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河南心意六合拳的传承方式及其形成原因--郭春阳 李红卫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1942次阅读 6次回复
uuuuuu
2015-2-27 13:37:24
河南心意六合拳的传承方式及其形成原因
作者:郭春阳 李红卫《体育学刊》





摘要:河南心意六合拳是回族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方式主要有宗教传承、宗法传承和地域传承。研究表明,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清朝对回民的政治压制和回汉矛盾是形成宗教传承的主要原因;宗法思想对回民产生很大影响,直系血缘传承明显多于旁系血缘传承;清真寺促进心意六合拳在本地域的发展,经商活动推动拳术向外地域传承。


  关 键 词:民族传统体育;河南心意六合拳;传承方式;伊斯兰文化;回族

心意六合拳始于明末清初,为姬际可所创。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河南心意六合拳、山西戴式心意拳及山西、河北李洛能形意拳3个流派。由于受不同的社会、政治、人文地理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其传承方式差异较大。山西戴氏心意拳及形意拳的传承与晋商息息相关,形成以保镖护院为职业的业缘传承。河北形意拳的传承受强国强种思潮的影响,形成以武术社团和国术馆的社团传承。与之相比,河南心意六合拳自洛阳回民马学礼传拳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基本在信仰伊斯兰文化的河南回族中传承,很少传于汉民,也被称为教门拳,其传承方式具有独特性。对于河南心意六合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拳理和拳法上,而对其传承方式及其形成原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心意六合拳在河南回族中的传承方式进行探究,分析其形成原因。

  1 宗教传承及其形成原因
  1.1 宗教传承
  河南心意六合拳传承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宗教传承,而非民族传承。人们通常把“回教”、“伊斯兰教”视为回族的别称,以致混淆民族与宗教的区别,但不能忽视信仰伊斯兰教的除回族外还有9个民族[1]88。心意六合拳又称教门拳,明确规定在伊斯兰教内传承。
  马学礼(1714~1790年),洛阳瀍河北窑村人,河南心意六合拳鼻祖。传人有马兴(外甥)、马三元(外甥)、张志诚,后衍化为3支。
  马兴(1755~1845年),字鸣佩,洛阳瀍河北窑村人。马兴传子马梅虎及马梅虎表弟刘万仪。马梅虎虽然打破了不传汉民的门规,汉民弟子仅有吴抓子、权天才,但其传人仍大多为回族弟子。第五代传人马梦乐传汉民夏志臣。除马梅虎和马梦乐传汉民弟子,马兴心意六合拳一支基本在回民内传承。
  马三元,生卒不详,马兴之三弟,原居洛阳,后迁至临颍繁城。传人较少,鲜为人知,后衍化两支。一支为马三元在繁城七世单传,前四代无后,皆为义子[2]。另一支为舞阳北舞渡吕瑞芳家传,马三元——孙河——丁四——吕金樑——吕怪、吕友、吕青魁,吕青魁——吕瑞芳。在吕瑞芳之前,一直在回民内传承。
  张志诚南阳人,生卒不详,所传的南阳派系较多。张志诚传邓州张海洲和外甥李祯。张海洲一支在邓州回民中传承,张海洲——吴呼连——陈合龙——吴喜林。
  李祯生于乾隆末,卒于光绪初年,平顶山郏县三郎庙人。其传人较多,有鲁山张聚,邓州唐万仪、水观澜,晚年又传其外甥姚仁山。张聚传人有其子张景根、侄女婿买壮图、张景义。
  邓州穰东清真寺水观澜(1786~1896年)阿訇嗜武,于道光四年聘请郏县李祯、洛阳刘万仪、朱仙镇唐大用(后定居邓州)3人来邓州穰东清真寺授艺,水观澜及其子水腾龙、水应龙、女婿马步衢、唐大用之子唐万仪皆从学艺[2]。从而衍化邓州水观澜及唐万仪两支心意六合拳。水氏一支在家族内秘传,外人知者甚少。唐氏一支传承范围广,河南有南阳、邓州、镇平、内乡,湖北有襄樊、荆州等地,皆在回族中传承。
  襄县姚仁山严守门规,传其子姚道三、外甥马伦。
  张景根(1820~1899年),颊县三郎庙人。传其子张万寿及陈英奎、卢水聚。张万寿一支在子孙中密传。卢水聚传谢老头、吕应林、李凤洲,李凤洲传李春年。
  买壮图(1829~1892年),平顶山鲁山西关人,传人最多。有鲁山买学礼(孙其)、赵武德、买朋彦等,许昌马凌霄,舞阳丁兆祥,周口袁凤仪、袁长青,郏县李海森,陕西西安安大庆,山西祁县汉人范万明。
  买学礼一支在家族内传承。丁兆祥一支在回民内传承,传人较少。袁凤仪弟子有尚学礼、卢嵩高、杨殿卿、宋国宾。宋国宾为汉民,经卢嵩高极力引荐,才被袁凤仪破例收为弟子。袁长青传人亦多,大多在回民内传承。安大庆传宝鼎。
民国时期,在汉人中的传承逐步增加。马梦乐传汉民夏志臣、孙顺福,二人在国民党88师任武术教官,为抗日战争培养了很多将士。宝鼎创办“潼川积健武术社”,历在军中教拳,门徒上千,遍及川、西北。孙少甫为冯玉祥部大刀队教官,将六合刀法传授于抗日勇士。卢嵩高在上海传拳初期,严守门规,不肯传授汉人。后因生活所迫,于是破除积习,外传汉民。得其真传者,依然以回族弟子居多[3]。王效荣承接上海“德胜武术社”,授徒众多。
  综上所述,心意六合拳在河南形成的3大支派中,在清代95%以上在回民中传承。仅有马梅虎传汉人吴抓子和权天才,买壮图传祁县汉人范万明。在民国期间,宗教传承格局发生了改变,由乡村传入城市,也通过军队、武术社、教场、码头等,传向省外更多的汉人。
  1.2 形成原因
  1)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共同的信仰是心意六合拳在回民中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伊斯兰教主张团结,不要分裂,这是《古兰经》的基本教诲,也是一切穆斯林应遵守的原则[4]104。所以,伊斯兰教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古兰经》规定:“为圣战效力是每个穆斯林应尽的义务”[4]121,因此,他们崇尚、热爱武术。
  马学礼晚年把心意六合拳定名为“圣行心意六合拳”,回族穆斯林历来将习武强身看作“逊奈”(圣行),并规定“非吾教门清真弟子,切切不可乱传”[5]。
  邓州水氏心意六合拳在练习中融入伊斯兰教的文化,练习水氏心意六合拳之前先要静立默念“台思迷”,意为奉真主的命令行事,并将礼拜前的沐浴、洗手、洗口、洗面、洗肘等传统礼仪融入到了心意六合拳的动作和内功的修炼之中[6]。唐氏心意六合拳在练功前口诵“台思迷”,每盘一把艺前必须先口诵台思迷方可盘练[7]。又如,汤瓶七势拳练习前先口诵“台思迷”,起势和收势皆为汤瓶式。开始和结尾均冠以“接嘟哇”,意为真心真意接受真主的恩赏之意[8]。可见,回民习武已融入伊斯兰文化中,习武行为即是按照真主的旨意行事。
  2)清政府对回民的政治压制及回汉矛盾。
  从历史上看,回汉的关系大部分时间是友好的。唐宋时期,回汉交融频繁,不存在民族矛盾。但从元代起,因回族政治地位较汉族优越,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与汉族不同,回汉关系恶化初露端倪[9]38。清代时回汉冲突最多最激烈[9]39。清朝政府对回民横征暴敛,常挑起回民内部教派之争和回汉争斗,所以,清代回民起义与这个朝代相始终[10]533。清代河南没有爆发回民起义,但在西南和西北的回民起义及与汉民的争斗,势必对中原的回民产生影响。这也是回民教内规定心意六合拳传回不传汉的一个原因。
  由于回汉的矛盾,周口地区回族中德高望重者规定,家中长子满8岁时,需送清真寺习武,清真寺出资请本地武功最好的武师授拳[11]53。袁凤仪破例收汉人宋国宾为徒,规定:“学心意拳只准练不准教,艺成后不准打回民。”[12]后卢嵩高在蚌埠代师授艺,这说明袁师对其有所保留,并没有把全部的拳艺传授宋国宾。
  在回汉矛盾冲突时,回族心意六合拳大师以精湛的武功及武德调解冲突,或直接用武功制服对方。光绪二十九年农历十月,石桥北李庄等地的汉民豪绅们借端挑起一场2 000余人参加的械斗,号称中原第一枪的唐万仪持枪在前,把对方的鞋子扎掉而未伤其人,可见其武功和武德之高[13]6;唐万仪与其子唐九洲去湖北老河口为回民争地盘,与汉人发生争执,二人单扎对方皮下而不伤对方,使对方服输[13]7;马三元因乘船与船老大发生冲突,船老大与十几人围攻之,马三元左手托鸟笼,纵横穿梭,转瞬间十几人皆仆地[13]5。回汉矛盾时有发生及回民人数的劣势,也是河南心意六合拳主要在回民中传播的一个原因。
  从上面事件可以看出,回汉间的矛盾冲突在清代时有发生,回民为了避免因人数少而受欺压,刻苦习练武功,做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民国之前,心意六合拳基本在河南省内流传。进入民国,特别是民国中期,宗教传承及地域传承的格局发生变化。特别是孙中山先生提出“五族共和”替代“华夷之辩”后,回族的先进人士参加了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10]998。抗日战争爆发后,回族和汉族人民一起投身抗日。在外患面前,回汉矛盾得到缓和,不论回汉,传拳于更多的中国人去抗击日寇是共同的愿望。

  2 宗法传承及其形成原因
  2.1 宗法传承
  宗法传承是武术传承中一个显著特征,河南心意六合拳以宗法方式的传承,在回民中尤其明显。宗法的核心是血缘关系,下面将马学礼的传人马兴、马三元、张志诚3个支脉的血缘关系进行简述。
  马兴一脉有直系血缘关系,马兴传儿子马梅虎,刘万义传女儿大翠,马杰山传子马世贤。旁系有马兴传表侄刘万义。
  马三元一脉多为直系血缘关系,一支为马三元七世单传,马三元后四代无后,皆为义子,属于虚拟血缘关系。另一支从吕瑞芳的祖父习练心意六合拳始,现已家传五代,即其祖父吕金樑,伯父吕怪、吕友及父亲吕青魁,子吕志德、女儿吕延芝,外孙单良、单斌。旁系有舅父丁兆祥传吕瑞芳。
  张志诚一脉传人最多,张志诚传外甥李祯。李祯传姚仁山(外甥)、张聚、水观澜、唐万仪。直系传承有,张聚传子张景根,张景根传子张万寿,张万寿传长子(佚名)、次之张国顺、三子张国亮,张国亮和大哥将拳传其二子张恒银和张恒发,张国顺传子张恒祥、张恒发,张恒发传孙张守斌。水观澜传子水腾龙、水应龙,水应龙传子水子衡、水子立、水献之、水剑光,水子衡传子水仙峰,水献之传子水仲贤、水陆义,水剑光传子水陆俊,唐大用传子唐万仪,唐万仪传子唐九洲。姚仁山传子姚道三,吕应林传子吕尚武。买壮图传孙买学礼,买学礼传子买清选,买清选传子买贵生,传孙买志刚、买志强、买自远。周口尚学礼传继子尚青癸,杨殿卿传子杨鸿声,杨凤堂传子杨海明。卢嵩高传子卢波。袁长青传子袁洪亮。
  旁系传承有,姚仁山传外甥马伦。张聚传侄女婿买壮图,买壮图传表弟丁兆祥。杨殿卿传侄杨祥林、杨凤堂,侄女婿孙少甫。买金奎传侄孙买西山。
  终上所述,在心意六合拳的宗法传承中,大多为父子或祖孙直系传承。马三元一支传承7代,吕瑞芳一支传承5代,张聚一支传承7代,买壮图一支传承5代,水观澜一支传承5代,唐大用一支传承3代,旁系血缘关系传承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2.2 形成原因
  1)宗法思想的影响。
  宗法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的祖先而形成的。中国是农耕民族,有恋土情结,以血缘为纽带而族居。宗法的网络,延伸到中国社会的每个角落[14]2。
  河南地处中原,典型的农耕民族,汉文化中心。进入中原的回族先民亦农亦商,但有固定的居住场所,长期和汉民杂居一起,无形中接受汉族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法制度等。心意六合拳的传承深受宗法思想的影响,宗法尊祖崇古,非正宗不能得真传,宗法斥外,真传大多在狭小的血缘范围内秘密传承[14]36。
  河南回族在1949年有328 919人,占河南总人口的0.79%[15]。伊斯兰教提倡内部通婚,但并不排除与外人通婚,先决条件是要求对方改奉伊斯兰教[1]94。回民择偶范围相对较小,回民之间常有表亲、亲上加亲的现象。在心意六合拳传承中,回民血缘传承的人数密度相对较大。
  在河南心意六合拳的血缘传承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直系血缘相传者,到第3代很少出名师,而旁系血缘传承的名师很多。如马三元、买壮图等。直系子孙很容易得到真传,不觉得珍惜。而旁系亲戚虽能得到真传,但来之不易,毕竟不是家传,倍感珍惜。

 2)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回族文化在不断本土化过程中,一方面在汉文化的包围中自身进行调适,另一方面因伊斯兰教文化的特点而使其更具凝聚力[16]226。《古兰经》规定,女子也得享受父母和至亲所遗产的一部分,从而确定了男女社会地位基本平等的原则[4]94。所以有刘万义传女大翠,吕瑞芳传女吕延芝,这一点与汉民通常“传男不传女”的观念不同。
  虽然《古兰经》规定子女享受同样的权利,但对于旁系的传承亦不尽然。由于回民长期生活在汉族人周围受宗法思想“正宗”影响很大。马三元七代单传,四代无后,为了不让心意六合拳失传,模拟血缘关系,皆收义子。王效荣的叔叔在临终前,预授口中吐镖的绝技,但已无力吐镖。如果王效荣是他的儿子,他不可能在临终前才授绝技。马兴传子马梅虎,马梅虎后又代父传艺于表弟刘万仪,根据年龄推算,马兴去世时,刘万仪已经26岁。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只能说明马兴对刘万仪保守。

  3 地域传承及其形成原因
  3.1 地域传承
  河南回民的居住格局在元朝已初具雏形。元代,大量的回民以屯田、为官、经商等形式而入居中原,现在还有因屯田而形成的营、屯、寨、户等地名。明清以来,由于国家的移民政策、经商、传教、政治避难、官宦入籍等原因,使移居河南的回族人数与年俱增,由开封、洛阳、沁阳、沈丘等点状分布地域逐步扩展到整个河南[16]69。清真寺的数量,从明清到民国一直呈增长趋势。回族现分布于河南省的18个市,主要集中在豫东及南阳盆地,仅周口、许昌、南阳、商丘就占全省回民人口的51%。郑州、开封、洛阳等回民人口分布也较多[16]11。河南回民的小聚居及回民居家多以清真寺为轴心的分布特点,为心意六合拳在地域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河南心意六合拳的传承方式有明显的地域传承特征,其传承地域主要分布在回民聚居区。回民聚居区大多在沿水陆交通沿线上,或者是在城市的外围地带,如很多地方就在西关[16]65。
  洛阳在河南西部,为七大古都之一,城南临洛水,北靠邙山。回民主要集中在东关、北窑、瀍西、塔湾、马坡等地,马兴心意六合拳的传承主要集中在北窑和塔湾。马学礼、马兴、马梅虎等居住在北窑,刘万义、马梦乐、孙顺福、金黑彦、马杰山居住在塔湾。洛阳其他区域传承的,无一例外在回民的居住区内。
  马三元隐居漯河临颍繁城,繁城为回族居住区,1984年定名为繁城回族镇。马三元七世孙马栓林仍居繁城。马三元所传吕氏一支祖居舞阳北舞渡镇,吕瑞芳的舅父丁兆祥也是北舞渡人。丁兆祥任北舞渡清真寺阿訇,北舞渡为回民居住区。张志诚南阳一脉,同样在回民的聚居区内传承。元代南阳屯田,以回回最多,洪武年间南阳县尚有屯田61处,原屯田及附近,仍为回民聚居区,大多是当年屯田的后裔[17]182。南阳的回民人口占全省之首,分布于13个县市。心意六合拳在南阳地区传承的有邓州、南阳石桥、镇平、内乡等;在平顶山的有郏县、鲁山;许昌的襄县。邓州的水观澜水氏祖居镇平县柳泉铺水沟村人,水氏为洪武、永乐年间迁入[17]183。唐大有唐氏原籍开封朱仙镇,后迁入邓州穰东。南阳石桥为元代回民屯田处。平顶山郏县姚庄回族乡三郎庙村,回民占全乡人口的55%。三郎庙村孕育数名心意六合拳大师,心意大师李祯、张聚、张老根都是该村人。心意大师买壮图祖籍孟县桑坡,后迁鲁山县西关爱民街黑虎桥旁,皆为回民居住区。民国期间襄县有回民清真寺11坊,回民940户,李祯的外甥姚仁山在襄县传艺。民国时期周家店(周口)共有清真寺8坊,其中明代建2坊,清代建5坊,民国建1坊。从清真寺的数量可以看出周口有大量的回民居住。周口心意六合拳由周口沙河北岸袁凤仪和沙河南岸袁长青传承。
  在向其他区域的传承中,郏县李祯在北舞渡将拳传山西祁县戴文良、戴文雄及郭维汉。鲁山买壮图在北舞渡传拳于丁兆祥,在周口传拳于袁凤仪和袁长青,在祁县传拳于范万明,在西安传拳于安大庆等。
  3.2 形成原因
  1)清真寺促进心意六合拳在本地域的传承与发展。
  回族社会中的寺坊,是伴随着回族先民在中国的定居和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而产生和完善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社区形态。它维系着回族社会,对回族文化的延续和更新发展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功能[16]193。同样,清真寺对心意六合拳在本地域传承与延续发挥着巨大作用。
  洛阳心意六合拳大师马梅虎在东关、北窑清真寺办起了武学,培养了很多回民弟子,又在家中设场,培养出相当数量的汉民弟子[18],为心意六合拳在洛阳回汉两族中的传承作出巨大贡献。邓州穰东清真寺水观澜阿訇,于道光年间聘请河南八大枪之一朱仙镇人氏唐大用、南阳心意大师张志诚高徒李祯、洛阳心意大师马梅虎表弟刘万仪,在邓州穰东清真寺授艺,在南阳石桥、镇平、内乡柴庄、湖北荆襄等地的传承的心意六合拳,基本为唐大用父子所传。民国时期周口8坊清真寺都设有武场,其中以西寨清真寺、老东清真寺、陈州街清真寺最著名。周口名师辈出,通过清真寺传拳为心意六合拳在周口地区的传播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擅武清真寺阿訇在地域传承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张志诚为清真寺阿訇,买壮图的曾孙买清选为鲁山清真寺阿訇,丁兆祥为北舞渡清真寺阿訇,安大庆为西安某一清真寺阿訇,张老根之孙张国亮为邓州马湾回族坊清真寺阿訇;水观澜为邓州穰东清真寺阿訇,其子水腾龙为孟县桑坡清真寺阿訇。唐氏南阳一支弟子及再传弟子中任阿訇的有:白广发、白树宜、吕鸿扬(镇平)、吴谦立、海朝科等人。阿訇在族内具有很高威信和号召力,为心意六合拳在回民中的传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经商极大推动心意六合拳向外地域传播。
  心意六合拳在跨区域传承过程中,通过经商传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回民经商由来已久,从“蕃商”至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留下回商的足迹。河南的回商以经营珠宝、餐饮、皮毛等为主,心意六合拳名家中亦不乏有以经商为业者。河南回民大多做小本生意,为保证自身生命和钱财在经商途中的安全,必须刻苦习练武功。李祯年轻时做皮货生意,其徒张聚经营斋馆,买壮图以贩卖皮革为业。社旗镇、北舞渡、周口镇是清代河南名镇,皆为商业重镇,水陆交通方便,为心意六合拳的传播提供便利条件。
  社旗镇南由唐河至樊城转汉水可直抵汉口,北由陆路经方城有驿道通洛阳、开封以及山陕,东北由舞阳县北舞渡入沙河抵周家口[19]。光绪《南阳县志》卷三记载:“南船北马,总集百货,尤多秦晋盐、茶大贾”。山西祁县戴龙邦在社旗开广盛店。道光十八(1838年)年,李祯在社旗传拳于戴龙邦两个儿子及郭威汉[20]。后戴氏父子将拳艺带回山西祁县,衍化两支,一支为戴氏家传心意拳,一支为李洛能所传形意拳。形意拳发展迅猛,在民国期间天下皆知形意拳。买壮图的经商路线,即是传拳路线。其传拳地点有北舞渡、周口、太谷、西安等地。买壮图祖籍桑坡,擅做皮革生意,从南阳进货,经北舞渡中转,将皮革贩卖到周口、西安、太谷等地。
  周口店位于河南东部,清代周口商业的繁荣,主要得益于其地理条件。贾鲁河自西北而来与沙河、颍河在此交汇,穿镇而过,形成三岔河口[21]。周口商业在乾隆、道光年间达到鼎盛,为皮毛集散地。买壮图通过经商在周口将拳传于袁凤仪、袁长青,在北舞渡传丁兆祥,到西安传阿訇安大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回回的经商,就不会有心意六合拳在周口、上海、西安等地的传承。一代宗师李祯、买壮图通过经商传播心意六合拳,为心意六合拳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河南心意六合拳传承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参考文献: 略
63987269

2015-2-27 13:40:58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ceoceo

2015-2-27 13:43:47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dieci

2015-2-27 13:50:50

更正一下,襄县鲁水聚的传人:谢老头正确的是薜铁头字意超。本文很详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busfanhk

2015-2-27 14:03:42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my130130

2015-2-27 14:07:03

转:心意拳總會(中國香港)論壇  心意門前輩  西安回民心意传承略考
123
武舉人





積分 85
發貼 54
性別  保密
註冊 2004-9-26
狀態 離線        
西安回民心意传承略考

西安回民心意拳传自河南。最早传习有李政传入,在同治年以前,在马智和家的桃园传授,现今西安市自来水公司既是马家桃园,因其在西安回坊之西,俗称西头。民国年间尚有人习练,后失传,马智和因参加陕甘起义,为十八大营统帅之一。其传人不详。买壮图传安大庆,安大庆传宝显庭,宝显庭主要传人是马子良。鲁山马阿訇(其名不详)在西安传授是清末民初,那时西安回民主要练长拳弹腿,大刀,石锁,担子和恬功夫(是一种气功)马阿訇传人为刘庭杰,三葫芦马三,马云清,西头子苏包,米三,戴勇禄其中米三功夫极好。冯玉祥在西安开体育大会,米三应邀上台表演,一套四把下来,鞋底都踩掉了。鲁山马振泰在西安传人有穆子杰,刘希哲阿訇,马振泰传授时间约为双十二事变以后,周口杨祥麟老师1957年到西安传人有周口同乡刘中奎,苏军海,西安传人有穆子杰,刘希哲阿訇,白文义及杨先生长子杨铁蛋,次子杨慈悯。杨祥麟先生叔父之子杨宏升也在西安,传人不详,杨宏升是杨殿卿之子,尚学礼老师最后一个弟子游红品也在西安但传人不详。以上为白文义先生口述。
2006-1-22 23:38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锥弁

2015-5-5 01:28:45

看了这么多帖子,第一次看看到这么有内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6

63987269

2015-2-27 13:40:58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ceoceo

2015-2-27 13:43:47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dieci

2015-2-27 13:50:50

更正一下,襄县鲁水聚的传人:谢老头正确的是薜铁头字意超。本文很详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busfanhk

2015-2-27 14:03:42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my130130

2015-2-27 14:07:03

转:心意拳總會(中國香港)論壇  心意門前輩  西安回民心意传承略考
123
武舉人





積分 85
發貼 54
性別  保密
註冊 2004-9-26
狀態 離線        
西安回民心意传承略考

西安回民心意拳传自河南。最早传习有李政传入,在同治年以前,在马智和家的桃园传授,现今西安市自来水公司既是马家桃园,因其在西安回坊之西,俗称西头。民国年间尚有人习练,后失传,马智和因参加陕甘起义,为十八大营统帅之一。其传人不详。买壮图传安大庆,安大庆传宝显庭,宝显庭主要传人是马子良。鲁山马阿訇(其名不详)在西安传授是清末民初,那时西安回民主要练长拳弹腿,大刀,石锁,担子和恬功夫(是一种气功)马阿訇传人为刘庭杰,三葫芦马三,马云清,西头子苏包,米三,戴勇禄其中米三功夫极好。冯玉祥在西安开体育大会,米三应邀上台表演,一套四把下来,鞋底都踩掉了。鲁山马振泰在西安传人有穆子杰,刘希哲阿訇,马振泰传授时间约为双十二事变以后,周口杨祥麟老师1957年到西安传人有周口同乡刘中奎,苏军海,西安传人有穆子杰,刘希哲阿訇,白文义及杨先生长子杨铁蛋,次子杨慈悯。杨祥麟先生叔父之子杨宏升也在西安,传人不详,杨宏升是杨殿卿之子,尚学礼老师最后一个弟子游红品也在西安但传人不详。以上为白文义先生口述。
2006-1-22 23:38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锥弁

2015-5-5 01:28:45

看了这么多帖子,第一次看看到这么有内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mijishu888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