扬。那个徒弟笑道,他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才将满院子的鸡毛清理干净。


    大侠个人愚见,将意拳和拳击相结合不是创举,而是退步。拳击从文化的意义上来讲,是一种片面的、功利性的技击术。拳击只对人类本能的、最直接了当的打击工具----拳头进行强化,而放弃对人体其他打击工具的训练。中国功夫强调的是对整个人体所有潜在的整体攻击力的追求。这在文化的层面上要远远高出拳击的片面性。


摘自张源侠专著 《中国内家武艺的不传之秘》



摘自张源侠专著 《中国内家武艺的不传之秘》






心意六合拳传人 ---- 陈守孚






作者 张源侠, 发表时间,8/21/04






    大侠在芝加哥开武馆的时候,见识了各路俗手,和一箩筐的黑带交过手,大侠的螳螂手法加十大形肩撞一时未遇敌手。大侠自我感觉很好,但大侠毕竟还有自知之明,晓得自己的功夫只是俗手中的高手,遇到真正的高手是不管用的。大侠常感叹明师难求,而得到传奇高师的指导更是不敢想象。


    大侠曾发一宏愿,到五十岁的时候练就绝世武功,然按照大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脾气,要想练就绝世武功就非得找到真正的武功秘籍,学到不传的内家心法方有可能。


    大侠在芝加哥的时候还有闲练练武功,到了纽约的冷血世界以后,整天忙于谋生存活,练拳的兴致也就没有了。有一天,在法拉盛开书店的朋友高中和他的朋友到大侠府上餐叙,海阔天空吹起来,他们就向大侠推荐一位练心意拳的陈老师,说这位陈老师的功夫了得,而陈老师的老师更是功深莫测。


大侠的成名绝技十大形肩撞让大侠尝到甜头,又常听王雷华老师说着心意六合拳是中国武学的革命,他还时常感叹没有向孙少甫先生学艺。大侠心想这位陈老师的师傅一定是卢嵩高门下的某一位高师,等见了面就知道了。


    有一天,高中从他的书店里给大侠打电话,说陈老师在他的书店里,问大侠是否有兴趣前去切磋一下,大侠手上正缠着宝贝女儿,一时无法走脱,于是在电话里和陈老师聊了起来。陈老师的声音一听就是很热情的声音,他说他的师傅是铁国成、李虎成。大侠听了一愣,因为这两位的大名大侠并没有听说过,大侠听说过的都是卢嵩高门下的名师。陈老师很快就解释道,铁国成是杨殿卿的弟子,而李虎成是尚学礼的弟子。大侠知道,心意拳最有名的“周口三杰”就是尚学礼、杨殿卿、卢嵩高。在卢嵩高弟子凌汉兴所著的《心意六合拳艺传真》中记道:






此拳授自我师卢嵩高,卢师为河南周口人氏。少侍名师袁丰义,而袁师系买壮图老师之入室弟子,当时从袁师习艺者六十三人,得其真传者惟尚学礼、杨殿卿、卢师三人而已。卢师年岁最幼,功夫亦最浅,惟以出手敏捷见长。






    卢嵩高所传的心意六合拳在上海可谓称霸一时,大侠从学的蔡老师就是凌汉兴先生的弟子,以蔡老师的骄傲神态,简直无法想象着世上还有哪门功夫比心意六合拳更厉害的了,而蔡老师的师爷卢嵩高可以说就是拳神的化身了。没想到在凌汉兴先生的文中,特别指明“卢师年岁最幼,功夫亦最浅,惟以出手敏捷见长。”大侠猜想这段文字当是卢嵩高特别指示要凌汉兴写上的,否则的话,凌汉兴完全没有必要写这么一段东西,因为凌汉兴可能连尚学礼、杨殿卿的面都没有见过。


    既然卢嵩高的功夫在三人中最浅,功夫更高的尚学礼、杨殿卿又将功夫传给谁了呢?大侠在网上找资料,找到一段与尚学礼相关的传人资料。






尚师一生授徒颇多,其中以李豪友最为著名,李豪友中门头之技可令青石碑应声而断,过步践穿能从二来长坟头上来回飞跃,怀抱顽石搬双把更酷肖尚师,二百斤巨石能应手而飞丈外,复以过步践穿追之捧起再掷,见者元不瞪目咋舌。曾打败俄国大力士的上海武术家王效荣和孙少甫早年在周家口时,亦从尚师习练心意拳,后拜入卢嵩高先生门下。






    此文所说的李豪友是否就是李虎成,陈老师说他也无法断定,在他的印象中,李虎成是尚学礼的顶门大弟子。李虎成先生高头大马,虎背熊腰。孙少甫先生对李虎成十分尊敬,应李虎成之邀专门给陈守孚老师传授心法,所以守孚老师尊孙少甫先生为半个师傅。


    大侠再想找杨殿卿的传人资料,却无法找到。据陈守孚老师道,得杨殿卿功夫真传的只有铁国成一人而已。铁国成先生的绝顶功夫在上海心意六合拳的圈子内都知道,但铁国成先生不喜世俗交际,淡泊名利,所以社会上知道的人就很少了。铁国成先生的心意六合拳传承和卢嵩高先生的传承有明显的区别。从杨殿卿先生单线传给铁国成先生的心意六合拳心法,又单线传给了陈守孚先生。


    大侠对心意六合拳的理解基本上是蔡老师所教的那几招,知道这是一门极简单又极难炼的功夫,但大侠对蔡老师的教法却实在不敢恭维。听到陈守孚老师讲杨殿卿先生的传承,大侠的脑袋里其实也没有什么概念。


    于是相约见面。


    古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一点都没有错。陈守孚老师的居所和大侠的居所只有数个街区之差。大侠某一日偷出闲来,杀到陈守孚老师的府上。守孚先生开得门来,大侠看到一个清秀的年轻人,大侠猜想对方和自己大概年龄差不多,但守孚先生实已年过半百。他笑道这就是练功的缘故啊。


海阔天空吹起牛来,都是海外游子心事。然大侠和守孚先生一见如故,顿感情若兄弟一般。守孚先生让大侠演示一下从蔡老师处学来的十大形。大侠作了一势龙调膀。守孚先生笑道,“你自己感觉有劲吗?”


        “这龙调膀不是练身法的吗? 也要练出劲来?”大侠傻乎乎地问道。


        “没有劲的身法有什么用?”


        “我看人家练龙调膀都只顾闷头向前走。”


        “那不叫练拳,那和练竞走有什么两样?”


        “这倒是的,我练龙调膀感觉就好像是懒牛犁地。”大侠原来学龙调膀的时候,就对这一式有看法,但就说不上毛病在哪里。


        守孚老师当即演练龙调膀,就那么一个动作,居然势若惊雷,好像能听出骨节之间嘎嘣一声响,时空在那一瞬之间被凝固。这是大侠看守孚先生演练的第一个动作。大侠心里立即明白,眼前的这位文质彬彬的守孚老师原来是一位大隐隐于世的高人啊。


        大侠原来一直认为心意六合拳是一种傻练的功夫。练龙调膀每天练数小时功夫自然会出来的,现在一看守孚老师的动作,方才明白,如果不明就里地傻练龙调膀,可以练成一个身形矫健的运动员,但绝不是内家武功的练法。


        “一下就是一下,绝不可以有任何的含糊。如果含糊了,练一万遍都没有用的。你看那些运动员,腿脚够有力了吧,但武功呢?一点都没有。”守孚老师斩钉截铁地说。


        守孚老师这段话其实有非常深的含义。一般人都相信“拳打万遍,其理自现”的古训,自己练得不好,总以为自己练得不够苦,但事实上,好功夫和苦与不苦没有直接的联系。


        大侠是个懒胚,要大侠练拳超过一个小时都受不了,大侠一直希望能够学到既简单、又省事、又厉害的功夫。守孚老师的话正中大侠的意。与其把功夫下在傻练上,不如将功夫下在对正确性的追求上。


        大侠原来最讨厌练龙调膀,以为那是一个费时间,费脚力的傻功夫,现在经守孚老师一指导,顿悟这招龙调膀原来也是一招极其厉害的功夫。守孚老师的龙调膀与大侠从蔡老师处学来的不一样。


        蔡老师的龙调膀前手曲肘护于胸前,守孚老师的龙调膀前手置于前膝内侧。从劲道来讲有明显的不同。当前手曲肘护于胸前,前手和前脚的合一就很难做到;前手置于前膝内侧,前手和前脚自然相合,整劲不请自来,真正是奇妙。


        守孚老师特别交待,此式龙调膀是铁李两位老师亲传,与大多数人练的架式不同,虽然只是小小的一点差别,劲路却大有不同。但守孚老师也特别指出,铁国成先生的架子和卢嵩高先生的架子不同,千万不能说卢派的架子不好,那是大师在练功时,个人的所好不同。我们后学者,如果能将两种架子都练好,自然可以体会其中的妙趣。


        大侠初会守孚老师时,只知道卢嵩高,却不知道杨殿卿,听守孚老师介绍,于是回家查资料,这才知道杨殿卿这一脉的传承居然是十分稀有的。大侠问守孚老师除了他之外,还有没有人得到铁国成先生的亲传。守孚老师道,虽然铁国成先生也教过一些学生,但系统全面继承铁国成先生传承就他一个人而已。而铁国成先生和李虎成先生情同兄弟,所以在铁国成先生过世以后,李虎成先生又将他的拳法倾囊相授。


        守孚老师道,他在跟从铁李两位先生学拳的时候,正值文革时期,当时信息不通,他也并不知道杨殿卿和尚学礼的名头。甚至也不知道自己所学的是稀世珍宝, 以为其他门派的拳法大概也很厉害。但等到铁李两位先生过世以后,他再想拜名师学艺时,却发现再也无法找到铁李两位先生那样水平的大师了。


        事实上,守孚老师将自己的身手展示开来以后,很多人都将他视为大师, 这种怪异的感觉让守孚老师困惑不已。在铁李两位先生过世后的二十多年中,守孚老师一直深藏不露,但私地下依旧和各家切磋,希望了解中国传统武学的至高秘密。


        等到大侠出现,大侠肯定地告诉守孚老师,不必再四处寻找了,你所拥有的就是无价珍宝。大侠拼命鼓动守孚老师将内家武功心法公布于世,此为中华文化复兴之壮举,大侠愿意摇唇鼓舌将这稀世珍宝公诸于世。


        当今世界假货泛滥,伪科学、假气功曾经当道于世,大侠写此书自然也会招致怀疑,但真金不怕火炼,守孚老师的真实武功令大侠心服口服,最令大侠感奋的是,守孚老师传授的内功心法皆是实实在在、立竿见影的功法。


        何谓立竿见影,那就是此时此地当即让人茅塞顿开的妙法。


        大侠看大成拳培训,要求初学者每天站桩八个小时。这哪里有心法的味道,完全是傻练的功夫。不要说每天站桩八个小时,就是每天站桩半个小时,大侠都嫌多。让一个人每天站桩半个小时,那是在折磨人的神经。大侠是心理医生,这种练法对正常人的生活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进一步的疑问是,每天站桩八个小时是否真的能成就绝世武功呢?这个问题只有那些吃够站桩苦头的人才可以告知,以大侠看法,每天站桩八个小时当然会出功夫,但绝不可能出绝世武功,自然也不是武学正道。


        太极拳也有同样的毛病,一套拳慢慢打可以打上二三十分钟,每天也要打上数个小时才会出点功夫。现代人最好每天练上一刻钟、半个小时就能够出功夫,大侠自从练了守孚老师传授的内功心法以后,知道这是真的可以很容易做到的。


        大侠的体验是心意六合拳半小时的练功,其效果相当于太极慢练数个小时的功夫。而心意六合拳功法极简单,通常是一、二、三就完成了,任凭你记性有多差、身体协调性有多差,这一、二、三的动作你还不会吗?但这极简单的动作却蕴含极科学的生理规律。其训练的效果是脱胎换骨。这种神奇的练法在本书的后半部将隆重推出。



摘自张源侠专著 《中国内家武艺的不传之秘》






心意六合拳的保守传统






作者 张源侠, 发表时间,8/21/04






        在中国所有的古传拳法中,心意六合拳可谓最保守的拳法。此拳一直在穆斯林中延传,被誉为护教神拳。三十年代卢嵩高在上海开席传授时,也是只教回族不教汉族的。当时解兴邦冒充回族,其实是向卢嵩高偷艺。据说解兴邦每月都将自己工资的一半送给卢嵩高,而解兴邦学艺认真,武功渐渐出类拔萃。卢嵩高后来知道解兴邦的汉人身份,感慨此拳传回不传汉的传统应该废止,从此以后,心意六合拳在上海传开,到了文革年间,据说造反派人人练习此拳,一时崴嵬壮观。


        但即使是卢嵩高先生将此拳公开了,他是否将内在的心法都公开了呢?可以肯定地说,卢嵩高先生没有将心法完全公开。卢嵩高众弟子中真正得到心法并不多。


        王雷华老师送给大侠一本油墨印版“河南派正宗形意拳(心意六合拳)”,是裴锡荣先生所著。其中有卢嵩高先生1949年的序言:“我在沪教拳数十年,从我学拳之人甚多,不能一一记忆。今举其主要者有:李尊贤、孙少甫、解兴邦、裴锡荣以及我子卢波……等人。”


        在这段卢嵩高先生的序言中,裴锡荣先生被排在第四位。如果按照辈分来讲,这是相当高的了,但有趣的是,裴锡荣先生后来却担任了上海董海川八卦掌研究会会长。大侠在上海的时候就一直听说十大形门人最看不起八卦掌,原因就是王壮飞自称“八卦拳王”引起的。现在裴锡荣先生怎么会去做什么八卦掌研究会会长呢?当然裴锡荣先生师从黄柏年先生习龙形八卦掌。这么一来,从外表看起来,裴锡荣先生对八卦更情有独钟,那么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裴锡荣先生到底是得到了八卦的真传还是心意六合拳的真传呢?


        大侠在网上查到顾坚先生的一文,其中写道:“卢嵩高在上海传拳多年,门生弟子众多,然而得其传者仅解兴榜、于化龙、李尊贤、张兆元、王蓝田、凌汉兴、马小凯、孙少甫、马义芳、王守贤等。以上诸师多已过世,现存者唯于化龙先生尚能传拳授技。” 这里面居然把裴锡荣先生给漏了。说明了什么呢?那就是上海卢嵩高一派不承认裴锡荣得到卢嵩高的真传。


        大侠也没有见识过裴锡荣先生,不知道裴先生的真实功夫如何,在此讨论这个问题只是想说,连得到卢嵩高先生亲自认可的裴锡荣先生在上海诸多心意六合拳门人的眼里也可能是没有得到真传的,这不是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吗?


        守孚老师是铁国成先生的单传弟子。从辈分来讲,铁国成先生是比卢嵩高先生低一辈, 但就功夫来讲,守孚老师认为铁国成先生的武功成就要在卢嵩高先生绝大多数弟子的功夫之上。守孚老师在铁国成先生过世以后,主要跟李虎成先生,而李先生常邀请孙少甫先生来指导守孚老师。


        守孚老师认为孙少甫先生招法漂亮,功底纯厚,当是得到真传的。但就孙少甫先生的功底和铁国成先生想比,守孚老师认为毫无疑问铁国成先生还要高出一头。现在孙少甫先生和铁国成先生都已作古。上海心意六合拳界年轻一辈知道铁国成先生不多,但孙少甫先生的武功是有口皆碑的,由此可以推想铁国成先生的武功境界之高。


        守孚老师在铁国成和李虎成两位大师都仙逝以后,开始拜访卢嵩高先生这一派。每当他提及自己是铁国成先生的弟子时,对方立即肃然起敬。常问:“你真是老铁的徒弟?”即使是卢嵩高亲传弟子,也马上和守孚老师促膝谈心,希望能了解铁国成先生的传承。守孚老师见过于化龙、李尊思先生,两老都对守孚老师的传承感兴趣。


        这样的见面就很有意思,守孚老师真心想了解卢嵩高一派的秘诀,而于化龙和李尊思两位老先生却也想从守孚老师这位晚辈身上了解解铁国成先生传承的雪泥鸿爪。在这种像太极推手的交流之中,双方都不发劲,只是想听听劲而已,结果大家都没有听出什么名堂来。


        守孚老师说有时他提及一个拳式,看对方没有反应,立即意识到这是铁国成先生独有的东西,他也就打马虎眼隐去了。而那两位老先生也打哈哈,说些无关痛痒的话,所以,守孚老师说搞了老半天,他也没有从两位老先生那里得到什么。


        有一天,大侠在练踩鸡步、摇闪把,提到刚从网上看到马胜利先生写的一篇文章。马胜利认为这招“踩鸡步、摇闪把”是心意拳母拳,又提到“打遍天下老鸡形”。


守孚老师笑道:“马胜利是将踩鸡步、摇闪把误为老鸡形了。我们这里是真的有老鸡形的。” 守孚老师当即演示给大侠看,果然活脱活像一只老鸡。下面就是马胜利的文章。






如果我们把话说回来,被世俗拳师误认为裹拳、践拳、躜拳的“踩鸡步、摇闪把”的拳势,实际上是先贤为练习“裹、践、躜”而设计的针对性的练功方法。在这一把拳势中,我们能够很直接地感受到“裹、践、躜”的运动方法与过程,长期练习以达到使 “裹、践、躜”在身上动力定型的目的。刚开始练习心意六合拳的人,必须反复练习与体会这把拳势,所以它有“母拳”之称,并非过誉与虚妄之言。而且,过去人们说心意六合拳是“打遍天下老鸡形”,也并不是说练习了心意六合拳的鸡形就可以打遍天下,而是说“踩鸡步”的练习包含了“裹、践、躜”的根本之法,练好了它,才能得到心意六合拳的高深功夫,才能借此打遍天下。






    这很有意思吧。传说“打遍天下老鸡形”,但练心意六合拳的却不知道老鸡形怎么练。马胜利先生是于化龙先生的弟子,那么是不是连于化龙先生也不知道老鸡形的练法呢?


    守孚老师认为卢嵩高一定知道老鸡形的练法,但看样子他没有教出来,既然这老鸡形如此要紧,卢嵩高先生却不教,这不是很说明问题吗?守孚老师在从学铁国成先生的时候,有时发现和卢嵩高流派的不一样,铁国成先生的一个拳架在卢嵩高流派那里变成了三个拳架。


    心意六合拳原来只有一个四把拳,但在卢嵩高流派那里变成了上、中、下三个四把拳。虽然架式比原来多了,但内在的心法却往往被隐去了。卢嵩高先生的保守可谓“开放式的保守”,把东西教一半出来,另一半则悄悄隐去,只有最亲近的弟子才有可能知道实相。


    铁国成先生则是传统的保守。上海心意六合拳圈子内,大家都知道老铁的功夫好,但老铁却从来不教。守孚老师说铁国成先生喜欢在两边布满灌木的公园小道上教拳,看到有人来了,立即收手。如果有人在远方眺望,这里也不教。所以铁国成先生虽然也教了一些学生,但真正得到真传的却只有守孚老师一人而已。


    守孚老师感慨自己学拳也是缘分,第一次见到铁国成先生时,自己只有小学两年级。守孚老师的父亲和铁国成先生是老友,当时铁国成先生已有七十多岁了。铁老先生摸摸守孚老师的手道:“好、好,我就收下这个徒弟了。”


    守孚老师回忆自己在开始的时候其实不喜欢这种简单的拳法,看到别人练漂亮的少林还眼馋。但等到了初中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武功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因为有了武功,守孚老师成了学校里名人。学校里有一个小霸王安排了五个学生袭击守孚老师,被守孚老师打得抱头鼠窜。回到学校,守孚老师怒发冲冠,抓住对方,一掌下去,那个小霸王的手臂被打得皮开肉绽,居然缝了十四针。医生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这是一掌打出来的。所幸那是文革期间,只是陪了一点医药费了事,但守孚老师一直不敢让铁国成先生知道。


    守孚老师还回忆李虎成先生常对铁国成先生道:“老铁啊,你的东西就不要保守了,赶快教出来吧。”


    铁国成先生往往会眉头一皱道:“我没有保守啊。”


    大侠听到这里便问守孚老师:“李虎成先生这么说,是否意味着铁国成先生的功夫还在李先生之上呢?”


    守孚老师答道:“应该是这样的。李老师的东西和卢老师的很像,但铁老师的东西却是另成一派,铁老师的四把拳是非常独特的,现在上海几乎没有人会打铁老师的四把拳,那是完全用内气来打的。”


    守孚老师当即演示铁老师的四把拳,果然韵味无穷,和外面流传的四把拳不一样。铁老师的四把拳有多处用柔劲。守孚老师道这四把拳甚至可以像打太极拳一样来打,当然内在的劲路和太极是完全不同的。


    铁国成先生的四把拳只传给了守孚老师,这就是心意六合拳的保守传统。守孚老师感慨道:“看看今日的太极拳,很明显内在的精华失传了。我们心意六合拳被很多人打成运动型的蛮练拳法,如果不把内在的心法公开出来,心意六合拳再过几代也就差不多失传了。”


    大侠联想自己学的螳螂拳和六合八法,学了老半天,只学到外在的招法,其内在的心法却无法得知。大侠因此知道现代人学到的功夫大都只是皮毛而已,内在的精华都在这代代保守中失传了。大侠在网上看到李紫剑先生的高论:






至于大成拳靠什么放人,我建议你考虑一下放人的大师和被放的凡人双方的实力和技术的差别。实力出众的大师把大群的人往放松站桩上引,不是有意的误导就是无意误导。对于这种反常的学术现象,赵道新先生的建议是:去看看大师关起门来练的什么东西!如果大师教人练的和自己秘练的功夫一样,赵道新先生还会这样说吗?






    守孚老师对目前流传的大成拳七妙法门,认为里面缺了最要紧的功力训练。这种缺失是有意的确实还是无意的缺失,外人无法说,但王芗斋先生将要紧的东西保守了,那是毫无疑问的。


    守孚老师二十多岁的时候,铁国成和李虎成两位大师先后过世。当时,守孚老师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师从的两位大师的顶级水平,以为中国之大,象铁李两位先生那样的功夫一定会有很多的。于是开始四处拜访名师,先是在上海拜访名师,结果找不到如铁李两位先生那样的功夫。


    守孚老师偶尔读到一片介绍王芗斋意拳的文章,知道王芗斋拳法是在遇到湖南衡阳谢铁夫和福建方恰庄以后才有突破的。于是,守孚老师借出差的机会,到了湖南衡阳和福建各地,希望能够找到真正的高人。他通过当地体委和私下打听,结果是见到了许多当地著名的拳师,但一看之下,大失所望,不要说铁李两位先生,就是守孚老师随意做一个热身动作,对方马上看出差距来了。


    全国走了不少地方,再也没有见到铁李两位先生那样的功夫, 守孚老师这才感慨起来,难道中国功夫真的失传了。说到保守,守孚老师承认自己也是很保守的。在上海的时候,他不知和多少人有过交手的经验,每每对方被他神奇的劲法折服时,他总是谦虚地说到:“这没有什么?只要好好练就会有的。”但事实上,守孚老师知道,如果不知诀窍,再怎么好好练也不可能练出绝世武功的。


    守孚老师常自言自语道:“我这点东西难道要带进棺材?”有时他又自我解嘲道:“我又算什么呢?这些东西也不是我的呀,是祖宗的智慧结晶啊。”


秘籍

2014-12-13 10:45:18

大侠于是说道:“这真是一件大好事啊,让我们一起来做吧。”在大侠的眼里,这是一件文化上的壮举。中国的武学在当代更多是文字上的游戏(武侠小说),打着艺术为幌子的舞学(武术竞技套路),和打着健身为幌子的弱武学(太极拳)。

    守孚老师常感慨自己只学到铁李两位先生的皮毛,可现在就这点皮毛也是价值连城了。如果不传,再过几代,中国传统武学的精髓真的只能到武侠小说里去找了。

    大侠不才,语言表达能力却是人间一绝,此次定当奋力用足十寸不烂之舌将心意六合拳的内在精髓仔仔细细地表达出来,以解决中华武学历来啰嗦不清、玄妙难懂的毛病




摘自张源侠专著 《中国内家武艺的不传之秘》



传统武功如何面对现代散打



作者 张源侠, 发表时间,8/21/04



    这是目前武坛上争论最火的问题。最有趣的就是北京散打队的教练梅惠志先生和大成拳王选杰先生的过节。网上流传梅惠志一个迎击就把王选杰打晕了。大成拳门人当然火气大了,但奇怪的是没有听说有人找上门去和梅惠志干一把的。

    这种事如果发生在上海就不一样了。如果上海散打队的教练胆敢说自己一个迎击就把十大形某某名师打晕, 那十大形的徒子徒孙们一定会杀气腾腾上门干架的。

    王壮飞先生自称“八卦拳王”,又说当年将王芗斋先生打败, 结果也没有听说北京练意拳或大成拳的杀到上海来比武的。倒是十大形念及王芗斋也是沐恩心意拳的传承,立马有人杀出找王壮飞的麻烦。

    守孚老师在上海的时候对王壮飞的诸多骄傲言论也多有不满。 有一天请示铁国成先生是否可以去冲冲王壮飞的场子,铁国成先生一向与世无争, 这回居然沉默不语。守孚老师知道铁国成先生的态度了,于是和几个师兄弟一起杀奔王壮飞的场子。

    在王壮飞场子上练八卦的学生有很多。守孚老师那时年轻气盛,到了场子就说:“王老师,听说你们八卦很厉害, 我们想切磋一下。” 王壮飞的学生自然只好出来应战。

    守孚老师一出手,将那些学生打得魂飞魄散,但王壮飞却始终没有下场出手。守孚老师道:“王壮飞到这个份上了还不出手,不是很说明问题了吗?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此事到底还是不妥啊。 人家练拳也是玩个有趣,我到去把人家搞个鸡飞狗跳的, 现在我是不会这么做的了。”

    大侠在网上看到介绍于化龙先生的文章, 说于化龙先生对某一自称“八卦拳王”的武师不满, 直接杀到对方府上, 把对方的那块拳王匾砸碎了。这个“八卦拳王”除了王壮飞还会有谁呢?但那篇文章却没有点出“八卦拳王”的名来。

    大侠对守孚老师道:“八卦是一个大门派,你不怕人家找你麻烦吗?”

    守孚老师笑道:“我铁李两先生过世以后, 一直在寻找名师, 还想再学一点。如果有人拿出真本事来令我信服,我还要拜他为师呢。”

    守孚老师多次说起在上海的一次武林盛会遗憾错过面见万澜声先生的机会。他说:“那些传奇的名师手里总有一点东西的吧, 见面讨教一下,对自己的功夫一定会有长进的。”

    大侠对守孚老师说起意拳、大成拳的传奇,守孚老师说上海没有什么很出色的练家,以后有机会遇到高手,当然是要讨教一下的。大侠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有趣的话“北京人懒,在公园里尽是凑在一起说拳的,上海人讲究实际,在公园里练的多说的少。”前面,梅惠志和王选杰的过节搞不清楚,大侠在网上居然有看到这么一篇东西:



姚先生一生都在拳学中探寻,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恢复了散打,意拳在异军突起的散打运动中,受到了犀利的挑战,在几次自己的弟子与北京市和河南省散打运动员的比赛中失利后,姚先生更是加强了这方面对于国内外拳法、散打、跆拳道、空手道、泰拳的研究。



    这段东西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姚宗勋先生作为王芗斋先生的衣钵传人,在自己的弟子和散打运动员的比赛中失利以后,对其他的外家拳法(散打、跆拳道、空手道、泰拳)进行研究。这其实就是说姚宗勋先生已经认为王芗斋先生传给他的拳法不够用了。如果够用,你根本没有必要去研究人家的拳法么。

    这就是一个矛盾的论题。王芗斋先生认为它的拳法已是最高拳法,其他的拳法都不值一看,怎么到了姚宗勋先生就不够用了呢?姚宗勋先生研究那些现代拳法,到底有什么研究心得呢?看得出来的就是把拳击加了进去。

    意拳拳击好像就是姚宗勋先生的创造,但这个意拳拳击是否就比单纯的意拳好用呢?守孚老师看了意拳拳击的录相,表示不敢苟同。拳击的打法和传说中的内家拳的一触即发在拳理上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拳理。

    拳击的打法是通过肌肉的伸缩产生打击力,和肌肉群的大小成正比关系。重量级的拳击手和轻量级的拳击手是不可能在一起较量的。

    中国传统内功拳法是用内劲攻击对方的。这内劲在绝对的意义上和肌肉的伸缩无关,那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力量,是通过肌肉的原位缩涨产生的一种奇特的力量。前面所录的孙禄堂不动手就将对手打飞,那种攻击力是和肌肉伸缩产生的打击力完全不同的一种打击力。

    姚宗勋先生应该是知道这种内劲之力的。而他研究的那些现代拳法都是讲究通过肌肉伸缩产生的打击力。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姚宗勋先生的弟子输给散手,他是否开始怀疑内劲的真正攻击力了呢?他把拳击和意拳结合在一起,在拳理上讲是将两种不同拳理的东西搅在一起了。

    守孚老师强烈反对意拳拳击这一类的东西。他认为中国武功的奥秘不在于肌肉伸缩力,而在于肌肉的缩涨力。心意六合拳中的秘诀就在于“缩涨两字一命亡”但即使这个秘诀其实也被很多人误解成身体上下伸缩之力。

    当然,身体上下伸缩之力并没有错,这也是心意六合拳招法中的基本, 但心意六合拳更高层次的肌肉的缩涨力,一直是一个门内的秘诀。历来只有很少人知道真正的练法。

    从各个方面来看,没有理由认为姚宗勋先生不懂这个秘诀,但他显然对这个秘诀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信心。这也就是争论的焦点所在。现在散打界对传统武术不屑一顾,原因在哪里?目前练传统武术的只有极少数知道这个秘诀。

    守孚老师常说:“按照现在市面上传统武术的练法,有几个能练出传说的一触即发的功夫呢?”

    大侠自己学了那么多的武术流派, 的确没有学到一触即发的功夫, 当然赞同守孚老师的观点, 但对心意六合拳究竟是如何对付现代武术散打,大侠希望守孚老师讲得明白一点。

    守孚老师笑道:“什么拳击、散打、摔跤,我都交过手。”

    “你赢是肯定的,我只是关心你的具体打法。”大侠也是一个讲实际的人。

    “很简单,对方进攻过来,如果是低位进攻, 用鹰爪塌意,发内劲将对手压垮。如果对方是高位进攻, 用捧意一震,震散对手的拳架,然后进身用贴身靠打。如果对方是中位进攻, 用虎摆尾加十字裹横。”说罢,守孚老师当场示范给大侠看。

    大侠又问:“ 如果对方用腿法,如何应对。”

    “鹞子入林。” 守孚老师的回答很简单。

    “为什么鹞子入林就够了。”大侠问道。

    “鹞子入林是快速身法进攻。对方起腿, 支撑腿必不稳。用鹞子入林身法攻击, 对方的危险更大。” 守孚老师解释时充满自信。

    世人都说心意六合拳的身法绝妙,但却没有几个人学到真正的鹞子入林。守孚老师练鹞子入林,是真的在一片树林中如鹞子穿梭,每一棵树都是打击目标, 而每一次打击都用足内劲。守孚老师笑道:“这鹞子入林法是实实在在的功夫, 但却没有几个人知道。”

    正因为心意六合拳在每次出招时都用足内劲,在实战中就能自如应用。大侠这么一说,有聪明的人大概会自己到树林子里去摸索鹞子入林法。守孚老师道:“这鹞子入林法不是在树林里走迷魂阵, 而是以内功为基础的运动型攻击法,进步退步都用丹田气催动。”

    守孚老师有一次讲到兴头上, 提起自己当年往事。说他每次到中山公园练拳, 从进门开始, 就对着梧桐树一棵一棵用鹞子入林法打过去。 在打的过程中随意用各种招法, 施足内劲直打到练拳的场子。每次打过去都会博得游客的掌声。

    所谓教拳不教步,守孚老师感叹市面上的传统武术大多不知道步伐如何训练。结果在和散打较量时就手忙脚乱了。在网上有一篇介绍曹晏海斗刘高升的故事,很说明问题。



在1929年浙省国术游艺大赛上,曹晏海首轮即遇铁砂掌大师刘高升。刘实战少,应变能力远不如曹,故虽有骇人之掌力却难得其用,刘打不着曹,于是不免有些急躁,对曹喊到:"不许你跑,再跑算你输。"曹闻此言故作犹豫状,诱刘赶来,趁刘抢进中,闪走外门,用低脚将刘勾倒。按大会比赛规则,倒地为负,刘即速爬起来,对主持评判的李景林说:是自己滑倒的。李说:"就算你自己搬倒自己,也算输。"这时曹晏海大度地对刘说:"刘老师,这次不算,咱们接着比吧!"于是 李才允许刘继续比。台下观众见状,齐呼:"曹晏海好汉!"这一下,刘的气势顿时去了一半。再战时,刘完全陷于被动,一直被曹逼到擂台边。但曹因惧刘之掌力,一时也未敢轻进,仍是以低腿闪击。这时正好有服务人员为李景林倒茶,李指着洒在桌子上的水一语双关地说:"把它抹下去!"曹闻此言,好像来了灵感,攻击稍停,诱使刘急于转守为攻,并趁刘出手露出空档之际,用上了新学的腿法,侧身抹踢将刘击倒在地。



    这位刘高升先生显然不懂拳法中的步法,只仗着一招铁砂掌称霸江湖。这铁砂掌也是傻练的功夫,碰上懂步伐的曹晏海,他就惨了。散打界看不起传统武术,传统武术也得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毛病到底出在哪里。

    守孚老师是纯粹的传统武术派,他认为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奥妙无穷,像现在散打的那种打法, 如果推向国际以后,很快中国人就没有什么优势了。上面牛气冲天的北京散打队, 大侠有幸在纽约看到。那次是北京散打队和纽约散打队在纽约的中国总领馆招待所比赛。好像是各出五名, 结果是北京散打队三比二获胜。纽约队获胜的有一位原来是国内的散打冠军,还有一位是黑人。那个黑人拳手在比赛中居然多次用上花哨的招法,被击败的北京散打队的队员看起来就有点迟钝了。

    从文化的意义上来讲,目前散打的打法只是大杂烩而已,想用着这种散打来获得世界的尊敬,方向是不对的。当年中国人热血沸腾的中美散打对抗赛, 到了美国,居然被美国安排在一个偏远的小镇。那就是美国人并不认同中国散打这种东西。

    中国散打打败了日本空手道、韩国跆拳道,但在美国学空手道和跆拳道的还是主流。为什么?空手道和跆拳道作为这两国的国粹, 带有很浓厚的文化意味。麦当劳和肯德鸡真有那么好吃吗?这两种美国也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而看看现在的中国散打,说是拳打脚踢摔样样在行,实际上里面的中国味没有了, 所以在世界上中国散打激不起一点涟漪。

    大侠好奇地问守孚老师,当年铁国成先生喜欢用什么样的招式。守孚老师笑着做了一个李连杰在黄飞鸿电影中最喜欢做的亮相动作,即一手指天, 一手前伸,下面是侧向半弓半马步。

    大侠道:“真是有意思,这不是李连杰电影中的亮相动作吗。”

    守孚老师道:“打拳要有大将风度, 那种缩头裹脑的样子,即使功夫再好,我们心意拳都不认可。”

    “我明白大将风度的意思,但这个漂亮动作究竟如何用呢?”大侠追根究底。

    “所谓动作漂亮其实都对应六合原则。当一个姿势符合六合原则,其攻击点就不是外在的一拳一脚可以比拟的。比如这个前手,如果你将此手想象成毒蛇的头, 你就知道这看似引诱的前手既是诱手又是杀手, 而后手可以想象成巨蟒的身体,如果后手一上, 对方顿无逃生之路。” 守孚老师当即示范此动作,果然神气逼人。

    守孚老师又道:“技击是一门艺术,将对方击倒要做到漂亮干脆,技击法和平时的练拳法是完全一致的。目前,绝大多数的拳家都无法将练拳时的漂亮动作转化到实战技击上去, 因为那些漂亮动作都没有内劲支持, 所以在实战的剧烈碰撞中就无法发挥出来。”

    “漂亮动作如何与内劲挂钩呢?”

    “拳谱讲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这道理每个人都会讲,但你有没有做到呢。这所谓的一动无有不动,其要点是内劲之动。外在的动是不稀奇的,即使你在走路不也是一动无有不动吗,要将内劲发动起来才是真动。”

    “如何发动内劲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心意六合拳的练法来练,你要问我其他拳法如何发动内劲, 我实在是不懂。心意六合拳是完完全全按照内劲练法设计的,这是我看到的所有的拳法中唯一的一种拳法。我一直感叹我们的老祖宗怎么会如此聪明。” 守孚老师每讲到兴处就会发这样的感慨。

    大侠跟守孚老师学拳, 注意到心意六合拳中很少出现对拳头的直接运用。在形意拳的劈、崩、钻、横、炮五行拳中,只有劈拳用掌,其他都用拳,但在心意六合拳中,却很少看到拳形。

    守孚老师一听就笑了:“你这个问题提的有水平。少林寺的镇寺之宝不是称为心意把吗。我们这个拳里的确很少有拳,大多是把。铁老师的传承讲究‘二十四把,把把不离丹田。’ 铁老师平时也的确很少讲拳,更多的是讲把。因为讲拳,事实上就很容易破坏对整体劲的强调。所谓沾衣十八跌,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可以进攻,单纯讲拳头攻击的拳就违背了心意六合拳的真义。”

    大侠看散打比赛和拳击比赛,常有两人抱在一起的镜头。大侠问守孚老师如何对付。守孚老师道:“你这个问题和上面的问题是相连的。如果只用拳头攻击,抱在一起就没有办法了,顶多用摔跤,但在心意六合拳中,可以自然发出整体爆炸劲来,让抱你的对手五脏震动而败。所谓用丹田打人就是此理。”

    守孚老师当即示范给大侠看。守孚老师做一个静止的虎扑之势,大侠用双手封住守孚老师的双前臂, 没想到守孚老师呈虎扑之势的双前臂突然前后错开,右前臂发出一股震劲,将大侠震飞。此劲发得十分古怪, 因为通常的肘劲是通过以肩为轴的转动来实施打击的,而守孚老师打出的这把劲却是脊椎为轴身体左右转动打出的一股劲。

    这两种劲的差别就在于,以肩为轴的转动来实施肘击需要一点转动的准备时间,而以脊椎为轴身体左右转动打出肘劲却几乎没有任何的准备时间,转即是发,令对手没有时间反应。大侠原以为自己对肘击的要点掌握的很好了,实在没想到还有守孚老师这种纯粹身法带动的肘击。这实实在在是没有间隙时间的持续攻击啊。

    守孚老师笑道:“这身体的左右一转,可谓花样百出,刚才的肘击过后,身体如果继续转动,肩胯就对准对方,而这肩胯的同时发力对对手的打击是摧毁性的。有一次我用这种劲示范给一个打少林拳的朋友看,没想到一发劲就将他打得蹲在地上起不来了。以后我就很少发这种劲了,因为那次把我给吓坏了,害怕真的打出什么事来。”

    大侠追根究底问道:“你的身体如果继续转动,转到背对对方,你还能发劲吗?”

    “当然可以,我用熊形后单把,或用虎蹬山都可以将背后的人打飞。” 守孚老师胸有成竹道:“心意六合拳的劲是浑圆整体劲, 不管哪个方向,要发就发,随心所欲。刚才那么一招一招对你讲是拳理上的拆招,让你明白这劲是势势相连,有名有姓,明明白白的。但真的到实战的时候,往往一出劲,对方就吃不消了, 很少有这样连环出劲的。而对方也是活人,如果对方逃过我的第一次攻击,我的第二攻击不可能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在实战的那一瞬间,我的直觉指引我下一个劲的攻击模式。”

    大侠听守孚老师的精彩讲解,知道内家武功的技击法在理论上和现代散打是不同的。现代散打大都讲究的是身体肢节的惯性用力,而内家武功讲究的身体整体的合动。肢节的惯性用力一定是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在肢节的顶点,如拳、足、膝、肘,而身体整体的合动讲究力不出尖,所谓浑圆运动。大侠读王芗斋先生晚年写的“意拳断手述要”,看到如下精彩段落:



意拳断手,最重劲力之均整及各项力之综合运用,要做到无动不动,己身之动,无论微著,皆须是整体机械之动,一指之指动,百骸皆动,所发一指点微之力,亦是均整之力。周身之意皆到,力不论大小,动不论微著,皆不许破体发力,发力不破体,须使浑身无任何执着点,一有执着点,发力必破体,其力亦无由均整矣,且易为人所制,故发力无执,则体不破,体不破则力必均整矣,若能均整无执不破体,则对方挨着我之何处,我便以何处击之,此即“周身光芒不断”之真义也。



    这段精彩的论述在大侠没有跟守孚老师心意六合拳时,可以说看得似懂非懂,现在经守孚老师耳提面命,知道了内家武学的真正诀窍就在这里。如果你做不到力不出尖,你还是在打外家拳。

守孚老师经常说,现在很多打心意六合拳的人都将拳打得过头,发劲发到爆破的程度。虽然对付一般的人绰绰有余,但在至高拳理上却是错了。力不出尖正是内家拳浑圆境界的要诀啊。这也是心意六合拳大多讲把,很少讲拳的原因。而拳击、散打的很多技法都是力发出尖的技法。由此可见,力不出尖的内家拳和力发出尖的现代散打在劲法上是完全不同的劲法。

    大侠问:“有没有可能将力不出尖的内家拳和力发出尖的现代散打结合在一起的可能呢?”

守孚老师道:“力不出尖的内家拳相当于武学的研究生水平,力发出尖的现代散打相当于武学的大学水平。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读研究生,事业上也可能很成功,但就整体来讲,大学毕业生当然是不如研究生的。读研究生的意义就在于承认武学是有更高境界的。内家拳法可以打一辈子,越老越有味道;现代散打就不行了,到了七八十岁时不可能再上擂台的了。”

    大侠道:“是不是说,学了力发出尖的现代散打再学力不出尖的内家拳会更上一层楼?”

守孚老师道:“这是毫无疑问的事。但一定是要在真正的内家高手的指导下才行。现在国内真正的内家高手越来越少了。我将我的这一点点东西传出来,其实也是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内家高手将他们的宝贝公开出来。”

    大侠看童旭东先生介绍孙存周先生的文章,看到有一段精彩的东西:



1928年10月中央国术馆举行首届国术国考,通过国考录取教师和学员。孙存周作为特邀佳宾前往观看,孙存周感到绝大多数参赛者,练、用脱节。平时练的东西,对抗时大多用不上。这次国考是先进行套路比赛,再进行摔交、散手和器械等对抗比赛。所以这个问题表现 的很明显。尤其是一些名家,把拳路都快练成杂技了,看起来很有功夫,但是一打起来,就全没了。这次比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注重拳击对抗练习的朱氏三兄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都进入了最优等。因此不久中央国术馆就添加了搏击(既拳击)课。孙存周根据自己的切身实践认为,传统武术若得真传是完全不需要添加拳击练习的。也无需十年、八年才出门。孙存周认为形意拳比拳击更精简实用。孙存周自己的实践是仅随父亲苦练三年,便闯荡江湖,未遇敌手。当时闻名武林的朱氏三兄弟(指朱国福、朱国禄、朱国祯兄弟三人,老四朱国祥那时还小,还不能与他的三位兄长相提并论),都曾得到孙存周的具体指导,常在一起研究,在参加国考前还进行了多次实战练习,当时他们的实战能力已经是相当突出的了,但是与孙存周的要求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在身体的感应、节奏的把握和劲性上,都相差较远。孙存周认为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出在对基本功的掌握,后来经过3个来月对三体式和劈拳的深化练习,使朱氏三兄弟的实战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孙存周还认为,很多名家、大师所以练、用脱节,一是对基本功掌握的不准确。二是实战练习少,距离感差,不知拍。三是体力不足。四是意不知毒。五是志不能坚。这些都与拳术练习的方法有关。



    朱国禄在1929年的杭州国术大赛上获得冠军,有人认为是得益于拳击,但他的老师孙存周却认为传统武术若得真传是完全不需要添加拳击练习的,关键就在于这真传两字上。那么这真传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童旭东先生文中又道:



孙存周认为形意拳是一切技击能力的基础,无论是外来的西洋拳击还是被当时一些文人神化了的太极拳,都不能代替形意拳在技击训练中的核心地位。但是要想使技击的境界不断升华,太极拳和八卦拳都是不可缺少的。



    在近代国术大赛上,获技击比赛冠军最多当数形意拳, 而心意六合拳作为形意拳的母拳,其意义是很值得深究的。大侠每每看到精彩的文章,就会读给守孚老师听。

    守孚老师道:“孙存周如此传奇的武功究竟是怎么练的,现在有几个人知道呢?”大侠听了也的确是如此感慨。大侠在前面就提到,即使如姚宗勋的武功造诣也要向拳击低头,现在守孚老师出来大声呼吁,传统内家武功远胜于拳击,有几个人听得进去呢?童旭东先生此文的记载在一般的拳家眼里无非也就是一段往事而已,但在大侠的眼里却是一段极为重要的力证。

    守孚老师道:“我们现在要做的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往事的缅怀,而是要在当下实实在在地将这往事的传奇显现出来。这才是最有意思的事啊。”

    大侠感慨,守孚老师此举在中国文化复兴上的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大侠要在此声嘶力竭地介绍心意六合拳的内在动力。这不是简单介绍一门稀有拳法的事,而是对中国武术内在精华的一次革命性展示。




摘自张源侠专著 《中国内家武艺的不传之秘》



中国功夫真是天下无敌吗?



作者 张源侠, 发表时间,8/24/04

    如果你相信金庸的生花妙笔,你一定会以为大侠的这个问题其蠢无比。然事实上,中国男人对中国功夫的信心似乎只限于魔幻想象之中。在现实生活中,用泰森的拳头来恐吓中国的武师们,往往是一招噤声。

大侠很高兴在网上看到有中国武师宣称愿意挑战泰森。先不管这位中国武师的武功到底有多棒,就这份胆气值得大力赞扬。做男人就要:宁愿被打死,不要被吓死。

    有了胆量以后,回过头来要面对的还是现实。武功这个东西是最实在的,来不得半点虚花。大侠在网上看到四川的一位武林帮主,宣称自己拜过诸多名家隐士,一生经历数百仗搏击,肋骨断过数根,现在终于了悟武功大道。大侠对帮主的那数根曾经断过的肋骨实在是无法不担心,不知道帮主有没有想出防护肋骨的绝招来。

参考中国古来名家巨手的轶事,好像没有说起学拳要准备断上数根肋骨的练法。靠死力气、野蛮练法成就的武功,像大侠一类的书生懒人大概是不喜欢的。如果中国功夫的精髓就是靠死力气蛮练,那么吃猪肉长大的中国男人怎么可能体壮如牛呢?

少林武功实实在在是靠死力气蛮练的祖宗。大侠二八年少开始学少林武功,老师要求四平大马,大侠站不上十秒就气喘如猪。怎么也无法想象这四平大马可以站上一小时的情景。大侠胡乱学了五年少林,自以为武功可技压同寝室,不料和不练武功的同学交手,未及出手,鼻子上就被挨了一下,那股酸劲至今难忘。

    号称少林武功天下无敌的武师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有没有在吹牛?大侠在那五年中练过的少林武功有:十路潭腿、六路短打、鹰爪拳、鹰爪手、童子拜观音、十八罗汉手、秘宗拳、查拳。那真正是花拳绣腿,唬女孩子管用,用来打架一点用也没有。大侠后来看到意拳祖师王芗斋狂贬中国武术套路练法,深感在理。

    在大侠看来要靠练少林套路成就无上武功,几无可能。少林称雄武林千年不靠套路,靠什么呢?据说少林看家本事称为“心意把”,这少林的心意把和大侠在本书中要大力宣扬的心意六合气功拳到底有什么关系,容大侠在后面慢慢道来。

    靠少林套路是无法成就天下无敌境界的,那么牛皮同样很大的太极拳如何呢?练太极的人多势众,即使自己功夫不怎么样,也喜欢把牛吹得天大,好像祖师爷的功夫就是自己的功夫似的。太极强身健体没得说,但要说格斗,普通的太极拳师大概连街上的流氓也不敢碰。

    大侠在上海的时候,知道上海武林势力最大就是卢嵩高一派的心意六合拳(上海俗称十大形)。卢嵩高的徒子徒孙一辈最喜欢去冲别家功夫的场子。什么少林、太极、八卦,在卢嵩高的徒子徒孙一辈的眼里都是狗屎不如的东西。上海有个八卦掌大师王壮飞,卢嵩高的徒子徒孙最喜欢去找他的麻烦,原因是王壮飞的牛皮也很大,号称八卦拳王,还曾击败过王芗斋。

    大侠知道中国当今牛皮最大的就是王芗斋所创的意拳或又称大成拳。大侠在上海找不到练大成拳的,于是只能照书上描绘的去练,自我感觉很好,因为自己不是在练无上武功吗?

    自己瞎练了数年,感觉离书上描写的境界实在差的太远,对大成拳练法的过于简单也心存怀疑。大侠在上海常听人提起这样的怀疑:王芗斋怎么会不知道卢嵩高,因为卢嵩高是三四十年代公认的上海武林第一人。如果这两老交手,哪家会赢。大侠听下来,上海武林的观点是,卢嵩高和王芗斋会是5.5比4.5。

    我想北京王芗斋的徒子徒孙一定不喜欢这样的评判结果。如果大成拳杀到上海和最喜欢打架的十大形作一下公开比试,保定万人空巷。不过大侠这个馊主意有违中国武林和睦相处的传统,估计要打也打不起来。

    大侠后来还学过螳螂拳、八卦掌、太极拳、六合八法、虎鹤双形、十大形,直到最后遇到本书的心意六合气功拳大师陈守孚先生,方才了悟此章的疑问:中国武功真的是天下无敌的,因为大侠找到了证据。

    中国武功天下无敌的钥匙就在心意六合气功拳里。大侠在阐述心意六合气功拳的奥秘之前,先要把大侠知道的中国其他各门武功的妙处和不足作一番评论。





摘自张源侠专著 《中国内家武艺的不传之秘》



和外滩的太极师傅交手



作者 张源侠, 发表时间,8/29/04



    上海外滩历来是武术家的天堂,各门各派都喜欢在此露一手,而牛气的就在此设固定拳场。外滩的太极场子没有一点分量的人是不敢再次摆摊的。文革期间的外滩更是热闹非凡。

    守孚老师当时正值血气方刚年龄,有一天和同事一起路过外滩,看到有一位太极师傅,六七十岁的样子,在那里教人推手。老先生的推手架势漂亮,高举下伏,犹如龙蛇百折。有不少年轻人被老先生玩于掌股。

    守孚老师和他的朋友也在一旁看热闹,他的朋友只知道守孚老师平日练拳,也不晓得他练的是什么拳,只是在一旁起哄道:“你的功夫和这老先生的比比怎么样?”

    那位老先生在旁边也凑了一堆附庸,七嘴八舌地说道:“老先生这门太极功夫,岂是年轻人可以理解的。”老先生听了此言也感觉很受用。守孚老师这边的朋友一听就更是起劲地鼓噪:“怎么样?人家老先生根本瞧不起你的年轻人功夫呢?”

    守孚老师说他那时也不知道天高地厚,只知道自己的心意六合拳是很厉害的拳法,现在既然两边风言风语,自己当然也就技痒难受了。两人一搭手,守孚老师先解释道:“我不懂推手。”

    老先生笑道:“不管你用什么拳法,尽管打来。”

    守孚老师一听之下,鼓动丹田气,脚踏中门,双手如钢叉,嘎嘣一下,整个身形已经在一瞬间闯入老先生的怀抱;而老先生的双手已被震开,门户大开,不得不向后大跳一步。但即使如此,守孚老师的身形依旧如影相随。在外人看来的两人亲密拥抱之势,老先生明白自己已经完全失控了。守孚先生轻轻说了一声:“老先生,这打架的事情是很野蛮的。”老先生的嘴唇都发白了。

    守孚老师对大侠说:“我只是用了一个进身法,就进到里面去了,我其实还没有开始真正打击呢?如果我那时出手的话,老先生就真的要出事了。”

    打赢了这一战,守孚老师的那班朋友们可乐坏了。但守孚老师本人倒也没觉得什么。没想到过两天,他再到外滩的时候,那班练拳的人一见他在场,就立即收了拳架。起先,他并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许多人对他指指戳戳,他这才意识到大概是他和老先生推手的事被传开了。守孚老师感觉这样实在也是很怪的感觉,以后居然就故意避开不走外滩了。他也不知道那位老先生的名字,他说自己跟铁李两位大师学艺的时候,只知道心意六合拳,对其他拳种一概不知,所以也不知道什么是太极推手。外滩那一次是他平生第一次推手。现在回想起来还总感觉对那老先生颇有歉意。

    大侠查资料,知道外滩在五十年代是田兆霖大师的天下,七十年代外滩的太极大概也是杨式太极的传承。守孚老师虽然不知道那位老先生的名字,却也知道那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太极师傅。以守孚老师纯粹的心意六合拳身手和太极较量,很轻松地赢了,原因在哪里呢?大侠在网上看到瞿世镜先生的一片文章,有一段有趣的记载:



董师伯另一位弟子董世祚,原为法商电力公司工程师,亦擅长推手、散手,经常以武会友,与各门派武师比试,未尝失手。闻心意拳家罗嵩高大名,遂登门请教。罗之身手冷快绝伦,董世祚一搭手即被击出,方知中华武术深奥无穷。



    此文中的董师伯是杨澄甫先生高足董英杰先生,而文中的罗嵩高当是“卢嵩高”。董世祚一搭手即被卢嵩高击出,可以肯定卢嵩高用的不是太极劲,而是心意六合拳的劲,但这种一搭手即被击出的功夫,即使是当今练心意六合拳的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大侠知道守孚老师这段故事,便问:“心意六合拳有没有专门破解太极的劲法呢?”  

守孚老师笑道:“用心意六合拳的捧意和塌意两种意境就可以破解一般的太极功夫。”

大侠玩过陈杨吴三种太极,一听守孚老师的话,立即尝出里面的甜头来。其实上海太极推手中最常用的插腋窝法用的就是和捧意相似的劲意,但缺了心意六合拳捧意的决绝意。

    心意六合拳捧意遵循“恨地无环”的意境,好似要将整个地球都捧起来的意思。一个天天咬牙切齿练捧意的心意六合拳家和一个温温和和练太极掤劲的拳家,一旦相遇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太极拳家的根很可能被心意六合拳的捧意拔起,从理论上可以看出捧意在对付一般太极拳手的神奇作用。

    这样的分析是很科学的分析。太极拳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劲中缺了单纯向上的劲。在太极拳架中,起势和提手上势其实是练单纯向上的劲, 但有几个人真的知道其中的诀窍呢?

这世上现在练太极的多如牛毛,练心意六合拳则很少。如果练太极推手的相信大侠这里的分析,回去用单纯向上的劲和人推手,你马上会发现自己的太极功夫会在一夜之间突飞猛进。

    心意六合拳的劲都是相对的劲,有向上的捧意,就有向下的塌意。塌意中的手势如龙蛇飞舞,而身形却又像莽熊戏球。和人推手犹如将整个身体赖上去的样子,又像牛皮糖一样粘住对方。塌意的力量在外形上基本上是肩肘之力,从内劲上讲是用丹田气贯穿全身,犹如莽熊弯腰,全身满布弓形。给对方的气势就是要面对一只莽熊的蛮缠。

    太极推手讲用意不用力,心意六合拳讲用浓意加大力。从逻辑上讲,意力两用的心意六合拳不是要比单用意不用力的太极更有效吗?

    大侠对这段分析很自负,讲给守孚老师听。守孚老师笑道:“在我们的心意六合拳中,鹰捉也可以打成一种塌意,叫做鹰抓塌意。此劲发自丹田,随手而出,内含软硬劲。”

    守孚老师当即演示给大侠看,那手势犹如风摆杨柳,犹如青龙吐舌,看起来很柔软,触击之点却极坚硬。守孚老师唯恐大侠不明其中妙处,让大侠做出推手架势,守孚老师双手如蟒,在接触的一瞬间爆发出惊炸力来。大侠马上依样画葫芦,当即体验此种劲法的妙处。

    守孚老师笑道:“太极拳讲大松大柔,你看我招鹰抓塌意不也是大松大柔,但我们的大松大柔里面却是波涛汹涌。”

    大侠看许多练太极的错误理解大松大柔,不敢体验任何刚硬的内劲。当体内一有刚硬内劲之感,就以为自己犯了用力的禁忌,赶快将那种内在的刚硬感抛弃,却实实在在把内劲宝贝扔掉了。

    大家都在说,杨澄甫的手臂似棉裹铁,结果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那个“棉”字上,却把那个“铁”字给忘记了,岂不是很奇怪的事。要把手臂练得像棉花一样不难,把手臂练得像裹着棉花的铁条一样就难了。大侠学太极老半天,不明白这似棉裹铁的道理,没想到居然在练心意六合拳的守孚老师这里得到了。



    这似棉裹铁的诀窍就是以松柔之势打出来的一招,在达到打击点的一瞬间突然收紧,如此外面看起来依旧是松柔之势,内在却悄悄装上了一根铁条。这内在的一紧不是简单的手上一紧,而是全身整体的一紧,以丹田为紧的核心。



    大侠在这里写出来的这段东西实实在在是内家武学的不传之秘啊。太极大师让你看到的是外在的松柔,而内在的一紧,他不告诉你,你怎么可能知道呢。大侠又要在瞿世镜先生的文章来证明这个诀窍。



田兆麟手法 多变而步法灵巧,颇有少侯公之风格。1921年,田兆麟随少侯公至杭州。杭州人力车夫素有“刨黄瓜儿”之恶习。田兆麟坐上车后,车夫听他是北方口音,遂索要双倍车费。田兆麟不允,车夫上前扯其衣袖,田师伯顺手一探,车夫跌了一个大筋斗。在路边候客的众车夫见状大哗,十余人一涌而上,将田师伯围在核心。但闻哼哈之声不绝于耳,倾刻之间,十余名车夫均被放倒在地。



    这段故事,普通人看了顶多觉得痛快,但大侠看了却看出名堂。田兆麟发人时用哼哈之声,这哼哈之声就是身体收紧的钥匙。如果身体完全松柔,根本不可能发出哼哈之声。

    练排打功也可以用哼哈之声,当你用自己的手打击自己的时候,如果你在打击的一瞬间发哼或哈,即使你从来没有练过排打,你也不会感觉疼痛。而你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在你发哼或哈的瞬间,你的身体一定是紧的。




摘自张源侠专著 《中国内家武艺的不传之秘》



如何成就武艺的至高境界



作者 张源侠, 发表时间,8/29/04



    中华武艺的至高境界在武侠小说中多有描述,但大家也都知道小说毕竟是小说,与现实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现在的问题是现实的武艺究竟可以达到如何的境界,而最要紧的是这种境界不是什么可望不可即的神秘东西,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现代武学对武艺的至高境界阐述最清楚、影响最大的当数王芗斋先生所创的意拳(大成拳)。其核心思想就是放弃传统套路训练、专注站桩和意念想象。大侠虽然没有受过意拳的正规训练,但对王芗斋先生的这套理论却颇为赞同,于是在家里努力站桩,期望能够有朝一日一鸣惊人,打遍天下无敌手。

    但大侠很快就发现站桩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要大侠每天坚持站数个小时的桩,除非刀架在脖子上。大侠也知道中国古代拳法大都讲究站桩,少林拳的四平大马桩简直就是地狱刑罚。当年大侠在华东师大读书的时候,每到睡觉时分,全寝室总有数位梦想成就绝世武功的傻蛋一起在床上练四平大马桩,当年大家奋斗突破的目标只是两分钟标准马步。大侠在这种比拼中往往是最早败下阵来的,而当年时间站得最长也不过是三分钟左右。

    意拳的站桩是高桩,所以腿上问题不大,但手上的苦却是很难受的。大侠的纪录是可以站上十分钟的浑圆桩。若要大侠再多站一会儿,除非有谁给大侠发一百万元的奖金。

    大侠自己站不了多久的桩,但却迷信这桩功的伟大,于是极力推荐自己的学生站桩。有一个学生向大侠报告他每天站两个小时的桩,大侠暗暗心惊,心想这老弟没过多久武功就要在他师傅之上了。但大侠和其搭手,却丝毫感觉不出他每天两小时桩功的威力。

    大侠对桩功的无限推崇是基于对王芗斋先生的崇拜之上,但就现实来看,不喜欢站桩的大侠和喜欢站桩的练家相比好想也没有逊色多少,大侠心里对这桩功的无限推崇便开始有了一点折扣。

大侠在网上看到大成拳要求学生站桩越久越好,结果有一位老兄每天站八个小时桩,而有趣的是,那位每天站八个小时桩的练家对自己的武功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自信。

    这就好像学佛,大家都知道打坐的重要性,于是有人想当然地认为,打坐越久,成佛的可能性就越大,于是就拼命打坐。但事实上,成佛与拼命打坐根本不是一回事。自然大侠也可以说,成就绝世武功和拼命站桩也不是一回事。



磨砖作镜

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 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耶?”一曰:“如何即 是?”师曰:“如人驾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一闻示诲,如饮醍醐。



        怀让指点道一,坐禅是将禅的奥义片面化了,若要深悟禅,就要悟禅的整体圆融。禅宗的简单坐禅相对于佛教其他宗派的罗索繁复是一种革命, 但过于简单化和过于繁复其实都是走了偏门,真正的正道是包容两极的中道。

        王芗斋先生意拳完全抛弃套路,全面否定传统武术的千姿百态,从拳学搏击的意义上是一种返璞归真,但完全抛弃套路其实也失去了武艺的系统化精髓。在王芗斋先生晚年所著的“意拳断手述要”中说道:



    技击之法,分门别派,要皆以拳套招术为本,而拳套招术具是人之伪造,非发挥本能之学也。意拳之断手,拳套招术一概不用,是以各门各派之所长,归纳为一,所谓“无长不汇集”,“集古大成”者是也。意拳之断手,首要劲力均整,再要三角弦应,次要单重发力,更要无微不法,法在无念,最后要形力须归一,神意不着象。故意拳之断手,与别门别派之技击均不相同也,盖因其所重者在发挥人之本能活力而不在局部方法故也。



这段话读起来很精彩,其基本要点是区分人之伪造的拳套招术与发挥本能之学的意拳断手。但问题是人之伪造的拳套招术难道真的就那么坏吗?拳套招术大都是古代技击家的武学研究精华。大侠以为自己才高八斗,也可以创造一些拳套招术,但努力之下发现几无可能。大侠以为拳套招术绝非垃圾,只是今人不能真正了解其内隐的技击精义而已。

大侠在学守孚老师的心意六合拳之前,常被人问起如何对付拳击。大侠道螳螂拳是对付拳击的最佳利器。原理很简单,螳螂拳用掌多于用拳,而掌比拳长了一截,掌又可以变化为钩、抓。此外,螳螂拳讲究双手联击,在拳理上远胜拳击。

大侠和练拳击的朋友比试,用的就是纯粹螳螂拳的打法,非常容易就占到先机。大侠进中门的打法是双掌成三角直击,对方拳击通常都是单拳出击,遇到螳螂拳双掌突击,拳击的单拳在反应上就慢了半拍。而拳击擅长远距攻击,当螳螂拳用脚踏中门双掌三角直击时,对方如果无法阻挡这第一波攻击,螳螂拳的双掌就搭上了拳击的双臂,就在那么一瞬间战斗就进入了螳螂拳擅长的近距搏击。螳螂拳在近距搏击中的肘法可以很容易发挥出来。

螳螂拳的套路的确是多如牛毛,但其技击精华也就在套路里面。大侠练螳螂拳的套路可以说是似练非练,在练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喜欢的技法上,久而久之,大侠对螳螂拳的套路虽然忘记的差不多了,但每个套路里的技击精髓大侠却是没有忘记的。只要不拘泥于套路,套路里面是真有好东西的。

大侠在上海的时候练蔡老师的心意六合拳,在蔡老师的眼里天底下除了心意六合拳,其他都是没用的东西,这种态度很像王芗斋先生的态度。结果蔡老师的学生也都学了蔡老师的样,以为其他拳法真的都没有用。

大侠当年学了一招太极拳的金鸡独立势,让蔡老师当时最好的一个学生来推,那位学生居然推不动站金鸡独立势的大侠。还有一次,蔡老师另外一个学生将螳螂拳贬低得一文不名。大侠让他攻击,用双掌三角直击,很容易就将对方挡在外面了。

到了守孚老师这里,大侠常向守孚老师请教武学至高拳理。守孚老师清清楚楚地给出了答案,这个答案是比大侠螳螂拳论和大侠心目中意拳更为精妙的拳理。大侠在此将守孚老师的拳论昭示于世,内心深深感动守孚老师慈悲心怀。中华武学浩浩渺渺,传扬数千年,没有一个拳师愿意将武学的真正奥秘清清楚楚地昭示出来的。

大侠看网上流传某某拳师如何如何厉害,一伸手将人打出丈外,但那是如何做到呢?没有了下文。留下的只有美丽的传说和无尽的遗憾。还有的是,对某一拳师吹得天花乱坠,简直就是天神再世,但转头一看,发现这位神人居然有很难看的被人击败的经历。

网上有文章“中华自古有武术独步当代第一人. 王培生”。大侠心想写着篇文章的人是不是存心是要王培生先生难看,中华武坛藏龙卧虎,谁敢称独步当代第一人。果然有一位一叶先生写文章称牛胜先在推手上胜王培生七回。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侠在上海的时候,常听王雷华老师讲陈子正鹰爪功夫如何如何了得,不料最近在网上看了一片文章讲陈子正被泰拳师击昏的事,令大侠大为惊讶。



1921年8月,拳击总监拍耶难铁盛获中华总商会首脑仝寅协助,策划中泰高手比武。8月6日闻名大江南北之鹰爪名师子正(应该是陈子正,在上海执教于精武会)出战柯叻府拳师“高原虎”乃央。三招即被乃央踢中下巴昏倒。



当今练鹰爪拳的人有几个人知道这件事呢?如果知道这件事的话,是不是要好好想一想自己所练的拳是不是有什么很严重的缺陷呢?大侠当年在上海的时候跟王雷华老师学陈子正的鹰爪拳,就很怀疑那种单调的弓马步。现在看到如上报道,证实了大侠当年的疑虑。

王老师有一本陈子正鹰爪拳的全套照相版。那真是一本很奇特的东西,每张照相纸上都由十数个小照片构成,每个小照片都是陈子正亲自表演的动作。大侠和王老师开玩笑,这本陈子正鹰爪拳全套照相版可是稀罕宝贝,说不定可以当古董卖钱呢。没想到此物后来果然失踪了。王老师自然联想到大侠的戏言,认定是大侠黑了心霸占此书。其实大侠对陈子正鹰爪拳兴趣一直不大,原因就是对其步法很有看法。

现在让我们回到至高拳理的主题中来。王芗斋先生写道:“意拳断手模式,并不是多,而是极少,只有数式而已。然皆形简意繁,具应付范围皆是多方面的,其所运用之力,为一种立体之力,非仅点、面、线之力,如别门别派者然,此种之体力,非是一种片面方法,而实为一种发力方法,如能掌握此种发力方法,则技击之道思过半矣。此正是他人所无而我所独有者也。”

王芗斋先生说他的意拳断手是他人所无而我所独有者也。这样说来就很不谦虚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大侠没有向守孚老师讨教之前,毫无疑问会相信王芗斋先生的大言,但学了守孚老师传出的心意六合拳以后,大侠再读王芗斋先生的文章,居然看出毛病来。王芗斋先生介绍他的意拳断手是这样创立出来的:



自倡意拳以来,我曾根据运动生物力学之法则与人体生理构造之特点,想象出若干打法,我本人和与我从学意拳诸同好在实践中曾将其中某些打法应用于实搏,有些奏效甚著,有些则奏效较微。奏效甚著者存之,奏效较微与未实践者此处皆弃而不述。所述者皆实践服膺之拳术也。意拳发力制敌,手起之前不知如何起,既落之后不知如何落,莫知至而至,乃本能之反射也。故每次实搏之后,本人实难总结。然旁观者清,我此处所述各项打法,皆系实搏观摩之记录也。



如上这段话从逻辑上讲是有问题的。王芗斋先生首先想象出若干打法,然后实作试验,最后奏效甚著者存之,奏效较微与未实践者此处皆弃而不述。王芗斋先生又说“意拳发力制敌,手起之前不知如何起,既落之后 不知如何落,莫知至而至,乃本能之反射也。”

这里的逻辑是,王芗斋先生根据自己本能反应出来的技击动作按照实战奏效程度而留存下来,并且将这些动作作为意拳断手的标准模式来教。问题就在于,王芗斋先生的本能反应是否就是人类本能反应的模本呢?既然本能反应手起之前不知如何起,既落之后不知如何落,莫知至而至。现在却按照断手模式来教,这断手模式本身不就是违反本能的吗?

大侠继续读王芗斋先生在后面写的具体的意拳断手模式,具体讲解每一招如何如何管用,这事实上和王芗斋先生本人所倡导的无法即法法在无念是相矛盾的。一面讲招法,另一面又讲无法,听起来玄妙,实际上很容易引起困惑误解。

按照实战奏效程度将本能反应区分为有效和无效两大类,是以外在的标准来评判内在的本能,这在逻辑上就是违反本能的。大侠细看王芗斋先生洋洋大观列出的意拳断手技法,发现不少的技法还是拳法,即在攻击时将攻击的重点放在对拳的运用上。一方面王芗斋先生讲法在无念,另一方面又详细讲解每一招的用法,这和传统武功的单招练法又有什么两样呢。

螳螂拳有螳螂十四手,是螳螂拳里专门的单练动作。王雷华老师在教螳螂十四手是也是详细讲解每一手的用法。王芗斋先生批评传统武功流派过分专注招式。没想到自己也难逃同样的毛病。

大侠在守孚老师这里听到了完全不同的拳理。大侠在听了守孚老师秘示的心意六合拳拳理后,感觉到了王芗斋先生拳理的矛盾之处,于是将王芗斋先生的“意拳断手述要”给守孚老师看。守孚老师看了以后道,王芗斋先生是以心意六合拳的拳理展示形意拳的拳法。守孚老师认定,王芗斋先生从谢铁夫先生那里学到了心意拳的拳理,但没有系统学到心意拳的拳法,所以还是用形意拳的拳法的展示,因此造成了逻辑上的矛盾。

守孚老师昭示的心意六合拳的拳理和王芗斋先生意拳的拳理是相同的。守孚老师对王芗斋先生自夸意拳拳理是他人所无而我所独有者也不能认同。守孚老师道,意拳的拳理明明白白是源自心意六合拳,怎么可以说是他人所无呢?大侠请问守孚老师心意六合拳的拳理和拳法的不传之秘到底是什么?守孚老师特别指出他的原理与王芗斋先生的不同。

守孚老师道心意六合拳基本上不用拳,而是用把,这是心意六合拳和形意拳之间的一个革命性的差别。守孚老师认为练把容易练出整体劲,而练拳这很容易失却整体劲。铁国成先生传下来二十四大把和一套四把拳。守孚老师认为这二十四大把和四把拳实实在在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优美的人体生理修炼系统技法。

守孚老师认为心意六合拳的奥秘就在于通过对各种身体把位的系统训练,将身体各部的潜能全面地发掘出来,最后达到身体本能力量的自如发挥状态。在训练各种把位时,可以完全不讲特定把位的技击用法。守孚老师认为一讲技击用法就是走偏了,因为技击用法是第二位的、衍生性的东西。最要紧的是熟练掌握各种把位的内劲,一旦你体悟到各种把位的内劲,最后让所有把位的内劲融合为一,技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大侠看来,守孚老师的拳理比王芗斋先生的拳理更合乎逻辑。守孚老师道二十四大把实实在在就是人体生理体能奥秘的大揭示。在练把位时,完全关注内在,不必考虑外在的因素,技击就是外在的因素,所以练把位有时看起来不像在练拳,而那个特定的把位在技击上有没有用,练者不必考虑。

守孚老师感慨心意六合拳的把位训练就是达成至高武学的捷径, 就好像是大学里教程,只要你按照教程规规矩矩完成学业,你就可以得到学士学位,而你要想再上一层楼,追求硕士、博士学位,心意六合拳里都有特定的训练教程。

守孚老师认为心意六合拳最大的妙处就是完全没有什么故弄玄虚的东西,把位训练是实实在在的训练,每练一把,练者都会有所感受,就好像是朝一只扑满罐里投硬币,每投一个都储存在里面。久而久之,身体就会产生奇妙的变化,内劲自然会上身,出手自然火辣。

王芗斋先生的意拳断手是注重技击的招法,王芗斋先生宣称通过这些招法的训练可以练就一触即发的身体本能反应。守孚老师说讲的二十四大把是专讲内劲的练法。这些内劲练法不是为了外在的技击目标而设计的,而是为了激活身体特定部位的内劲而设计的。如此一比,大家自然可以明白,心意六合拳把位训练的妙处了。

守孚老师指出王芗斋先生明明反对传统武术对一招一式用法的讲解,自己却却恰恰犯了同样的毛病,在意拳断手中特别对每一招的用法进行讲解。守孚老师认为对招式进行讲解实际上是第二位的东西了。要想学至高武艺,成就一触即发的本能反应,就不能将注意力放在对招法的讲解上。守孚老师特别强调这是铁国成先生的传承,铁国成先生清清楚楚地反对招法的讲解。认为至高武艺是自内而外发的,所以叫做内家拳。招法讲解实际上是给内在本能套上枷锁。

守孚老师感慨,王芗斋先生是一代武学大师,怎么也犯如此明显的错误。守孚老师对大侠说此言的时候笑道,别人一定会以为他太狂妄了,胆敢批评王芗斋先生武学理论,但转念一想,难道杨殿卿----铁国成----陈守孚这样的单线传承不也是很稀有的吗。铁国成先生常道,心意六合拳的传承历来是很保守的,世上成名的大师数得上名的也就那么几个。要说练心意拳的练家当世大概也有成千上万了,但真正得到至深心法的,只有那么几个人而已。

由于杨殿卿一脉的稀有,守孚老师在上海的时候在圈内其实就很有名了,但守孚老师一直紧守心法,即使教拳也是教单纯的拳式,心法从来不露。于是大家都知道守孚老师厉害,但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会如此厉害。守孚老师谈起与拳击的较量,常感叹武术界混淆不清的争论。守孚老师道当年自己在上海的时候,上海练拳击最好的那班朋友看到守孚老师没有一个不买账的。

守孚老师笑道,他对付拳击的方法就是心意六合拳的整体攻击法。当拳击手出拳攻击时,守孚老师一个过步箭穿,随手一扬,对方就被拔根而起,失去重心的拳击手根本没有丝毫威胁了。守孚老师打比方说,心意六合拳的整体攻击法就好比是一头上百斤重的饿狼朝对手迎面扑来,那头狼的凶猛一扑有什么招法?它要咬死你,心意己绝,所有的力量凝聚在那一扑之上。练拳击的有几个经得起如此一扑?

守孚老师解释道,人比狼更聪明,手也更灵活,如果人学会了狼的凶猛一扑,再加上近身靠打,拳击是根本不经一打的。但狼的凶猛一扑又有几个人会呢?
        守孚老师常讲心意六合拳是很科学的拳法,其练法极简单又极深奥。通过把位训练最后可以达成脱胎换骨、永葆青春的功效。守孚老师五十多岁,但每每被人误认为只有三十四岁,心意六合拳的永葆青春功效对绝大多数的常人来讲可能是比技击很有意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信楼主,考试不挂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泗慇

2015-2-12 04:53:25

有品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喻松雪

2015-2-26 21:49:19

看了这么多帖子,第一次看到这么有深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陴

2015-2-26 22:06:25

以后要跟楼主好好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盛新美

2015-3-10 20:08:11

楼主的头像是本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侈胃乡

2015-3-15 22:20:22

大神好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像是他个人的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今年多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9

秘籍

2014-12-13 10:45:18

大侠于是说道:“这真是一件大好事啊,让我们一起来做吧。”在大侠的眼里,这是一件文化上的壮举。中国的武学在当代更多是文字上的游戏(武侠小说),打着艺术为幌子的舞学(武术竞技套路),和打着健身为幌子的弱武学(太极拳)。

    守孚老师常感慨自己只学到铁李两位先生的皮毛,可现在就这点皮毛也是价值连城了。如果不传,再过几代,中国传统武学的精髓真的只能到武侠小说里去找了。

    大侠不才,语言表达能力却是人间一绝,此次定当奋力用足十寸不烂之舌将心意六合拳的内在精髓仔仔细细地表达出来,以解决中华武学历来啰嗦不清、玄妙难懂的毛病




摘自张源侠专著 《中国内家武艺的不传之秘》



传统武功如何面对现代散打



作者 张源侠, 发表时间,8/21/04



    这是目前武坛上争论最火的问题。最有趣的就是北京散打队的教练梅惠志先生和大成拳王选杰先生的过节。网上流传梅惠志一个迎击就把王选杰打晕了。大成拳门人当然火气大了,但奇怪的是没有听说有人找上门去和梅惠志干一把的。

    这种事如果发生在上海就不一样了。如果上海散打队的教练胆敢说自己一个迎击就把十大形某某名师打晕, 那十大形的徒子徒孙们一定会杀气腾腾上门干架的。

    王壮飞先生自称“八卦拳王”,又说当年将王芗斋先生打败, 结果也没有听说北京练意拳或大成拳的杀到上海来比武的。倒是十大形念及王芗斋也是沐恩心意拳的传承,立马有人杀出找王壮飞的麻烦。

    守孚老师在上海的时候对王壮飞的诸多骄傲言论也多有不满。 有一天请示铁国成先生是否可以去冲冲王壮飞的场子,铁国成先生一向与世无争, 这回居然沉默不语。守孚老师知道铁国成先生的态度了,于是和几个师兄弟一起杀奔王壮飞的场子。

    在王壮飞场子上练八卦的学生有很多。守孚老师那时年轻气盛,到了场子就说:“王老师,听说你们八卦很厉害, 我们想切磋一下。” 王壮飞的学生自然只好出来应战。

    守孚老师一出手,将那些学生打得魂飞魄散,但王壮飞却始终没有下场出手。守孚老师道:“王壮飞到这个份上了还不出手,不是很说明问题了吗?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此事到底还是不妥啊。 人家练拳也是玩个有趣,我到去把人家搞个鸡飞狗跳的, 现在我是不会这么做的了。”

    大侠在网上看到介绍于化龙先生的文章, 说于化龙先生对某一自称“八卦拳王”的武师不满, 直接杀到对方府上, 把对方的那块拳王匾砸碎了。这个“八卦拳王”除了王壮飞还会有谁呢?但那篇文章却没有点出“八卦拳王”的名来。

    大侠对守孚老师道:“八卦是一个大门派,你不怕人家找你麻烦吗?”

    守孚老师笑道:“我铁李两先生过世以后, 一直在寻找名师, 还想再学一点。如果有人拿出真本事来令我信服,我还要拜他为师呢。”

    守孚老师多次说起在上海的一次武林盛会遗憾错过面见万澜声先生的机会。他说:“那些传奇的名师手里总有一点东西的吧, 见面讨教一下,对自己的功夫一定会有长进的。”

    大侠对守孚老师说起意拳、大成拳的传奇,守孚老师说上海没有什么很出色的练家,以后有机会遇到高手,当然是要讨教一下的。大侠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有趣的话“北京人懒,在公园里尽是凑在一起说拳的,上海人讲究实际,在公园里练的多说的少。”前面,梅惠志和王选杰的过节搞不清楚,大侠在网上居然有看到这么一篇东西:



姚先生一生都在拳学中探寻,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恢复了散打,意拳在异军突起的散打运动中,受到了犀利的挑战,在几次自己的弟子与北京市和河南省散打运动员的比赛中失利后,姚先生更是加强了这方面对于国内外拳法、散打、跆拳道、空手道、泰拳的研究。



    这段东西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姚宗勋先生作为王芗斋先生的衣钵传人,在自己的弟子和散打运动员的比赛中失利以后,对其他的外家拳法(散打、跆拳道、空手道、泰拳)进行研究。这其实就是说姚宗勋先生已经认为王芗斋先生传给他的拳法不够用了。如果够用,你根本没有必要去研究人家的拳法么。

    这就是一个矛盾的论题。王芗斋先生认为它的拳法已是最高拳法,其他的拳法都不值一看,怎么到了姚宗勋先生就不够用了呢?姚宗勋先生研究那些现代拳法,到底有什么研究心得呢?看得出来的就是把拳击加了进去。

    意拳拳击好像就是姚宗勋先生的创造,但这个意拳拳击是否就比单纯的意拳好用呢?守孚老师看了意拳拳击的录相,表示不敢苟同。拳击的打法和传说中的内家拳的一触即发在拳理上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拳理。

    拳击的打法是通过肌肉的伸缩产生打击力,和肌肉群的大小成正比关系。重量级的拳击手和轻量级的拳击手是不可能在一起较量的。

    中国传统内功拳法是用内劲攻击对方的。这内劲在绝对的意义上和肌肉的伸缩无关,那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力量,是通过肌肉的原位缩涨产生的一种奇特的力量。前面所录的孙禄堂不动手就将对手打飞,那种攻击力是和肌肉伸缩产生的打击力完全不同的一种打击力。

    姚宗勋先生应该是知道这种内劲之力的。而他研究的那些现代拳法都是讲究通过肌肉伸缩产生的打击力。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姚宗勋先生的弟子输给散手,他是否开始怀疑内劲的真正攻击力了呢?他把拳击和意拳结合在一起,在拳理上讲是将两种不同拳理的东西搅在一起了。

    守孚老师强烈反对意拳拳击这一类的东西。他认为中国武功的奥秘不在于肌肉伸缩力,而在于肌肉的缩涨力。心意六合拳中的秘诀就在于“缩涨两字一命亡”但即使这个秘诀其实也被很多人误解成身体上下伸缩之力。

    当然,身体上下伸缩之力并没有错,这也是心意六合拳招法中的基本, 但心意六合拳更高层次的肌肉的缩涨力,一直是一个门内的秘诀。历来只有很少人知道真正的练法。

    从各个方面来看,没有理由认为姚宗勋先生不懂这个秘诀,但他显然对这个秘诀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信心。这也就是争论的焦点所在。现在散打界对传统武术不屑一顾,原因在哪里?目前练传统武术的只有极少数知道这个秘诀。

    守孚老师常说:“按照现在市面上传统武术的练法,有几个能练出传说的一触即发的功夫呢?”

    大侠自己学了那么多的武术流派, 的确没有学到一触即发的功夫, 当然赞同守孚老师的观点, 但对心意六合拳究竟是如何对付现代武术散打,大侠希望守孚老师讲得明白一点。

    守孚老师笑道:“什么拳击、散打、摔跤,我都交过手。”

    “你赢是肯定的,我只是关心你的具体打法。”大侠也是一个讲实际的人。

    “很简单,对方进攻过来,如果是低位进攻, 用鹰爪塌意,发内劲将对手压垮。如果对方是高位进攻, 用捧意一震,震散对手的拳架,然后进身用贴身靠打。如果对方是中位进攻, 用虎摆尾加十字裹横。”说罢,守孚老师当场示范给大侠看。

    大侠又问:“ 如果对方用腿法,如何应对。”

    “鹞子入林。” 守孚老师的回答很简单。

    “为什么鹞子入林就够了。”大侠问道。

    “鹞子入林是快速身法进攻。对方起腿, 支撑腿必不稳。用鹞子入林身法攻击, 对方的危险更大。” 守孚老师解释时充满自信。

    世人都说心意六合拳的身法绝妙,但却没有几个人学到真正的鹞子入林。守孚老师练鹞子入林,是真的在一片树林中如鹞子穿梭,每一棵树都是打击目标, 而每一次打击都用足内劲。守孚老师笑道:“这鹞子入林法是实实在在的功夫, 但却没有几个人知道。”

    正因为心意六合拳在每次出招时都用足内劲,在实战中就能自如应用。大侠这么一说,有聪明的人大概会自己到树林子里去摸索鹞子入林法。守孚老师道:“这鹞子入林法不是在树林里走迷魂阵, 而是以内功为基础的运动型攻击法,进步退步都用丹田气催动。”

    守孚老师有一次讲到兴头上, 提起自己当年往事。说他每次到中山公园练拳, 从进门开始, 就对着梧桐树一棵一棵用鹞子入林法打过去。 在打的过程中随意用各种招法, 施足内劲直打到练拳的场子。每次打过去都会博得游客的掌声。

    所谓教拳不教步,守孚老师感叹市面上的传统武术大多不知道步伐如何训练。结果在和散打较量时就手忙脚乱了。在网上有一篇介绍曹晏海斗刘高升的故事,很说明问题。



在1929年浙省国术游艺大赛上,曹晏海首轮即遇铁砂掌大师刘高升。刘实战少,应变能力远不如曹,故虽有骇人之掌力却难得其用,刘打不着曹,于是不免有些急躁,对曹喊到:"不许你跑,再跑算你输。"曹闻此言故作犹豫状,诱刘赶来,趁刘抢进中,闪走外门,用低脚将刘勾倒。按大会比赛规则,倒地为负,刘即速爬起来,对主持评判的李景林说:是自己滑倒的。李说:"就算你自己搬倒自己,也算输。"这时曹晏海大度地对刘说:"刘老师,这次不算,咱们接着比吧!"于是 李才允许刘继续比。台下观众见状,齐呼:"曹晏海好汉!"这一下,刘的气势顿时去了一半。再战时,刘完全陷于被动,一直被曹逼到擂台边。但曹因惧刘之掌力,一时也未敢轻进,仍是以低腿闪击。这时正好有服务人员为李景林倒茶,李指着洒在桌子上的水一语双关地说:"把它抹下去!"曹闻此言,好像来了灵感,攻击稍停,诱使刘急于转守为攻,并趁刘出手露出空档之际,用上了新学的腿法,侧身抹踢将刘击倒在地。



    这位刘高升先生显然不懂拳法中的步法,只仗着一招铁砂掌称霸江湖。这铁砂掌也是傻练的功夫,碰上懂步伐的曹晏海,他就惨了。散打界看不起传统武术,传统武术也得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毛病到底出在哪里。

    守孚老师是纯粹的传统武术派,他认为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奥妙无穷,像现在散打的那种打法, 如果推向国际以后,很快中国人就没有什么优势了。上面牛气冲天的北京散打队, 大侠有幸在纽约看到。那次是北京散打队和纽约散打队在纽约的中国总领馆招待所比赛。好像是各出五名, 结果是北京散打队三比二获胜。纽约队获胜的有一位原来是国内的散打冠军,还有一位是黑人。那个黑人拳手在比赛中居然多次用上花哨的招法,被击败的北京散打队的队员看起来就有点迟钝了。

    从文化的意义上来讲,目前散打的打法只是大杂烩而已,想用着这种散打来获得世界的尊敬,方向是不对的。当年中国人热血沸腾的中美散打对抗赛, 到了美国,居然被美国安排在一个偏远的小镇。那就是美国人并不认同中国散打这种东西。

    中国散打打败了日本空手道、韩国跆拳道,但在美国学空手道和跆拳道的还是主流。为什么?空手道和跆拳道作为这两国的国粹, 带有很浓厚的文化意味。麦当劳和肯德鸡真有那么好吃吗?这两种美国也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而看看现在的中国散打,说是拳打脚踢摔样样在行,实际上里面的中国味没有了, 所以在世界上中国散打激不起一点涟漪。

    大侠好奇地问守孚老师,当年铁国成先生喜欢用什么样的招式。守孚老师笑着做了一个李连杰在黄飞鸿电影中最喜欢做的亮相动作,即一手指天, 一手前伸,下面是侧向半弓半马步。

    大侠道:“真是有意思,这不是李连杰电影中的亮相动作吗。”

    守孚老师道:“打拳要有大将风度, 那种缩头裹脑的样子,即使功夫再好,我们心意拳都不认可。”

    “我明白大将风度的意思,但这个漂亮动作究竟如何用呢?”大侠追根究底。

    “所谓动作漂亮其实都对应六合原则。当一个姿势符合六合原则,其攻击点就不是外在的一拳一脚可以比拟的。比如这个前手,如果你将此手想象成毒蛇的头, 你就知道这看似引诱的前手既是诱手又是杀手, 而后手可以想象成巨蟒的身体,如果后手一上, 对方顿无逃生之路。” 守孚老师当即示范此动作,果然神气逼人。

    守孚老师又道:“技击是一门艺术,将对方击倒要做到漂亮干脆,技击法和平时的练拳法是完全一致的。目前,绝大多数的拳家都无法将练拳时的漂亮动作转化到实战技击上去, 因为那些漂亮动作都没有内劲支持, 所以在实战的剧烈碰撞中就无法发挥出来。”

    “漂亮动作如何与内劲挂钩呢?”

    “拳谱讲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这道理每个人都会讲,但你有没有做到呢。这所谓的一动无有不动,其要点是内劲之动。外在的动是不稀奇的,即使你在走路不也是一动无有不动吗,要将内劲发动起来才是真动。”

    “如何发动内劲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心意六合拳的练法来练,你要问我其他拳法如何发动内劲, 我实在是不懂。心意六合拳是完完全全按照内劲练法设计的,这是我看到的所有的拳法中唯一的一种拳法。我一直感叹我们的老祖宗怎么会如此聪明。” 守孚老师每讲到兴处就会发这样的感慨。

    大侠跟守孚老师学拳, 注意到心意六合拳中很少出现对拳头的直接运用。在形意拳的劈、崩、钻、横、炮五行拳中,只有劈拳用掌,其他都用拳,但在心意六合拳中,却很少看到拳形。

    守孚老师一听就笑了:“你这个问题提的有水平。少林寺的镇寺之宝不是称为心意把吗。我们这个拳里的确很少有拳,大多是把。铁老师的传承讲究‘二十四把,把把不离丹田。’ 铁老师平时也的确很少讲拳,更多的是讲把。因为讲拳,事实上就很容易破坏对整体劲的强调。所谓沾衣十八跌,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可以进攻,单纯讲拳头攻击的拳就违背了心意六合拳的真义。”

    大侠看散打比赛和拳击比赛,常有两人抱在一起的镜头。大侠问守孚老师如何对付。守孚老师道:“你这个问题和上面的问题是相连的。如果只用拳头攻击,抱在一起就没有办法了,顶多用摔跤,但在心意六合拳中,可以自然发出整体爆炸劲来,让抱你的对手五脏震动而败。所谓用丹田打人就是此理。”

    守孚老师当即示范给大侠看。守孚老师做一个静止的虎扑之势,大侠用双手封住守孚老师的双前臂, 没想到守孚老师呈虎扑之势的双前臂突然前后错开,右前臂发出一股震劲,将大侠震飞。此劲发得十分古怪, 因为通常的肘劲是通过以肩为轴的转动来实施打击的,而守孚老师打出的这把劲却是脊椎为轴身体左右转动打出的一股劲。

    这两种劲的差别就在于,以肩为轴的转动来实施肘击需要一点转动的准备时间,而以脊椎为轴身体左右转动打出肘劲却几乎没有任何的准备时间,转即是发,令对手没有时间反应。大侠原以为自己对肘击的要点掌握的很好了,实在没想到还有守孚老师这种纯粹身法带动的肘击。这实实在在是没有间隙时间的持续攻击啊。

    守孚老师笑道:“这身体的左右一转,可谓花样百出,刚才的肘击过后,身体如果继续转动,肩胯就对准对方,而这肩胯的同时发力对对手的打击是摧毁性的。有一次我用这种劲示范给一个打少林拳的朋友看,没想到一发劲就将他打得蹲在地上起不来了。以后我就很少发这种劲了,因为那次把我给吓坏了,害怕真的打出什么事来。”

    大侠追根究底问道:“你的身体如果继续转动,转到背对对方,你还能发劲吗?”

    “当然可以,我用熊形后单把,或用虎蹬山都可以将背后的人打飞。” 守孚老师胸有成竹道:“心意六合拳的劲是浑圆整体劲, 不管哪个方向,要发就发,随心所欲。刚才那么一招一招对你讲是拳理上的拆招,让你明白这劲是势势相连,有名有姓,明明白白的。但真的到实战的时候,往往一出劲,对方就吃不消了, 很少有这样连环出劲的。而对方也是活人,如果对方逃过我的第一次攻击,我的第二攻击不可能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在实战的那一瞬间,我的直觉指引我下一个劲的攻击模式。”

    大侠听守孚老师的精彩讲解,知道内家武功的技击法在理论上和现代散打是不同的。现代散打大都讲究的是身体肢节的惯性用力,而内家武功讲究的身体整体的合动。肢节的惯性用力一定是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在肢节的顶点,如拳、足、膝、肘,而身体整体的合动讲究力不出尖,所谓浑圆运动。大侠读王芗斋先生晚年写的“意拳断手述要”,看到如下精彩段落:



意拳断手,最重劲力之均整及各项力之综合运用,要做到无动不动,己身之动,无论微著,皆须是整体机械之动,一指之指动,百骸皆动,所发一指点微之力,亦是均整之力。周身之意皆到,力不论大小,动不论微著,皆不许破体发力,发力不破体,须使浑身无任何执着点,一有执着点,发力必破体,其力亦无由均整矣,且易为人所制,故发力无执,则体不破,体不破则力必均整矣,若能均整无执不破体,则对方挨着我之何处,我便以何处击之,此即“周身光芒不断”之真义也。



    这段精彩的论述在大侠没有跟守孚老师心意六合拳时,可以说看得似懂非懂,现在经守孚老师耳提面命,知道了内家武学的真正诀窍就在这里。如果你做不到力不出尖,你还是在打外家拳。

守孚老师经常说,现在很多打心意六合拳的人都将拳打得过头,发劲发到爆破的程度。虽然对付一般的人绰绰有余,但在至高拳理上却是错了。力不出尖正是内家拳浑圆境界的要诀啊。这也是心意六合拳大多讲把,很少讲拳的原因。而拳击、散打的很多技法都是力发出尖的技法。由此可见,力不出尖的内家拳和力发出尖的现代散打在劲法上是完全不同的劲法。

    大侠问:“有没有可能将力不出尖的内家拳和力发出尖的现代散打结合在一起的可能呢?”

守孚老师道:“力不出尖的内家拳相当于武学的研究生水平,力发出尖的现代散打相当于武学的大学水平。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读研究生,事业上也可能很成功,但就整体来讲,大学毕业生当然是不如研究生的。读研究生的意义就在于承认武学是有更高境界的。内家拳法可以打一辈子,越老越有味道;现代散打就不行了,到了七八十岁时不可能再上擂台的了。”

    大侠道:“是不是说,学了力发出尖的现代散打再学力不出尖的内家拳会更上一层楼?”

守孚老师道:“这是毫无疑问的事。但一定是要在真正的内家高手的指导下才行。现在国内真正的内家高手越来越少了。我将我的这一点点东西传出来,其实也是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内家高手将他们的宝贝公开出来。”

    大侠看童旭东先生介绍孙存周先生的文章,看到有一段精彩的东西:



1928年10月中央国术馆举行首届国术国考,通过国考录取教师和学员。孙存周作为特邀佳宾前往观看,孙存周感到绝大多数参赛者,练、用脱节。平时练的东西,对抗时大多用不上。这次国考是先进行套路比赛,再进行摔交、散手和器械等对抗比赛。所以这个问题表现 的很明显。尤其是一些名家,把拳路都快练成杂技了,看起来很有功夫,但是一打起来,就全没了。这次比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注重拳击对抗练习的朱氏三兄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都进入了最优等。因此不久中央国术馆就添加了搏击(既拳击)课。孙存周根据自己的切身实践认为,传统武术若得真传是完全不需要添加拳击练习的。也无需十年、八年才出门。孙存周认为形意拳比拳击更精简实用。孙存周自己的实践是仅随父亲苦练三年,便闯荡江湖,未遇敌手。当时闻名武林的朱氏三兄弟(指朱国福、朱国禄、朱国祯兄弟三人,老四朱国祥那时还小,还不能与他的三位兄长相提并论),都曾得到孙存周的具体指导,常在一起研究,在参加国考前还进行了多次实战练习,当时他们的实战能力已经是相当突出的了,但是与孙存周的要求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在身体的感应、节奏的把握和劲性上,都相差较远。孙存周认为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出在对基本功的掌握,后来经过3个来月对三体式和劈拳的深化练习,使朱氏三兄弟的实战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孙存周还认为,很多名家、大师所以练、用脱节,一是对基本功掌握的不准确。二是实战练习少,距离感差,不知拍。三是体力不足。四是意不知毒。五是志不能坚。这些都与拳术练习的方法有关。



    朱国禄在1929年的杭州国术大赛上获得冠军,有人认为是得益于拳击,但他的老师孙存周却认为传统武术若得真传是完全不需要添加拳击练习的,关键就在于这真传两字上。那么这真传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童旭东先生文中又道:



孙存周认为形意拳是一切技击能力的基础,无论是外来的西洋拳击还是被当时一些文人神化了的太极拳,都不能代替形意拳在技击训练中的核心地位。但是要想使技击的境界不断升华,太极拳和八卦拳都是不可缺少的。



    在近代国术大赛上,获技击比赛冠军最多当数形意拳, 而心意六合拳作为形意拳的母拳,其意义是很值得深究的。大侠每每看到精彩的文章,就会读给守孚老师听。

    守孚老师道:“孙存周如此传奇的武功究竟是怎么练的,现在有几个人知道呢?”大侠听了也的确是如此感慨。大侠在前面就提到,即使如姚宗勋的武功造诣也要向拳击低头,现在守孚老师出来大声呼吁,传统内家武功远胜于拳击,有几个人听得进去呢?童旭东先生此文的记载在一般的拳家眼里无非也就是一段往事而已,但在大侠的眼里却是一段极为重要的力证。

    守孚老师道:“我们现在要做的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往事的缅怀,而是要在当下实实在在地将这往事的传奇显现出来。这才是最有意思的事啊。”

    大侠感慨,守孚老师此举在中国文化复兴上的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大侠要在此声嘶力竭地介绍心意六合拳的内在动力。这不是简单介绍一门稀有拳法的事,而是对中国武术内在精华的一次革命性展示。




摘自张源侠专著 《中国内家武艺的不传之秘》



中国功夫真是天下无敌吗?



作者 张源侠, 发表时间,8/24/04

    如果你相信金庸的生花妙笔,你一定会以为大侠的这个问题其蠢无比。然事实上,中国男人对中国功夫的信心似乎只限于魔幻想象之中。在现实生活中,用泰森的拳头来恐吓中国的武师们,往往是一招噤声。

大侠很高兴在网上看到有中国武师宣称愿意挑战泰森。先不管这位中国武师的武功到底有多棒,就这份胆气值得大力赞扬。做男人就要:宁愿被打死,不要被吓死。

    有了胆量以后,回过头来要面对的还是现实。武功这个东西是最实在的,来不得半点虚花。大侠在网上看到四川的一位武林帮主,宣称自己拜过诸多名家隐士,一生经历数百仗搏击,肋骨断过数根,现在终于了悟武功大道。大侠对帮主的那数根曾经断过的肋骨实在是无法不担心,不知道帮主有没有想出防护肋骨的绝招来。

参考中国古来名家巨手的轶事,好像没有说起学拳要准备断上数根肋骨的练法。靠死力气、野蛮练法成就的武功,像大侠一类的书生懒人大概是不喜欢的。如果中国功夫的精髓就是靠死力气蛮练,那么吃猪肉长大的中国男人怎么可能体壮如牛呢?

少林武功实实在在是靠死力气蛮练的祖宗。大侠二八年少开始学少林武功,老师要求四平大马,大侠站不上十秒就气喘如猪。怎么也无法想象这四平大马可以站上一小时的情景。大侠胡乱学了五年少林,自以为武功可技压同寝室,不料和不练武功的同学交手,未及出手,鼻子上就被挨了一下,那股酸劲至今难忘。

    号称少林武功天下无敌的武师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有没有在吹牛?大侠在那五年中练过的少林武功有:十路潭腿、六路短打、鹰爪拳、鹰爪手、童子拜观音、十八罗汉手、秘宗拳、查拳。那真正是花拳绣腿,唬女孩子管用,用来打架一点用也没有。大侠后来看到意拳祖师王芗斋狂贬中国武术套路练法,深感在理。

    在大侠看来要靠练少林套路成就无上武功,几无可能。少林称雄武林千年不靠套路,靠什么呢?据说少林看家本事称为“心意把”,这少林的心意把和大侠在本书中要大力宣扬的心意六合气功拳到底有什么关系,容大侠在后面慢慢道来。

    靠少林套路是无法成就天下无敌境界的,那么牛皮同样很大的太极拳如何呢?练太极的人多势众,即使自己功夫不怎么样,也喜欢把牛吹得天大,好像祖师爷的功夫就是自己的功夫似的。太极强身健体没得说,但要说格斗,普通的太极拳师大概连街上的流氓也不敢碰。

    大侠在上海的时候,知道上海武林势力最大就是卢嵩高一派的心意六合拳(上海俗称十大形)。卢嵩高的徒子徒孙一辈最喜欢去冲别家功夫的场子。什么少林、太极、八卦,在卢嵩高的徒子徒孙一辈的眼里都是狗屎不如的东西。上海有个八卦掌大师王壮飞,卢嵩高的徒子徒孙最喜欢去找他的麻烦,原因是王壮飞的牛皮也很大,号称八卦拳王,还曾击败过王芗斋。

    大侠知道中国当今牛皮最大的就是王芗斋所创的意拳或又称大成拳。大侠在上海找不到练大成拳的,于是只能照书上描绘的去练,自我感觉很好,因为自己不是在练无上武功吗?

    自己瞎练了数年,感觉离书上描写的境界实在差的太远,对大成拳练法的过于简单也心存怀疑。大侠在上海常听人提起这样的怀疑:王芗斋怎么会不知道卢嵩高,因为卢嵩高是三四十年代公认的上海武林第一人。如果这两老交手,哪家会赢。大侠听下来,上海武林的观点是,卢嵩高和王芗斋会是5.5比4.5。

    我想北京王芗斋的徒子徒孙一定不喜欢这样的评判结果。如果大成拳杀到上海和最喜欢打架的十大形作一下公开比试,保定万人空巷。不过大侠这个馊主意有违中国武林和睦相处的传统,估计要打也打不起来。

    大侠后来还学过螳螂拳、八卦掌、太极拳、六合八法、虎鹤双形、十大形,直到最后遇到本书的心意六合气功拳大师陈守孚先生,方才了悟此章的疑问:中国武功真的是天下无敌的,因为大侠找到了证据。

    中国武功天下无敌的钥匙就在心意六合气功拳里。大侠在阐述心意六合气功拳的奥秘之前,先要把大侠知道的中国其他各门武功的妙处和不足作一番评论。





摘自张源侠专著 《中国内家武艺的不传之秘》



和外滩的太极师傅交手



作者 张源侠, 发表时间,8/29/04



    上海外滩历来是武术家的天堂,各门各派都喜欢在此露一手,而牛气的就在此设固定拳场。外滩的太极场子没有一点分量的人是不敢再次摆摊的。文革期间的外滩更是热闹非凡。

    守孚老师当时正值血气方刚年龄,有一天和同事一起路过外滩,看到有一位太极师傅,六七十岁的样子,在那里教人推手。老先生的推手架势漂亮,高举下伏,犹如龙蛇百折。有不少年轻人被老先生玩于掌股。

    守孚老师和他的朋友也在一旁看热闹,他的朋友只知道守孚老师平日练拳,也不晓得他练的是什么拳,只是在一旁起哄道:“你的功夫和这老先生的比比怎么样?”

    那位老先生在旁边也凑了一堆附庸,七嘴八舌地说道:“老先生这门太极功夫,岂是年轻人可以理解的。”老先生听了此言也感觉很受用。守孚老师这边的朋友一听就更是起劲地鼓噪:“怎么样?人家老先生根本瞧不起你的年轻人功夫呢?”

    守孚老师说他那时也不知道天高地厚,只知道自己的心意六合拳是很厉害的拳法,现在既然两边风言风语,自己当然也就技痒难受了。两人一搭手,守孚老师先解释道:“我不懂推手。”

    老先生笑道:“不管你用什么拳法,尽管打来。”

    守孚老师一听之下,鼓动丹田气,脚踏中门,双手如钢叉,嘎嘣一下,整个身形已经在一瞬间闯入老先生的怀抱;而老先生的双手已被震开,门户大开,不得不向后大跳一步。但即使如此,守孚老师的身形依旧如影相随。在外人看来的两人亲密拥抱之势,老先生明白自己已经完全失控了。守孚先生轻轻说了一声:“老先生,这打架的事情是很野蛮的。”老先生的嘴唇都发白了。

    守孚老师对大侠说:“我只是用了一个进身法,就进到里面去了,我其实还没有开始真正打击呢?如果我那时出手的话,老先生就真的要出事了。”

    打赢了这一战,守孚老师的那班朋友们可乐坏了。但守孚老师本人倒也没觉得什么。没想到过两天,他再到外滩的时候,那班练拳的人一见他在场,就立即收了拳架。起先,他并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许多人对他指指戳戳,他这才意识到大概是他和老先生推手的事被传开了。守孚老师感觉这样实在也是很怪的感觉,以后居然就故意避开不走外滩了。他也不知道那位老先生的名字,他说自己跟铁李两位大师学艺的时候,只知道心意六合拳,对其他拳种一概不知,所以也不知道什么是太极推手。外滩那一次是他平生第一次推手。现在回想起来还总感觉对那老先生颇有歉意。

    大侠查资料,知道外滩在五十年代是田兆霖大师的天下,七十年代外滩的太极大概也是杨式太极的传承。守孚老师虽然不知道那位老先生的名字,却也知道那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太极师傅。以守孚老师纯粹的心意六合拳身手和太极较量,很轻松地赢了,原因在哪里呢?大侠在网上看到瞿世镜先生的一片文章,有一段有趣的记载:



董师伯另一位弟子董世祚,原为法商电力公司工程师,亦擅长推手、散手,经常以武会友,与各门派武师比试,未尝失手。闻心意拳家罗嵩高大名,遂登门请教。罗之身手冷快绝伦,董世祚一搭手即被击出,方知中华武术深奥无穷。



    此文中的董师伯是杨澄甫先生高足董英杰先生,而文中的罗嵩高当是“卢嵩高”。董世祚一搭手即被卢嵩高击出,可以肯定卢嵩高用的不是太极劲,而是心意六合拳的劲,但这种一搭手即被击出的功夫,即使是当今练心意六合拳的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大侠知道守孚老师这段故事,便问:“心意六合拳有没有专门破解太极的劲法呢?”  

守孚老师笑道:“用心意六合拳的捧意和塌意两种意境就可以破解一般的太极功夫。”

大侠玩过陈杨吴三种太极,一听守孚老师的话,立即尝出里面的甜头来。其实上海太极推手中最常用的插腋窝法用的就是和捧意相似的劲意,但缺了心意六合拳捧意的决绝意。

    心意六合拳捧意遵循“恨地无环”的意境,好似要将整个地球都捧起来的意思。一个天天咬牙切齿练捧意的心意六合拳家和一个温温和和练太极掤劲的拳家,一旦相遇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太极拳家的根很可能被心意六合拳的捧意拔起,从理论上可以看出捧意在对付一般太极拳手的神奇作用。

    这样的分析是很科学的分析。太极拳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劲中缺了单纯向上的劲。在太极拳架中,起势和提手上势其实是练单纯向上的劲, 但有几个人真的知道其中的诀窍呢?

这世上现在练太极的多如牛毛,练心意六合拳则很少。如果练太极推手的相信大侠这里的分析,回去用单纯向上的劲和人推手,你马上会发现自己的太极功夫会在一夜之间突飞猛进。

    心意六合拳的劲都是相对的劲,有向上的捧意,就有向下的塌意。塌意中的手势如龙蛇飞舞,而身形却又像莽熊戏球。和人推手犹如将整个身体赖上去的样子,又像牛皮糖一样粘住对方。塌意的力量在外形上基本上是肩肘之力,从内劲上讲是用丹田气贯穿全身,犹如莽熊弯腰,全身满布弓形。给对方的气势就是要面对一只莽熊的蛮缠。

    太极推手讲用意不用力,心意六合拳讲用浓意加大力。从逻辑上讲,意力两用的心意六合拳不是要比单用意不用力的太极更有效吗?

    大侠对这段分析很自负,讲给守孚老师听。守孚老师笑道:“在我们的心意六合拳中,鹰捉也可以打成一种塌意,叫做鹰抓塌意。此劲发自丹田,随手而出,内含软硬劲。”

    守孚老师当即演示给大侠看,那手势犹如风摆杨柳,犹如青龙吐舌,看起来很柔软,触击之点却极坚硬。守孚老师唯恐大侠不明其中妙处,让大侠做出推手架势,守孚老师双手如蟒,在接触的一瞬间爆发出惊炸力来。大侠马上依样画葫芦,当即体验此种劲法的妙处。

    守孚老师笑道:“太极拳讲大松大柔,你看我招鹰抓塌意不也是大松大柔,但我们的大松大柔里面却是波涛汹涌。”

    大侠看许多练太极的错误理解大松大柔,不敢体验任何刚硬的内劲。当体内一有刚硬内劲之感,就以为自己犯了用力的禁忌,赶快将那种内在的刚硬感抛弃,却实实在在把内劲宝贝扔掉了。

    大家都在说,杨澄甫的手臂似棉裹铁,结果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那个“棉”字上,却把那个“铁”字给忘记了,岂不是很奇怪的事。要把手臂练得像棉花一样不难,把手臂练得像裹着棉花的铁条一样就难了。大侠学太极老半天,不明白这似棉裹铁的道理,没想到居然在练心意六合拳的守孚老师这里得到了。



    这似棉裹铁的诀窍就是以松柔之势打出来的一招,在达到打击点的一瞬间突然收紧,如此外面看起来依旧是松柔之势,内在却悄悄装上了一根铁条。这内在的一紧不是简单的手上一紧,而是全身整体的一紧,以丹田为紧的核心。



    大侠在这里写出来的这段东西实实在在是内家武学的不传之秘啊。太极大师让你看到的是外在的松柔,而内在的一紧,他不告诉你,你怎么可能知道呢。大侠又要在瞿世镜先生的文章来证明这个诀窍。



田兆麟手法 多变而步法灵巧,颇有少侯公之风格。1921年,田兆麟随少侯公至杭州。杭州人力车夫素有“刨黄瓜儿”之恶习。田兆麟坐上车后,车夫听他是北方口音,遂索要双倍车费。田兆麟不允,车夫上前扯其衣袖,田师伯顺手一探,车夫跌了一个大筋斗。在路边候客的众车夫见状大哗,十余人一涌而上,将田师伯围在核心。但闻哼哈之声不绝于耳,倾刻之间,十余名车夫均被放倒在地。



    这段故事,普通人看了顶多觉得痛快,但大侠看了却看出名堂。田兆麟发人时用哼哈之声,这哼哈之声就是身体收紧的钥匙。如果身体完全松柔,根本不可能发出哼哈之声。

    练排打功也可以用哼哈之声,当你用自己的手打击自己的时候,如果你在打击的一瞬间发哼或哈,即使你从来没有练过排打,你也不会感觉疼痛。而你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在你发哼或哈的瞬间,你的身体一定是紧的。




摘自张源侠专著 《中国内家武艺的不传之秘》



如何成就武艺的至高境界



作者 张源侠, 发表时间,8/29/04



    中华武艺的至高境界在武侠小说中多有描述,但大家也都知道小说毕竟是小说,与现实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现在的问题是现实的武艺究竟可以达到如何的境界,而最要紧的是这种境界不是什么可望不可即的神秘东西,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现代武学对武艺的至高境界阐述最清楚、影响最大的当数王芗斋先生所创的意拳(大成拳)。其核心思想就是放弃传统套路训练、专注站桩和意念想象。大侠虽然没有受过意拳的正规训练,但对王芗斋先生的这套理论却颇为赞同,于是在家里努力站桩,期望能够有朝一日一鸣惊人,打遍天下无敌手。

    但大侠很快就发现站桩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要大侠每天坚持站数个小时的桩,除非刀架在脖子上。大侠也知道中国古代拳法大都讲究站桩,少林拳的四平大马桩简直就是地狱刑罚。当年大侠在华东师大读书的时候,每到睡觉时分,全寝室总有数位梦想成就绝世武功的傻蛋一起在床上练四平大马桩,当年大家奋斗突破的目标只是两分钟标准马步。大侠在这种比拼中往往是最早败下阵来的,而当年时间站得最长也不过是三分钟左右。

    意拳的站桩是高桩,所以腿上问题不大,但手上的苦却是很难受的。大侠的纪录是可以站上十分钟的浑圆桩。若要大侠再多站一会儿,除非有谁给大侠发一百万元的奖金。

    大侠自己站不了多久的桩,但却迷信这桩功的伟大,于是极力推荐自己的学生站桩。有一个学生向大侠报告他每天站两个小时的桩,大侠暗暗心惊,心想这老弟没过多久武功就要在他师傅之上了。但大侠和其搭手,却丝毫感觉不出他每天两小时桩功的威力。

    大侠对桩功的无限推崇是基于对王芗斋先生的崇拜之上,但就现实来看,不喜欢站桩的大侠和喜欢站桩的练家相比好想也没有逊色多少,大侠心里对这桩功的无限推崇便开始有了一点折扣。

大侠在网上看到大成拳要求学生站桩越久越好,结果有一位老兄每天站八个小时桩,而有趣的是,那位每天站八个小时桩的练家对自己的武功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自信。

    这就好像学佛,大家都知道打坐的重要性,于是有人想当然地认为,打坐越久,成佛的可能性就越大,于是就拼命打坐。但事实上,成佛与拼命打坐根本不是一回事。自然大侠也可以说,成就绝世武功和拼命站桩也不是一回事。



磨砖作镜

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 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耶?”一曰:“如何即 是?”师曰:“如人驾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一闻示诲,如饮醍醐。



        怀让指点道一,坐禅是将禅的奥义片面化了,若要深悟禅,就要悟禅的整体圆融。禅宗的简单坐禅相对于佛教其他宗派的罗索繁复是一种革命, 但过于简单化和过于繁复其实都是走了偏门,真正的正道是包容两极的中道。

        王芗斋先生意拳完全抛弃套路,全面否定传统武术的千姿百态,从拳学搏击的意义上是一种返璞归真,但完全抛弃套路其实也失去了武艺的系统化精髓。在王芗斋先生晚年所著的“意拳断手述要”中说道:



    技击之法,分门别派,要皆以拳套招术为本,而拳套招术具是人之伪造,非发挥本能之学也。意拳之断手,拳套招术一概不用,是以各门各派之所长,归纳为一,所谓“无长不汇集”,“集古大成”者是也。意拳之断手,首要劲力均整,再要三角弦应,次要单重发力,更要无微不法,法在无念,最后要形力须归一,神意不着象。故意拳之断手,与别门别派之技击均不相同也,盖因其所重者在发挥人之本能活力而不在局部方法故也。



这段话读起来很精彩,其基本要点是区分人之伪造的拳套招术与发挥本能之学的意拳断手。但问题是人之伪造的拳套招术难道真的就那么坏吗?拳套招术大都是古代技击家的武学研究精华。大侠以为自己才高八斗,也可以创造一些拳套招术,但努力之下发现几无可能。大侠以为拳套招术绝非垃圾,只是今人不能真正了解其内隐的技击精义而已。

大侠在学守孚老师的心意六合拳之前,常被人问起如何对付拳击。大侠道螳螂拳是对付拳击的最佳利器。原理很简单,螳螂拳用掌多于用拳,而掌比拳长了一截,掌又可以变化为钩、抓。此外,螳螂拳讲究双手联击,在拳理上远胜拳击。

大侠和练拳击的朋友比试,用的就是纯粹螳螂拳的打法,非常容易就占到先机。大侠进中门的打法是双掌成三角直击,对方拳击通常都是单拳出击,遇到螳螂拳双掌突击,拳击的单拳在反应上就慢了半拍。而拳击擅长远距攻击,当螳螂拳用脚踏中门双掌三角直击时,对方如果无法阻挡这第一波攻击,螳螂拳的双掌就搭上了拳击的双臂,就在那么一瞬间战斗就进入了螳螂拳擅长的近距搏击。螳螂拳在近距搏击中的肘法可以很容易发挥出来。

螳螂拳的套路的确是多如牛毛,但其技击精华也就在套路里面。大侠练螳螂拳的套路可以说是似练非练,在练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喜欢的技法上,久而久之,大侠对螳螂拳的套路虽然忘记的差不多了,但每个套路里的技击精髓大侠却是没有忘记的。只要不拘泥于套路,套路里面是真有好东西的。

大侠在上海的时候练蔡老师的心意六合拳,在蔡老师的眼里天底下除了心意六合拳,其他都是没用的东西,这种态度很像王芗斋先生的态度。结果蔡老师的学生也都学了蔡老师的样,以为其他拳法真的都没有用。

大侠当年学了一招太极拳的金鸡独立势,让蔡老师当时最好的一个学生来推,那位学生居然推不动站金鸡独立势的大侠。还有一次,蔡老师另外一个学生将螳螂拳贬低得一文不名。大侠让他攻击,用双掌三角直击,很容易就将对方挡在外面了。

到了守孚老师这里,大侠常向守孚老师请教武学至高拳理。守孚老师清清楚楚地给出了答案,这个答案是比大侠螳螂拳论和大侠心目中意拳更为精妙的拳理。大侠在此将守孚老师的拳论昭示于世,内心深深感动守孚老师慈悲心怀。中华武学浩浩渺渺,传扬数千年,没有一个拳师愿意将武学的真正奥秘清清楚楚地昭示出来的。

大侠看网上流传某某拳师如何如何厉害,一伸手将人打出丈外,但那是如何做到呢?没有了下文。留下的只有美丽的传说和无尽的遗憾。还有的是,对某一拳师吹得天花乱坠,简直就是天神再世,但转头一看,发现这位神人居然有很难看的被人击败的经历。

网上有文章“中华自古有武术独步当代第一人. 王培生”。大侠心想写着篇文章的人是不是存心是要王培生先生难看,中华武坛藏龙卧虎,谁敢称独步当代第一人。果然有一位一叶先生写文章称牛胜先在推手上胜王培生七回。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侠在上海的时候,常听王雷华老师讲陈子正鹰爪功夫如何如何了得,不料最近在网上看了一片文章讲陈子正被泰拳师击昏的事,令大侠大为惊讶。



1921年8月,拳击总监拍耶难铁盛获中华总商会首脑仝寅协助,策划中泰高手比武。8月6日闻名大江南北之鹰爪名师子正(应该是陈子正,在上海执教于精武会)出战柯叻府拳师“高原虎”乃央。三招即被乃央踢中下巴昏倒。



当今练鹰爪拳的人有几个人知道这件事呢?如果知道这件事的话,是不是要好好想一想自己所练的拳是不是有什么很严重的缺陷呢?大侠当年在上海的时候跟王雷华老师学陈子正的鹰爪拳,就很怀疑那种单调的弓马步。现在看到如上报道,证实了大侠当年的疑虑。

王老师有一本陈子正鹰爪拳的全套照相版。那真是一本很奇特的东西,每张照相纸上都由十数个小照片构成,每个小照片都是陈子正亲自表演的动作。大侠和王老师开玩笑,这本陈子正鹰爪拳全套照相版可是稀罕宝贝,说不定可以当古董卖钱呢。没想到此物后来果然失踪了。王老师自然联想到大侠的戏言,认定是大侠黑了心霸占此书。其实大侠对陈子正鹰爪拳兴趣一直不大,原因就是对其步法很有看法。

现在让我们回到至高拳理的主题中来。王芗斋先生写道:“意拳断手模式,并不是多,而是极少,只有数式而已。然皆形简意繁,具应付范围皆是多方面的,其所运用之力,为一种立体之力,非仅点、面、线之力,如别门别派者然,此种之体力,非是一种片面方法,而实为一种发力方法,如能掌握此种发力方法,则技击之道思过半矣。此正是他人所无而我所独有者也。”

王芗斋先生说他的意拳断手是他人所无而我所独有者也。这样说来就很不谦虚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大侠没有向守孚老师讨教之前,毫无疑问会相信王芗斋先生的大言,但学了守孚老师传出的心意六合拳以后,大侠再读王芗斋先生的文章,居然看出毛病来。王芗斋先生介绍他的意拳断手是这样创立出来的:



自倡意拳以来,我曾根据运动生物力学之法则与人体生理构造之特点,想象出若干打法,我本人和与我从学意拳诸同好在实践中曾将其中某些打法应用于实搏,有些奏效甚著,有些则奏效较微。奏效甚著者存之,奏效较微与未实践者此处皆弃而不述。所述者皆实践服膺之拳术也。意拳发力制敌,手起之前不知如何起,既落之后不知如何落,莫知至而至,乃本能之反射也。故每次实搏之后,本人实难总结。然旁观者清,我此处所述各项打法,皆系实搏观摩之记录也。



如上这段话从逻辑上讲是有问题的。王芗斋先生首先想象出若干打法,然后实作试验,最后奏效甚著者存之,奏效较微与未实践者此处皆弃而不述。王芗斋先生又说“意拳发力制敌,手起之前不知如何起,既落之后 不知如何落,莫知至而至,乃本能之反射也。”

这里的逻辑是,王芗斋先生根据自己本能反应出来的技击动作按照实战奏效程度而留存下来,并且将这些动作作为意拳断手的标准模式来教。问题就在于,王芗斋先生的本能反应是否就是人类本能反应的模本呢?既然本能反应手起之前不知如何起,既落之后不知如何落,莫知至而至。现在却按照断手模式来教,这断手模式本身不就是违反本能的吗?

大侠继续读王芗斋先生在后面写的具体的意拳断手模式,具体讲解每一招如何如何管用,这事实上和王芗斋先生本人所倡导的无法即法法在无念是相矛盾的。一面讲招法,另一面又讲无法,听起来玄妙,实际上很容易引起困惑误解。

按照实战奏效程度将本能反应区分为有效和无效两大类,是以外在的标准来评判内在的本能,这在逻辑上就是违反本能的。大侠细看王芗斋先生洋洋大观列出的意拳断手技法,发现不少的技法还是拳法,即在攻击时将攻击的重点放在对拳的运用上。一方面王芗斋先生讲法在无念,另一方面又详细讲解每一招的用法,这和传统武功的单招练法又有什么两样呢。

螳螂拳有螳螂十四手,是螳螂拳里专门的单练动作。王雷华老师在教螳螂十四手是也是详细讲解每一手的用法。王芗斋先生批评传统武功流派过分专注招式。没想到自己也难逃同样的毛病。

大侠在守孚老师这里听到了完全不同的拳理。大侠在听了守孚老师秘示的心意六合拳拳理后,感觉到了王芗斋先生拳理的矛盾之处,于是将王芗斋先生的“意拳断手述要”给守孚老师看。守孚老师看了以后道,王芗斋先生是以心意六合拳的拳理展示形意拳的拳法。守孚老师认定,王芗斋先生从谢铁夫先生那里学到了心意拳的拳理,但没有系统学到心意拳的拳法,所以还是用形意拳的拳法的展示,因此造成了逻辑上的矛盾。

守孚老师昭示的心意六合拳的拳理和王芗斋先生意拳的拳理是相同的。守孚老师对王芗斋先生自夸意拳拳理是他人所无而我所独有者也不能认同。守孚老师道,意拳的拳理明明白白是源自心意六合拳,怎么可以说是他人所无呢?大侠请问守孚老师心意六合拳的拳理和拳法的不传之秘到底是什么?守孚老师特别指出他的原理与王芗斋先生的不同。

守孚老师道心意六合拳基本上不用拳,而是用把,这是心意六合拳和形意拳之间的一个革命性的差别。守孚老师认为练把容易练出整体劲,而练拳这很容易失却整体劲。铁国成先生传下来二十四大把和一套四把拳。守孚老师认为这二十四大把和四把拳实实在在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优美的人体生理修炼系统技法。

守孚老师认为心意六合拳的奥秘就在于通过对各种身体把位的系统训练,将身体各部的潜能全面地发掘出来,最后达到身体本能力量的自如发挥状态。在训练各种把位时,可以完全不讲特定把位的技击用法。守孚老师认为一讲技击用法就是走偏了,因为技击用法是第二位的、衍生性的东西。最要紧的是熟练掌握各种把位的内劲,一旦你体悟到各种把位的内劲,最后让所有把位的内劲融合为一,技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大侠看来,守孚老师的拳理比王芗斋先生的拳理更合乎逻辑。守孚老师道二十四大把实实在在就是人体生理体能奥秘的大揭示。在练把位时,完全关注内在,不必考虑外在的因素,技击就是外在的因素,所以练把位有时看起来不像在练拳,而那个特定的把位在技击上有没有用,练者不必考虑。

守孚老师感慨心意六合拳的把位训练就是达成至高武学的捷径, 就好像是大学里教程,只要你按照教程规规矩矩完成学业,你就可以得到学士学位,而你要想再上一层楼,追求硕士、博士学位,心意六合拳里都有特定的训练教程。

守孚老师认为心意六合拳最大的妙处就是完全没有什么故弄玄虚的东西,把位训练是实实在在的训练,每练一把,练者都会有所感受,就好像是朝一只扑满罐里投硬币,每投一个都储存在里面。久而久之,身体就会产生奇妙的变化,内劲自然会上身,出手自然火辣。

王芗斋先生的意拳断手是注重技击的招法,王芗斋先生宣称通过这些招法的训练可以练就一触即发的身体本能反应。守孚老师说讲的二十四大把是专讲内劲的练法。这些内劲练法不是为了外在的技击目标而设计的,而是为了激活身体特定部位的内劲而设计的。如此一比,大家自然可以明白,心意六合拳把位训练的妙处了。

守孚老师指出王芗斋先生明明反对传统武术对一招一式用法的讲解,自己却却恰恰犯了同样的毛病,在意拳断手中特别对每一招的用法进行讲解。守孚老师认为对招式进行讲解实际上是第二位的东西了。要想学至高武艺,成就一触即发的本能反应,就不能将注意力放在对招法的讲解上。守孚老师特别强调这是铁国成先生的传承,铁国成先生清清楚楚地反对招法的讲解。认为至高武艺是自内而外发的,所以叫做内家拳。招法讲解实际上是给内在本能套上枷锁。

守孚老师感慨,王芗斋先生是一代武学大师,怎么也犯如此明显的错误。守孚老师对大侠说此言的时候笑道,别人一定会以为他太狂妄了,胆敢批评王芗斋先生武学理论,但转念一想,难道杨殿卿----铁国成----陈守孚这样的单线传承不也是很稀有的吗。铁国成先生常道,心意六合拳的传承历来是很保守的,世上成名的大师数得上名的也就那么几个。要说练心意拳的练家当世大概也有成千上万了,但真正得到至深心法的,只有那么几个人而已。

由于杨殿卿一脉的稀有,守孚老师在上海的时候在圈内其实就很有名了,但守孚老师一直紧守心法,即使教拳也是教单纯的拳式,心法从来不露。于是大家都知道守孚老师厉害,但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会如此厉害。守孚老师谈起与拳击的较量,常感叹武术界混淆不清的争论。守孚老师道当年自己在上海的时候,上海练拳击最好的那班朋友看到守孚老师没有一个不买账的。

守孚老师笑道,他对付拳击的方法就是心意六合拳的整体攻击法。当拳击手出拳攻击时,守孚老师一个过步箭穿,随手一扬,对方就被拔根而起,失去重心的拳击手根本没有丝毫威胁了。守孚老师打比方说,心意六合拳的整体攻击法就好比是一头上百斤重的饿狼朝对手迎面扑来,那头狼的凶猛一扑有什么招法?它要咬死你,心意己绝,所有的力量凝聚在那一扑之上。练拳击的有几个经得起如此一扑?

守孚老师解释道,人比狼更聪明,手也更灵活,如果人学会了狼的凶猛一扑,再加上近身靠打,拳击是根本不经一打的。但狼的凶猛一扑又有几个人会呢?
        守孚老师常讲心意六合拳是很科学的拳法,其练法极简单又极深奥。通过把位训练最后可以达成脱胎换骨、永葆青春的功效。守孚老师五十多岁,但每每被人误认为只有三十四岁,心意六合拳的永葆青春功效对绝大多数的常人来讲可能是比技击很有意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信楼主,考试不挂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泗慇

2015-2-12 04:53:25

有品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喻松雪

2015-2-26 21:49:19

看了这么多帖子,第一次看到这么有深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陴

2015-2-26 22:06:25

以后要跟楼主好好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盛新美

2015-3-10 20:08:11

楼主的头像是本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侈胃乡

2015-3-15 22:20:22

大神好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像是他个人的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今年多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mijishu888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