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转帖解密大成拳文/周向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21:1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解密大成拳文/周向前作者写在前面:我在2012年连载了一系列文章《真功夫——劲》,在《武魂》读者群中反响强烈,许多读者纷纷打电话至《武魂》编辑部询问到我的联系方式再与我交流。甚至在我湖南邵阳,一位练习大成拳的医生问到我的通讯地址后,坐车几百公里来到长沙,找到我家,与我交流了几个小时。这些让我很受感动与鼓舞。借这个机会告诉认同我文章的朋友,你们是对的,《真功夫——劲》系列文章介绍的站桩训练方法是科学、有效的,那些站桩训练方法可使训练者训练出传统武术的核心技术——劲。谢谢你们!在与我交流的读者中,有很多是练大成拳的。和我预料的一样,他们普遍对站桩有很深的错误认识与理解,以及有很多的迷惑。他们的站桩训练方法也都是错误的,当然也不可能训练出传统那些“名师”的“功力”。这次这么多读者的殷切希望与支持,我决定根据多年与练习大成拳朋友的交流经验,结合我多年的研究,写一篇关于大成拳的文章,以帮助练习大成拳的朋友走出传统的误导和思想的误区,正确认识大成拳。

大成拳为一代名师王芗斋先生于20、30年代所创,王芗斋先生是在得形意拳大师郭云深真传基础上,对形意拳去伪存真,抛弃形意拳中一些实战价值不大的功法,对其进行简化而创。形意拳在保守思想严重的武术界中,为最开放的一个拳种,它里面的基础功法“三体式桩”是所有门派站桩功法中最接近真实的站桩训练方法。

就连中国武术的一个符号李小龙的武术关键都得益于形意拳的站桩。当然,形意拳里的“三体式桩”的训练方法只一部分是真实的,还是有一大部分保留。王芗斋创立之初的大成拳是以站桩培育“劲”(桩法换劲)为主要内容的拳法。而“桩法换劲”正是传统武术的基础,也是传统武术最有技击价值的功法。王芗斋创立的大成拳扎根于传统,而传统武术固有的一些封建属性,如:保守、愚昧、封闭、虚假等。王芗斋并未完全摆脱这些传统,其传授的站桩功法也有所虚假和保留,更未科学化、现代化。其遗留的作品,写得也很玄妙、隐晦,如天书一般,让人看上去如雾里观花。也致使现在的大成拳传人将原本简单的站桩弄得面目全非,畸形发展。研究大成拳的站桩必须独立思考,突破层层的虚假与误导,方能得到一套真实的站桩方法。本文就对大成拳的几个关键,也是站桩的几个关键点进行科学分析,以帮助学习大成拳的朋友科学认识大成拳和站桩。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21:15:39 | 只看该作者
1、 站桩姿势

形意拳只一个“三体式桩”站桩姿势,王芗斋早期传授的站桩姿势也不多。现在发展到了有很多的站桩姿势,甚至还有坐势、卧势。那么站桩姿势真的需要几十种吗?那些花俏的站桩姿势有用吗?我在《真功夫——劲》系列文章和论文中介绍得很详细。站桩按现代体育理论分析,它的科学原理是:人站在地球上,受万有引力作用力的影响,关节会往下掉,而会牵拉肌肉引起肌肉收缩而对抗地心引力,以维持人体姿势,这就是现代生理学中所说的人体先天就有的非条件反射——肌紧张反射,这个反射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两位生理学家就已发现。而站桩的科学原理是,在肌紧张反射的基础上,站成特定的姿势,对肌肉进行牵拉刺激训练,而与肌紧张反射相结合建立一种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增加出拳、出腿的力量和速度。这就是传统武术中所说的“劲”,也称“内劲”、“浑圆力”、“整劲”、“寸劲”、“暗劲”等。而站桩只是获得劲的训练手段。而站桩的特定姿势的原则是能自然、充分伸展全身各大主要肌肉群,保持一定的肌张力,能使肌肉感受器肌梭得到有效的牵拉刺激,而又能利用到关节重力和肌紧张反射。所以,随意摆一个姿势是不能进行有效训练的。王芗斋在其文章中有“筋须伸展、肉须舒张”等的描述实际就是指要伸展关节两侧的肌肉、肌腱。所以,大成拳的技击桩不是随意的站,比如不会要求站成军姿,而是要求一定的姿势,按科学分析就是为了这些原则。比如,姿势要求全身关节微屈,是为了伸展关节两侧的肌肉;肘关节成半圆,是为了伸展上肢肌屈肌和伸肌的肌腱、肌肉,肘关节始终在肩腕连线之下,是为了利用肘关节的关节重力加强上肢肌的肌紧张反射而加大训练效果;姿势要求前手抬起与眉高,是为了伸展背肌和肩肌等;要求躯干略前倾,是为了加强躯干肌的肌紧张反射而加大训练效果;屈髋、臀部后突是为了伸展髋肌;下肢站成“丁八步,双脚跟内拧、抬起,双膝关节微屈又极力向外拧,双大腿根向内夹等姿势”,是为了伸展下肢肌的伸肌和屈肌;足根抬起离地是为了加强下肢肌的肌紧张反射而加大训练效果、、、、、、。现在的大成拳传人中,有人传授的“浑圆桩”等姿势,基本上是正确的,基本能达到这些原则。而还有一些特殊的站桩姿势是为了着重训练一些“浑圆桩”不太好训练的肌肉群,只是对基本的“浑圆桩”的补充。比如“鸟难飞”桩,以手掌动作为重点,而专项训练掌指肌的“劲”。“托宝贝桩”以前臂动作为重点,而专项训练前臂肌的“劲”,训练前臂的螺旋力。“独立桩”以腿部动作为重点,而专项训练下肢肌的“劲”。所以,站桩的姿势不应该求多,求复杂,而应该力求简单。能用简单的方法达到效果就是好方法。所以,站桩训练劲就一个基础姿势,另外还有几个特殊的站桩姿势为补充。而那些花俏的姿势包括坐式、卧式和行走式无训练效果。那些花俏的姿势对于“武术家”来说,只有这么几个作用,能更好的迷惑、误导别人,保住秘密。能在教徒弟时更多样化,有更多的假功夫传授给徒弟和外人。另外,站桩的姿势只是基础,还有很重要的是在姿势的基础上做动作。大成拳的站桩都是站成姿势固定在那里,没有躯体的动作,这样的训练是没效果的。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21:16:30 | 只看该作者
2、争力

现在的大成拳传授的站桩有一个重要内容是所谓的“争力”,而且关于“争力”的解释和“争力”的内容也是形形色色。看看一些关于争力的描述:站桩时,身体同时有相反方向的力量,包括上下、左右、前后,浑圆一争,形成一股浑圆力。设想手腕前、后系着一根弹性绳子,前方与外界相连,后方与脖子相连,前方与后方同时一拉、一松,身体不为所动。无关节不顶,无关节不夹、、、、、、这些“争力”训练真的能使人体获得劲、获得浑圆力吗?这些理论与现代体育理论相去甚远。其实,据我的研究发现大成拳这些所谓的“争力”应包含动作,训练时躯体的动作,而不是假想争力。正确的站桩绝对不是静止的站成一个姿势固定在原地,再配合意念活动。正确的站桩应该站成特定的姿势,在此姿势的基础上进行重复的交替动作而牵拉训练肌肉。而大成拳把这个交替动作玄化为“争力”。比如,大成拳站桩要求肩下似夹非夹,或如夹一弹性气球,想象用力球会爆,不用力球会掉,身体不为所动,这在大成拳中为“争力”。其实,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肩部在撑起,伸展肩肌的姿势基础上。肩部有往下夹,又有往上撑的交替动作意思,此时在外形上没有明显幅度的动作。再在此姿势基础上肩关节做重复的交替动作:肩关节往下用力夹一下,然后又用力往上撑一下,如此重复十多次为一组训练。此时在外形上肩关节有明显幅度的上抬、下压动作。此组动作为牵拉训练肩肌。“含胸紧背”这个“争力”亦一样,背部在略弯伸展背肌的基础上。保持胸向内含、两肩胛骨既远离脊柱,而又两肩胛骨往脊柱靠拢的交替动作意思。此时外形上没明显的动作。再在此基础上做动作:胸向内一收,两肩胛骨同时配合用力望前一送,远离脊柱作前伸运动(含胸);随即又两肩胛骨往脊柱用力一靠拢,作后缩运动,双臂同时配合往后一拉(紧背)。重复十几次为一组。此组动作为牵拉训练背肌和胸肌,含胸是牵拉背肌,紧背是牵拉胸肌。“前膝与后胯争力”,这个“争力”的正确动作应是前膝往前一顶,再随即后胯往后一旋靠,这组动作是牵拉训练大腿肌和髋肌。再又“头与双脚的争力”应当是抬起的双脚往下一踩,臀往下一坐,随即双脚往上一提,头往上一顶,这组动作是牵拉训练小腿肌和大腿肌。其它关节部位的动作一样的原理,依此类推。因此,大成拳的“争力”大概相当于那些没明显动作幅度的交替动作意思(像王芗斋在《拳道中枢》中所说的“盖全体关节无微不含屈势,同时亦无节不含放纵与开展,所谓遒放互为”也相当于站桩姿势中的交替动作意思)。站桩要求有这些交替动作的意思是为了使肌肉保持一定的张力,加强肌肌紧张反射,而加大训练效果。但这不是站桩训练的重点关键,练出效果后甚至可以没有这些交替动作意思。重点是在此基础上的幅度明显的交替动作牵拉肌肉。大成拳前辈把站桩训练的交替动作意思和大幅度的交替动作隐晦为“争力”,表达如此隐晦,如此保守,怎么会让学习者领悟出其中的奥妙,而导致这门知识朝畸形发展也是必然的。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21:17:15 | 只看该作者
3、抱七撑三

“抱七撑三”在大成拳的理论中见得比较多,王芗斋早在《拳道中枢》中就说,两臂之力内七外三。抱七撑三按大成拳的理论是“争力”,前已论述,但我还想单独讲一下抱七撑三。先讲讲抱七撑三的正确动作,肘关节在100°左右的姿势基础上,大、小臂有向内抱又向外撑的交替动作意思。再在此基础上,用七成力往内一抱,随即又用三成力往外一撑,如此重复运动。抱七撑三的正确动作绝不是现在的大成拳中,大臂有内抱外撑的意念。正确的方法应是大臂保持向内抱,又向外撑的交替动作意思,再在此基础上做内抱、外撑的有明显幅度的重复运动。而绝对不是意念上的一抱一撑,这就是传统保留的东西。而传统武术为什么要求抱七撑三,而不要求抱五撑五、抱三撑七或其他呢?而偏偏要求抱七撑三呢?这其中还是有科学道理的。生理学指出,肌紧张反射主要表现在伸肌,而屈肌的肌紧张反射很弱。这原因是伸肌是抗重力肌,地心引力主要作用于伸肌,所以肌紧张反射主要表现在伸肌。而在此基础上,通过站桩训练建立的弹力条件反射也一样,主要表现在伸肌。伸肌的弹力条件反射反应比屈肌的弹力条件反射反应明显得多,而产生的弹性势能大得多,而屈肌的弹性势能很微弱。当然,出拳、出腿动作正好是伸肌的收缩运动,也正好利用其产生的弹性势能发力。那么,站桩训练就可以着重训练伸肌,而训练屈肌的意义不大。所以,精细灵活的上肢在训练时,做内抱动作牵拉对侧拮抗肌伸肌可用力一些,而向外撑的动作可用小一点的力,以着重训练伸肌。因此,传统武术要求的抱七撑三按现代体育理论分析,就是这个原理,着重训练大臂肌的伸肌。
5#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21:17:59 | 只看该作者
3、抱七撑三

“抱七撑三”在大成拳的理论中见得比较多,王芗斋早在《拳道中枢》中就说,两臂之力内七外三。抱七撑三按大成拳的理论是“争力”,前已论述,但我还想单独讲一下抱七撑三。先讲讲抱七撑三的正确动作,肘关节在100°左右的姿势基础上,大、小臂有向内抱又向外撑的交替动作意思。再在此基础上,用七成力往内一抱,随即又用三成力往外一撑,如此重复运动。抱七撑三的正确动作绝不是现在的大成拳中,大臂有内抱外撑的意念。正确的方法应是大臂保持向内抱,又向外撑的交替动作意思,再在此基础上做内抱、外撑的有明显幅度的重复运动。而绝对不是意念上的一抱一撑,这就是传统保留的东西。而传统武术为什么要求抱七撑三,而不要求抱五撑五、抱三撑七或其他呢?而偏偏要求抱七撑三呢?这其中还是有科学道理的。生理学指出,肌紧张反射主要表现在伸肌,而屈肌的肌紧张反射很弱。这原因是伸肌是抗重力肌,地心引力主要作用于伸肌,所以肌紧张反射主要表现在伸肌。而在此基础上,通过站桩训练建立的弹力条件反射也一样,主要表现在伸肌。伸肌的弹力条件反射反应比屈肌的弹力条件反射反应明显得多,而产生的弹性势能大得多,而屈肌的弹性势能很微弱。当然,出拳、出腿动作正好是伸肌的收缩运动,也正好利用其产生的弹性势能发力。那么,站桩训练就可以着重训练伸肌,而训练屈肌的意义不大。所以,精细灵活的上肢在训练时,做内抱动作牵拉对侧拮抗肌伸肌可用力一些,而向外撑的动作可用小一点的力,以着重训练伸肌。因此,传统武术要求的抱七撑三按现代体育理论分析,就是这个原理,着重训练大臂肌的伸肌。
6#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21:19:15 | 只看该作者
4、试力

大成拳的“七妙法门”有一重要内容是所谓的“试力”,王芗斋在早期的《拳道中枢》就明确有“试力”这一环节,并说什么“试力为得力之由,力由试而得知,更由知而得其所以用”。现在,大成拳关于试力的姿势和理论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看看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试力动作,站成“浑圆桩”姿势,想象自己站在水里面,双手按一水中浮球缓缓往前推,推至一定程度后再往回拉,动作在欲动欲停之间,如此循环。那么,站桩真需要这样的试力吗?这样机械地前推、后拉再配合意念活动,它能培育“内劲”吗?这样的训练有效果吗?而据我的研究,王芗斋的这个“试力”不全部是真实的,还是保留了关键。“试力”绝对不是简单机械地来回运动,配合意念活动。 “试力”其实就是站桩训练中最关键的一环——震颤训练。震颤是训练劲的关键、也是武术家的一个秘方,他们视此为不传之秘。就算是你的第1步站桩姿势是正确的,其动作也是正确的。而没有第2步震颤训练,那么那样的站桩训练也是无效的,练不出“内劲”。所以,历代掌握“内劲”的武术家视震颤为秘密中的秘密,从不轻易真传给任何人。他们甚至只字不提震颤。王芗斋算是比传统又向前迈了一步,他把静态站桩后的震颤训练隐晦为“试力”,而把“试力”设计为机械地、缓慢地来回运动,再配合意念活动等。这样的训练当然无效。以致现在大成拳各流派对试力的各种解释可谓五花八门。

那么站桩训练为什么需要进行震颤训练呢?我在我的系列文章中介绍过,正确的站桩分两个步骤:第1步是站成特定的姿势,在姿势的基础上进行重复的小幅度的交替动作牵拉训练肌肉,这是静态训练。静态训练为在站成特定姿势的基础上,进行小幅度的交替动作牵拉肌肉感受器肌梭,这小幅度的交替动作对肌梭是缓慢、轻微的牵拉刺激(具体分析请见后文)。第2步为震颤训练,震颤训练是在第1步静态站桩姿势的基础上,躯体震颤着由屈到伸、由伸到屈的往返运动。震颤动作是快速、强烈地牵拉刺激肌肉感受器肌梭,可以使肌梭爆发动作性电位,建立条件反射的中枢神经通路,最后建立条件反射(具体分析请见后文)。

王芗斋虽然把站桩震颤这一环节假传为“试力”,但还有一些描述是真实的。比如:“动愈微而神愈全,慢优于快,缓胜于急,欲行而又止,欲止而又行,更有行乎不得不止,止乎不得不行之意” 。确实震颤训练动作,其震颤的动作幅度不能太大,是微颤,其频率为2——3次/秒。身体震颤前推、后退的速度不能快,要慢,身体震颤着前推、后拉的动作要有欲进又欲停,欲停又欲进,动作有又动又停,又来又回的意思,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缓慢拉长肌肉的长度。而且,震颤训练过程中全身要始终保持静态站桩站桩训练时的交替动作意思。所以,王芗斋的这一点描述是真实的。所以,建议练习大成拳的朋友赶紧把试力改为震颤,再学习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这样才有训练效果。
7#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21:20:09 | 只看该作者
4、试力

大成拳的“七妙法门”有一重要内容是所谓的“试力”,王芗斋在早期的《拳道中枢》就明确有“试力”这一环节,并说什么“试力为得力之由,力由试而得知,更由知而得其所以用”。现在,大成拳关于试力的姿势和理论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看看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试力动作,站成“浑圆桩”姿势,想象自己站在水里面,双手按一水中浮球缓缓往前推,推至一定程度后再往回拉,动作在欲动欲停之间,如此循环。那么,站桩真需要这样的试力吗?这样机械地前推、后拉再配合意念活动,它能培育“内劲”吗?这样的训练有效果吗?而据我的研究,王芗斋的这个“试力”不全部是真实的,还是保留了关键。“试力”绝对不是简单机械地来回运动,配合意念活动。 “试力”其实就是站桩训练中最关键的一环——震颤训练。震颤是训练劲的关键、也是武术家的一个秘方,他们视此为不传之秘。就算是你的第1步站桩姿势是正确的,其动作也是正确的。而没有第2步震颤训练,那么那样的站桩训练也是无效的,练不出“内劲”。所以,历代掌握“内劲”的武术家视震颤为秘密中的秘密,从不轻易真传给任何人。他们甚至只字不提震颤。王芗斋算是比传统又向前迈了一步,他把静态站桩后的震颤训练隐晦为“试力”,而把“试力”设计为机械地、缓慢地来回运动,再配合意念活动等。这样的训练当然无效。以致现在大成拳各流派对试力的各种解释可谓五花八门。

那么站桩训练为什么需要进行震颤训练呢?我在我的系列文章中介绍过,正确的站桩分两个步骤:第1步是站成特定的姿势,在姿势的基础上进行重复的小幅度的交替动作牵拉训练肌肉,这是静态训练。静态训练为在站成特定姿势的基础上,进行小幅度的交替动作牵拉肌肉感受器肌梭,这小幅度的交替动作对肌梭是缓慢、轻微的牵拉刺激(具体分析请见后文)。第2步为震颤训练,震颤训练是在第1步静态站桩姿势的基础上,躯体震颤着由屈到伸、由伸到屈的往返运动。震颤动作是快速、强烈地牵拉刺激肌肉感受器肌梭,可以使肌梭爆发动作性电位,建立条件反射的中枢神经通路,最后建立条件反射(具体分析请见后文)。

王芗斋虽然把站桩震颤这一环节假传为“试力”,但还有一些描述是真实的。比如:“动愈微而神愈全,慢优于快,缓胜于急,欲行而又止,欲止而又行,更有行乎不得不止,止乎不得不行之意” 。确实震颤训练动作,其震颤的动作幅度不能太大,是微颤,其频率为2——3次/秒。身体震颤前推、后退的速度不能快,要慢,身体震颤着前推、后拉的动作要有欲进又欲停,欲停又欲进,动作有又动又停,又来又回的意思,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缓慢拉长肌肉的长度。而且,震颤训练过程中全身要始终保持静态站桩站桩训练时的交替动作意思。所以,王芗斋的这一点描述是真实的。所以,建议练习大成拳的朋友赶紧把试力改为震颤,再学习正确的姿势和动作,这样才有训练效果。
8#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21:23:04 | 只看该作者
5、意念活动

大成拳中的站桩和试力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意念,并且意念活动在站桩中的作用在大成拳中一代比一代被鼓吹。看看大成拳站桩的一些意念活动:站桩时,双臂如抱一弹性气球,既不敢用力防其爆,也不敢让其掉;想象肩下夹一弹性气球;想象环保一颗大树,又提又按、又推又拉、又摇又晃;“鸟难飞”桩想象双手掌抱一鸟,既不敢用力以防握死,又不敢不用力防其逃脱;试力时想象按一水中浮球,往前推、往回拉,动作又来又回,体会水中阻力;走“摩擦步”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在精神、在意感;体会意念的一松一紧、、、、、、,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意念想象。那么,这些“精神假借、意念诱导”真的能在站桩和试力中起到精神激发、培育内劲的作用吗?这在现代体育理论中找不到半点的理论依据。

我的研究认为,大成拳中站桩和试力的意念活动只一个作用,使训练者的注意力更集中,更专注于训练动作,使动作更精细,而加大训练效果。分析一下大成拳的一些意念活动。静态站桩时,双臂“抱七撑三”,正确的动作是,双臂同时用大一点的力向内抱一下,随即用小一点的力往外撑一下,此一组交替动作主要牵拉训练大臂肌肉,重复15——20次为一组。而做此组动作时想象双臂环抱一个气球,往内一抱,气球压缩一点;再往外一撑,气球的弹力将双臂弹回去。这种想象可以使注意力更集中于双臂的动作,而使双臂的动作做得更精细,而使训练效果更好一点。抱七撑三绝对不是现在大成拳传授的意念上的一松一紧,如果只想象双臂抱一下,再又松一下,而没有外形的动作绝对是错误的方法。肩部动亦一样,双肩同时往下夹一下,随即又往上撑一下,重复15——20次为一组,而想象夹一气球做这组动作可使注意力更集中于肩部动作,而动作做得更精细;想象脚下踩一弹簧,头顶系一根弹性绳,使注意力集中于脚踩头顶动作;独立桩想象抬起的脚夹一气球,使注意力更集中于一夹一撑的腿部动作。其他关节的动作的一些想象亦是一样,都是为了集中注意力于动作,使动作更协调、精细,加大训练效果。而“试力”(震颤训练)想象的一些意念活动也是使动作更精细、协调。比如,下肢离地震颤着走“摩擦步”,想象脚下揉一小球,也是为了使注意力集中于腿部动作,使其震颤动作更协调、精细。而想象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在水中行走体会阻力等也都是为了集中注意力,使震颤前进、后退动作在又动又停,又行又止之间。站桩训练中,精神、意念活动不可能使人体开发一项未知的潜能,不可能使人体训练出传统武术中的“劲”。站桩的一些意念想象只一个作用,集中注意力。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作用。

其实,据我的训练以及教学经验来看,想多了、想复杂了反而是负担。训练时的这些假想只适合初习者,因为初习者不适应站桩,动作不协调、不熟练。而训练时,想象一些集中注意力的事物,可能进步快一点。但过了几天的训练,动作熟练了或条件反射已形成,这些意念想象大可不必要。就只在正确的姿势基础上做重复动作,牵拉训练肌肉就可以了。能用简单的方法达到效果的就是好方法。站桩的关键不是意念活动,甚至可以没有意念想象。站桩的关键而是姿势和动作正确,只要姿势和动作正确很快就有训练效果。王芗斋当年创造和传授的一些意念活动,并且强调意念,这其中的动机主要是为了玄化站桩,迷惑、误导外人,而不让练习者轻易领悟出站桩的要领,以达到保守的目的。后来,一直被人们误传误授。当下,大成拳的很多传人都鼓吹意念的作用,他们仍将这个门派的名字刻意强调为“意拳”,突出意念的作用。而各种乱七八糟、形形色色的意念活动层出不穷,实在是远离真理,毫无意义。
9#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21:24:09 | 只看该作者
6、 松紧

松紧在传统武术中形容为“刚柔”,松是柔,紧是刚。传统武术很多门派都有关于“刚柔”的论叙,比如:刚柔相济,时刚时柔,时柔时刚、、、、、、。王芗斋在其文章中也有关于“刚柔”的大篇幅论叙,现在的大成拳也有很多关于松紧的论叙。现代体育理论认为,人体所做的任何复杂的动作都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完成。站桩运动亦是一样,它的训练以及最后的条件反射形成都是肌肉的收缩与舒张活动。比如,站桩的一组训练动作“抱七撑三”,大、小臂用力向内一抱,这是屈肘关节,屈肘关节的主动肌是肱二头肌;再用力往外一撑,这是伸肘关节,伸肘关节的主动肌是肱三头肌。那么,向内抱屈肘关节是肱二头肌收缩(紧),拮抗肌肱三头肌舒张(松);向外撑伸肘关节是肱三头肌收缩(紧),拮抗肌肱二头肌舒张(松),如此循环。这就是大成拳中所谓的“松紧转换”,传统武术中的“时刚时柔、刚后即柔、柔后即刚”等。其他含胸紧背,肩下一夹一撑,躯干、下肢的动作一样的原理。而震颤训练动作也是肌肉的收缩与舒张活动,震颤在医学上认为是两组对抗肌交替收缩与松弛,所造成的交替性摆动,就是说震颤动作也是肌肉收缩与舒张活动。而最后建立的条件反射的反射活动是肌肉内部大量不同运动单位的肌纤维进行交替性收缩而牵拉肌肉的弹性成分,这也是肌纤维的收缩活动。只是站桩训练是随意运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是肌肉内部的肌纤维不随意运动。这一切与“精神假借、意念诱导”毫无关系。所以,可以这么理解,站桩以及训练出条件反射(劲)都是肌肉、肌纤维的收缩与舒张活动,即都是松紧运动,都是刚柔运动。

以上6点是我对大成拳前辈留给人们的几个密码进行的破译,这是大成拳站桩理论的几个关键点。再系统描述一下站桩训练和劲的形成科学原理。站桩分两个步骤,第1步静态站桩就是站成几个特定的姿势,这几个特定姿势、特定的关节角度确保充分伸展关节两侧的肌肉,确保肌肉保持有一定的张力,使肌肉感受器肌梭能够得到敏感、有效的牵拉刺激。再在特定姿势的基础上,全身关节保持有交替动作的意思,全身再在此基础上做小幅度的交替运动以牵拉刺激对侧拮抗肌的肌肉感受器肌梭。静态训练一段时间后,紧接着进行第2步震颤训练。震颤训练是在特定姿势的基础上,全身保持交替动作的意思,再震颤着由屈缓慢变伸,再又震颤着由伸缓慢变屈。在全身的姿势动作中拿一组上肢局部姿势和动作分析,其他部位的姿势动作原理一样,依此类推。肘关节呈90°——100°左右,肘关节向下,在肩腕水平线之下。在此基础上,大臂保持向内抱,又向外撑的交替动作意思。这些姿势的功能是伸展大臂前、后群肌肉,利用肘关节重力加强大臂肌的肌紧张反射,使肌肉保持一定的肌张力,使大臂肌的感受器肌梭能得到敏感、有效的牵拉刺激。再在此基础上做动作,大臂用大一点的力向内一抱,此动作是肱二头肌作向心收缩引起的屈肘,而对侧的拮抗肌肱三头肌同步做相反的舒张动作,被动拉长。这一屈肘动作实际上就是牵拉一次肱三头肌的感受器肌梭,引起肱三头肌一次牵张反射反应(这个动作其实与一个中学生都知道的一个知识相类似,叩击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肌腱,可引起股四头肌发生一次收缩,即膝跳反射。只是膝跳反射是快速牵拉肌腱,属于腱反射。站桩的牵拉训练是缓慢、轻微、持续牵拉肌腱,属于肌紧张反射。两者是牵张反射的两种类型)。屈肘动作后,大臂随即又用小一点的力向外一撑,一伸肘。这实际就是肱三头肌收缩引起伸肘,而牵拉对侧拮抗肌肱二头肌的感受器肌梭,引起肱二头肌一次牵张反射反应。一次训练,重复抱七撑三动作60——80次,引起相应肌肉无数次的牵张反射反应,无数次的牵拉激与肌紧张反射的重力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相结合。但第1步静态站桩训练给肌梭的刺激是缓慢、轻微的,还只是基础,还不能达到有效刺激,还不能建立条件反射。

静态站桩训练完后,紧接着第2步震颤训练。震颤训练是在静态站桩姿势的基础上,躯体震颤着由屈到伸(前推)、由伸到屈(后拉)的往返运动。震颤动作是两组对抗肌作交替收缩与松弛所造成的交替性摆动,正好这个交替性摆动可以牵拉对侧拮抗肌的感受器肌梭,而震颤训动作是快速、强烈地牵拉刺激肌肉感受器肌梭。正确的震颤训练要求,人体在站桩姿势的基础上,保持全身的交替动作意思,全身同时往前震颤着前推,至一定程度后再全身同时往后震颤着回拉至预备式。前推实际上就是全身关节由屈到伸,即拉长屈肌的长度;回拉实际上就是全身关节由伸到屈,即拉长伸肌的长度。还是拿上肢局部姿势动作分析,其他部位的姿势动作一样的原理,依此类推。震颤训练的预备姿势中,肘关节仍呈90°——100°左右,肘关节始终在肩腕水平连线之下,始终保持向内抱又向外撑的交替动作意思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21:26:29 | 只看该作者
保持一定的肌张力。在此姿势动作基础上,上肢震颤着缓慢前推,肘关节缓慢由屈变伸,从100°变成约160°,再又震颤着缓慢由伸变屈,变成约30°左右,再又前推,重复7——10次,其他部位的震颤动作一样。为什么震颤训练要求站成特定姿势的基础上,身体由屈到伸、由伸到屈的来回运动性地震颤?而不是关节没有由屈到伸、由伸到屈的静止性震颤?据我的研究,这是一个刺激强度的问题。现代生理学实验证明,肌肉感受器肌梭能产生动态和静态两种反应型式,其中动态反应型式为肌肉在长度不断增加的过程中,肌梭的放电频率会显著增加。而静态反应型式为肌肉长度不变时,牵拉肌梭其放电频率不会显著增加。全身震颤着前推、后拉实际就是在拉长屈肌和伸肌的长度利用肌梭的动态反应型式给予肌梭快速、强烈的牵拉刺激。其中,肘关节震颤着由屈至伸、由伸至屈就是在肱三头肌、肱二头肌等肌肉长度动态的拉长过程中(由屈至伸是拉长肱二头肌、由伸至屈是拉长肱三头肌),给予肌肉感受器肌梭快速、强烈的牵拉刺激。快速、强烈的牵拉刺激可以使肌梭感受器电位达到最大值,其传入神经的放电频率会显著增加。而全身肌梭的传入冲动同时、连续到达大脑皮质相应的体表感觉代表区,使皮质相关中枢形成一个兴奋灶。与此同时,肌紧张反射的重力非条件刺激在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形成另一个兴奋灶。而经过多次的牵拉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结合强化,这两个兴奋灶之间建立起暂时的功能性联系,最终形成一个高级的运动条件反射(由于水平和条件有限,也是生理学中的复杂难题,这条件反射的形成机制的分析可能存在错误之处)。

建立这个高级条件反射后,人体在特定的姿势基础上,用小幅度交替动作用力牵拉肌肉感受器肌梭,此时的牵拉刺激就是条件刺激,就可以引出这个条件反射。引出件反射后,其反射反应表现为被牵拉肌肉内部募集大量的运动单位的肌纤维进行快速地交替性收缩,而强烈牵拉相应肌肉内部的弹性成分,而使肌肉内部积蓄弹性势能。此时的肌肉就好比装上一根弹簧(大成拳前辈常说的“弹簧力”就是这股弹性势能)。而利用这弹性势能发力出拳、出腿,可以增加出拳、出腿的力量和速度,通过协调的出拳、出腿鞭打动作可爆发出一股强大的爆发力。由于这种条件反射可以产生弹力,故我在我的论文中初次命名为“弹力条件反射”。而传统武术称此技术为“劲”,或“内劲”、“整劲”、“寸劲”、“弹劲”等,大成拳前辈称此为“浑圆力”、“内劲”。当年,形意拳中的大师,如李洛能、郭云深、孙禄堂、王芗斋等名师的功力就是这弹力条件反射。

站桩是传统武术的基本功,其训练出来的“劲”也是最有技击价值的技术,是传统武术的核心。掌握这项技术的拳师相对于未掌握此技术的拳师,其打击力的确有绝对的优势。而如果拳师将此技术无私公开,可能一文不值。拳师为了保证自己的绝对优势,利用这项技术谋取更多的利益。只有将这项技术保留起来成为自己的独门功夫,将其神秘化,再利用这项技术神化自己、神化武术才可以以此技术谋取到最多的名、利。所以,这项武技一直未被公开,一直躲在神秘的面纱之后,一直被人们有意无意的神化。显然,这一传统对武术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消极因素。人类文明成果共享,这项技术不应该成为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私有财产或专利。人们要相信,这只是一项动作不是很复杂的运动技能,只是身体的一项潜能,不应该被玄化、神化。现代生理学指出,人体一切的运动都是骨骼肌的反射活动。站桩和劲这项运动亦是一样,是完全符合现代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的一种高级的运动条件反射。站桩训练这种条件反射也很容易,任何人训练这项技术,只要做到训练的姿势和动作正确,训练30——40小时左右,达到小幅度交替动作重复训练约3000次,震颤训练动作重复约600次就可初步形成条件反射,此时精细的大臂会产生一点微小的弹力。训练80——120小时左右,达到小幅度交替动作重复训练约8000次,震颤训练动作重复约1600次,全身主要肌肉就可完全建立这种弹力条件反射(传统武术称此为“出功夫”、“得力”、“换劲”、“得整劲”等),此时全身大肌肉群可以产生较强的弹力。训练曲线为典型的先慢后快型。早期训练要保证每天2次训练,不间断,否则出效果慢。因为条件反射形成初期不成熟,如果不强化训练就容易消退。关键是姿势和动作标准、正确,如果姿势、动作不正确,是不会有训练效果的。而传统武术中所说的“入门先站三年桩”、 “三年小成、十年大成”等那是骗人的假功夫。那迟迟训练不出明显效果的方法绝对是错误的方法。如果读者朋友想详细了解站桩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劲的科学原理,请参考拙作《真功夫——劲》系列和发表于《搏击.武术科学》的论文《传统武术劲的生理机制研究》。

“桩法换劲”就是一项用于出拳、出腿的发力技术,并非王芗斋和形意拳首先发明,这在传统武术中隐秘流传已久,并且一直站在传统武术的核心位置深刻影响着传统武术的发展。较为开放的形意拳只是将其放在一个基础、重要的位置。王芗斋标新立异的大成拳再将其推到突出的位置,算是对传统武术精华的一个提炼,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大成拳并未将其真实化、科学化。大成拳只是一门传统的技艺,并不是一种现代化的格斗术。“大成拳”还远未大成。王芗斋先生虽然痛恨传统武术的很多弊端,也有意改革传统。但扎根于传统的他没有摆脱传统,他选择了保守,没有将站桩真实、系统的训练方法公开。他一生授徒甚多,但得其真传者少,得其真传的徒弟也未将关键技术公开。奉劝现代的大成拳传人不要执着于门派,不要局限于门派的利益,要敢于承认缺点与不足。希望大成拳传人不要受传统的误导,更不要迷信传统。要独立思考、质疑传统、虚心学习,要相信科学、相信现代体育理论、科学训练。推动大成拳朝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把大成拳发扬光大,“大成拳”真正大成。

本文摘自《武魂》2013年03期,编辑在刊登此文章时,未经笔者同意将文章结构进行了修改,导致文章的顺畅性、整体性大打折扣,这是违反笔者本意的。现将原稿贴于我的博客空间里,以供研究、交流之用。转载声明出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秘籍网 ( 苏ICP备15516793号 )     

GMT+8, 2024-11-15 20:28 , Processed in 0.09386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