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钟茂森博士《弟子规》研习报告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934次阅读 18次回复


        【绪 论     
   
        《弟子规》是一部讲如何落实德行教育的教材。人人都希望能够在这一生成就优良的品德,成就幸福的人生,成就成功的事业,学佛的人,希望这一生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学习《弟子规》便是实现这一切的入门根基。     
   
        许多人认为《弟子规》是给孩子学的,谈起《弟子规》,还会有一点轻视的心理,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弟子规》就不必学了。其实《弟子规》并不是只给孩子学的,成人、父母更应该学。不仅是普通人学,念佛的人这一生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希望学佛有所成就,更要扎好这个根基。     
   
        因此,我们就有必要从成人的角度来学习《弟子规》,从一个学佛人如何来落实佛法的根基这个角度来探讨《弟子规》。     
   
        我们今天的讨论就以修德立业的根基为题。     
   
        “修德”,这一生我们想成就正人君子的品德,想要学佛,成就佛菩萨的大德,必须从《弟子规》入手。“立业”也是如此,世间人希望得到成功事业、幸福人生,没有《弟子规》的落实,也是达不到的。学佛的人想成就道业,也要从《弟子规》入手。     
   
        恩师目前在香港讲《华严经》,他说绝对不能小看《弟子规》,它是入《华严经》的根基,它与《华严经》、《无量寿经》都是无二无别的,这证明学习《弟子规》非常重要。     
   
        可能你听了这句话会想:《弟子规》孩子学尚可,所谓童蒙养正。小孩子用《弟子规》来端正自己的品德,打好道德学问的根基,这能说得过去。《华严经》是佛教里高级的佛法,是一乘法门,等于是佛法里的最高峰,怎么能跟《弟子规》同日而语呢?恩师讲话是“圆人说法,无法不圆”,这也是从华严境界里谈的,华严境界讲的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弟子规》所讲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修为,可是同样含有《华严经》深奥的学问。只是我们学者不懂得去深入,不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去悟这个理,不懂得善用其心,所以才会轻视《弟子规》。     
   
        《华严经》里讲的有十玄门,十玄门里有个叫同时具足相应门,换句话说,《弟子规》所讲的义理同时也具足一乘佛法。比如说,《弟子规》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代表谁呢?他是代表一切众生的。佛法里讲,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所以一切众生的呼唤我们都要“应勿缓”,这谁能做到呢?等觉菩萨才能做到。所以,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者,他即现什么身而为说法,众生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立即现身,令众生得到解脱,这才是“应勿缓”。     
   
        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弟子规》与《华严经》的理是相通的。只要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哪一法不是华严呢?更何况《弟子规》里所阐述的这些义理,都是自性性德的流露,自性是人人都具足的,性德也是人人都本有的,所以《弟子规》里所阐述的这些道德品行,人人本来都有,因为迷惑颠倒才迷失了。所以,必须通过修持性德,把性德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行为的规范,这样才能够恢复自性。     
   
        今天讨论、学习《弟子规》,和一般的学习讨论方式有所不同,我们作为成人,作为父母,作为修道之人,作为在世间想立大业,甚至想在出世法上能够得到道业成就的人,从这些角度来探讨《弟子规》。     
   
        既然《弟子规》与《华严经》无二无别,那么为了大家理解这句话,我们一起学习、讨论,看看《弟子规》是否具有《华严经》的大格局。末学不揣冒昧,虽然学问道德很浅,但是也愿意把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奉献给大家,供大家参考,请大家指正。     
   
        所以,我们今天用华严宗法,来诠释《弟子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恩师所说的《弟子规》与《华严经》无二无别,同时,能够令大家对《弟子规》产生足够的重视。如果《弟子规》没有落实,学《华严经》也是很难入境界。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莲池大师曾经注释《阿弥陀经》,他所用的注释方法就是《华严经》的十门开启。近代的黄念祖老居士,注解《无量寿经》,也是用华严十门开启的方法。这十门开启也就是用十个方面来诠释这部经典,所以古来大德所说的《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经》,《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经》,从两位大德——莲池大师和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中,我们可以看出,确实《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具有《华严经》的架势。     
   
        恩师今天说,《弟子规》是《华严经》的根基,它与《华严经》无二无别,现在我们效法古来大德,用华严十门开启来学习《弟子规》。     
   
        首先跟大家简单介绍是哪十门开启:     
   
        第一,教起因缘;第二,本文体性;第三,本文宗趣;第四,方便力用;第五,所被根器;第六,藏教所摄;第七,部类差别;第八,传会讲释;第九,总释名题;第十,正释文义。那么我们就试着从这十个方面来开解《弟子规》。     
   
        十门开启第一:教起因缘。所谓教起因缘,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学《弟子规》,学《弟子规》有什么样的因缘。我们刚才讲到,很多的父母会觉得,《弟子规》是孩子学的,大人就不用学了。但是,往往让自己的孩子学《弟子规》、背《弟子规》,孩子都能够背得烂熟,可是在生活中却时时会违犯《弟子规》。比如说他能背诵《弟子规》的“入则孝”,但是对父母却不讲礼貌,很傲慢。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孩子们学了《弟子规》,实际生活中却做不到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父母自己没有真正落实《弟子规》,没有为自己的孩子做个好样子。如果父母做出了好样子,孩子看到父母都能够做到,他自然就有样学样,就能做到。所以孔老夫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自己身正,所说的自己都能做到,比如说“孝顺父母”,就表演给孩子看“我是这样孝顺老人家的”,那么孩子看到好的榜样,他就能理解,也能够做到“入则孝”,如果父母自己做不到,怎么可能让孩子做呢!这是大人先要学《弟子规》的道理。首先得让大人学,大人学了以后,把《弟子规》一条一条地做给孩子看,孩子是这么学最有效,身教胜于言教。     
   
        《弟子规》所讲的每一条,都是让我们修德立业。一个人只要有优良的品德,他就能够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就能够被人所尊敬。所以,不管你在这个世界上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要想有所成就,都得要修学《弟子规》。当年孔老夫子教学生,孔门四科里有四门教育:第一个先讲的德行;第二讲言语;第三才讲政事,政事就是从事一门行业,学习一门技术;第四讲文学,就是一些文艺生活、精神生活方面的。头两条德行和言语就是在《弟子规》上来落实的。     
   
        所以,有些总经理招募员工,他首先是看你这个人人品如何,值不值得信赖,对工作负不负责任,都是通过用这些方面来考核的。所以我们就明白,《弟子规》能做到,你的事业就有成功的根基了。     
   
        那么对于学佛的人来讲,希望功夫能够迅速地得力,那么基本的德行修养必须先得做到,很多人学佛学了很多年,但是为什么烦恼习气压伏不住,老是起现行。正如恩师常说的,这是因为我们基本的德行没有基础,佛家讲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就没有根基了。所以恩师提倡,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感应篇》,佛家的《十善业道经》,这三门是基础的德行修养课程,得先做到,然后再谈入佛境界,念佛要功夫成片、一心不乱,都得建立在这个根基的基础上,所以学《弟子规》,因缘是非常重要的。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很多事情,都是浅深相通的,《弟子规》上所讲的虽然都是很浅的生活小事,表面上看好像是给孩子学的日常生活小事,但是这里有很深的道理。古人讲“如海一滴、具百川味”(出自清凉国师的《华严经疏钞》),一滴海水里头,就含有百川,所有河流的味道。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河流都汇集到这个大海水里。所以,从这看出,《弟子规》的每一条,都含有很深的玄义。我们用这种恭敬心去学习《弟子规》,一样能体会到《华严经》的味道。     
   
        很多深的理从哪里领悟?就是从生活小事上悟,从基本的品行、德行基础来悟入。古时候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个人叫杨黻,他是个很虔诚的佛教徒,希望早日修成正果。他听说无际大师很有道行,就想去拜访无际大师学道,然后就背上背包,辞别了他的老母亲,去找无际大师。走着走着,遇到一位老和尚,这个老和尚好像在等他,迎面而来说:“阿弥陀佛,施主啊,你要去哪里呢?”杨黻就说:“我听说无际大师很有道行,就想去找无际大师学道。”这个老和尚就笑了,说:“你找无际大师,不如找佛啊。有位活佛就在你回家的路上,你往回走就能见到,你不如跟他学道啊。”杨黻一听:“是吗?还有佛在世?在哪里啊?”这位老和尚就说:“你现在就回去,注意有一位披着一条毯子,脚上倒穿着拖鞋的人,就是你应该拜的佛。”杨黻一听,很高兴,立即辞别了老和尚,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天色已晚,夜深人静,这个时候,杨黻就敲门。都到家了,一路上还没有见到这样一个披着毛毯、倒穿着拖鞋的人,心里正在纳闷。他的老母亲在家里听到了儿子叫门的声音,非常的高兴,因为老母亲想念儿子,一听到儿子回来了,高兴的赶紧去开门,但是她已经躺下了,又马上起床,随手就抓起了一条毛毯披在身上,因为匆忙的缘故,把鞋穿反了,倒穿着拖鞋,急急忙忙地来开门。门一打开,杨黻一看,哎呀!他马上就醒悟了,原来活佛是谁呢?就是这堂中的老母亲啊。从此以后杨黻就觉悟了,不再去出外寻师访道了,就在家里注解《孝经》。他的悟处就是:深妙的道,全在日常生活和孝顺父母这些基本的德行中。所以他注解《孝经》的时候,很有感应,当他把墨汁用完了以后,去水池里挑一点水磨墨,结果池水里就自然地涌起墨汁来给他用,池水里墨汁都是现成的。     
   
        道在哪里?道原来就在我们应该尽的义务中,孝就是德之本,修道根基就在孝。所以古人总是说,道在哪里?日常生活就是道,会学的就学成,不会学的你出外找什么样的道,也是很难成就的。     
   
        孔老夫子曾经也讲过,要从最近的这些事情中,去学习仁的方法。他把仁作为最高的德行标准,仁在哪里学呢?就在日常生活中学。     
   
        对于孩子,如果能够让他从小就去落实这些德行的根基,那么他长大以后,学什么都学得快,他的品格、德行也不会受到社会的污染。当年,恩师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就非常重视孩子的童蒙养正教育。恩师也继承了李老师这种遗风,现在大力地提倡《弟子规》,可见得大德所重视的都是这些最基础的事情,这些做到了,才能有入道的根基。     
   
        《弟子规》是依从《论语·学而》第六条编成的,它以孔老夫子的教导为纲目。孔老夫子在《论语》中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很显然,《弟子规》就是以这一条作为纲目加以开解的。所以,从这一条可以看到,《弟子规》的规是规矩,《弟子规》是谁的规矩呢?是孔门弟子的规矩,孔老夫子当年教导学生,就是用这条规矩来要求自己的弟子。     
   
        孔门弟子以此能够成就世间圣贤。那么佛门弟子呢?想要成就出世间的圣贤,做佛做菩萨,这本《弟子规》也是相通的。这就是为什么恩师要求我们大家从《弟子规》入手来学习的原因。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弟子规》这本书的作者,根据重修《清史》的记载,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李毓秀先生,根据《论语》的教导,编成一本《训蒙文》,训导童蒙的。后来,经过清朝的贾存仁先生改编后,改名为《弟子规》。整篇文章不长,总共有三百六十句,每一句以三个字作为条目,总共是一千零八十个字,琅琅上口,容易背诵。     
   
        佛门里也有《弟子规》,特别是修净土法门的人,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就说到“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你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要修三福。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福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福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第一福是人天福,第二福是小乘声闻缘觉要修的,第三福是大乘菩萨要修的。《弟子规》讲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基本的德目,不正是第一福的头两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吗?     
   
        那么“慈心不杀”,具体落实在道家的基础德行科目《太上感应篇》,“修十善业”就是佛门的基础经典《十善业道经》,这是第一福。第一福做到了,才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所以,为什么恩师这么强调《弟子规》,原来真正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条要好好地落实,这一条不落实,哪怕是一天能念十万声佛号,但是心行跟《弟子规》不相应,那也是很难往生的。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弟子规》的教起因缘。所以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呢?因为它对我们修德立业、成圣成贤、求生净土、作佛作菩萨都非常的重要。     
   
        十门开启第二:本文体性。所谓体性,用现代话来讲就是一种基本的原理原则。《弟子规》是以自性性德为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弟子规》所讲的这些条目,每一条都是我们自性本有的德行。儒家也讲“人之初,性本善”,本善是我们自己本来就有的,具体体现就是《弟子规》讲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所以,《弟子规》不是孔老夫子非得让我们遵守他制定的规章制度,不是!他这些规定其实都是我们自己本性具有的性德。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每个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具体的说,性德体现在伦理道德。所谓伦理可以说是五伦的关系,就是每个人必须有的这种人群之间的关系。人呱呱坠地以后,就离不开人群了,他就具有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的关系。这五伦的关系也不是哪一个人制定的,它是自然就具备的。比如说哪个人没有父母?父母不是人规定的,一生出来就一定有父母。所以既然有这种关系,人就必须要在这些关系中去尽自己的义务。这种义务就叫做十义,五伦十义。具体讲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十种义务。那么道德呢?具体体现在个人修养方面,儒家讲八德。八德有两种说法,普遍的说法是所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把这个一归纳,去除相同的,可以说有十二个德目,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个字,这些都属于我们本来就具有的品行。     
   
        心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相同,它是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通常,我们讲心性,也称它为实相,即宇宙真实的面目,这种自性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的。它是有,但不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可以接触得到的。老子也知道有个自性,他把自性称为“道”。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说不出来,无法去名状的,没有办法讲得出来。不仅讲不出来,连我们的思想、意识都想不出来。但是,它又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所以老子说:“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这个道,虽然很难理解,但是孔老夫子说“志于道”,就是要立志证这个道。佛也讲,这是我们的自性,也叫佛性,每个人本来具足,只要证到了这个佛性,我们就成佛了。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lxg20130220

2016-11-22 21:18:57

“道”或者说“佛性”如何去证得呢?我们首先要了解,“道”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形象,你按照这些表现的形象去修,就有一天能够证“道”,虽然“道”说不出来,但是它表现出来的形象就是“德”。所以“德”是“道”的相,“道”是“德”的体。我们虽然不能够用我们的六根接触“道”,但是我们能够看到“德”。我们知道什么是孝,什么是忠,什么是礼,什么是义,一个证道的人自然就会表现出这些德。我们没证道,叫做凡夫。凡夫没有成佛,没有见性,如何见性成佛呢?就要通过修这些德。凡是顺着性德的我们就做,凡是违背性德的我们就不做,这样才能证入自性。我们也要有信心,我们一定能证自性,一定能恢复自性,为什么呢?自性是本来就有的。我们现在有了这些烦恼习气,障碍我们的自性,这些烦恼习性,我们本来没有,没有的我们当然能够去除掉,本来有的,当然能够恢复了。     
   
        孔老夫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立志一定要在道上。而怎样去证道呢?要“据于德”。据就是以德为依靠,依靠德来修养自己,就能入道。从这里我们看到,《弟子规》是帮助我们修性德、证道的一门学问。从体性来看,它是非常了不起的一部书,不能够小看它。《中庸》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想要证道,学君子,成圣贤,那就得一步一步来。我们要远行,就要从近处开始走,一步一个脚印这么走下去,最终有一天会达到目的。你要登高爬山,万丈的高山,也是从第一步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爬的,自己先要谦卑下来,慢慢地爬。《弟子规》就是我们要远行的第一步,登高的第一步,我们要相信,一直这么走下去,一定能达到终点。达到终点了,我们就能恢复自性,圆满的恢复,跟佛一样,就成佛了,成就我们本来具有的圆满的德行、佛性。     
   
        《弟子规》教导我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如果你以为《弟子规》是小孩学的,我们就不用学了,那么你不学它,你就没有办法真正打好恢复性德的根基,那就叫做自暴自弃。你明明可以恢复性德,恢复本性,你不去恢复,这不就是自暴自弃吗?所以,立志要成圣成贤,就得从低的开始,而低的必定通高的,浅的一定达深的,浅深不二,高低平等,无有高下,这样才是《华严经》所说的境界。     
   
        说了很多,都是为了增强我们大家学习《弟子规》的信心,不能够忽视这一门德行学问。     
   
        十门开启第三:本文宗趣。如果大家真正明了《弟子规》的体性,是讲自性性德。谈到宗趣,就比较好讲了。宗就是宗旨,趣就是趣向。《弟子规》以什么为宗旨呢?它是以“进德学文,知行合一”为宗。《论语》的“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六个部分就是讲的修行、力行。后面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我们能够理解,就是学习圣贤之道,通过学习圣贤之道,更帮助我们力行。这个学文并不完全指学一般的文学、才艺,更重要的是指圣贤的学问。为什么要学圣贤的学问呢?是为了我们更好地力行!所谓学文和力行要合一并重。佛法也讲解行并重,解帮助行,行帮助解。整条纲目就是我们的宗旨。进德和学文,进德就是指力行,再学文,进德是行,学文是知,知行要合一,处处都知行合一,成圣成贤就快了。     
   
        那以什么为趣呢?宗和趣就有因果关系了。如果我们能够进德修业,学习圣贤,最后我们达到什么果报呢?必定能有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成圣成贤我们都能够达到。所以我们说以幸福人生、成圣成贤为趣。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lxg20130220

2016-11-22 21:19:56

十门开启第四:方便力用。方便,便是指便宜,就是合适,最合适的方法就叫方便。《弟子规》教导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圣贤呢?它讲的都是日常的生活小事,所以正是在平常生活里,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处处与性德相应,这是《弟子规》所教导的方法。你不用向外求道,就在当下,在自己的角色里,在自己的生活里,学习圣贤的克己功夫,这方不方便?合不合适?很合适很方便,谁都能做!     
   
        那么它的力用是什么?就是我们学《弟子规》有什么用呢?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们就能够从这些生活小事上面去悟圣贤之理。我们说《弟子规》是以自性性德为体,这个体怎么悟入呢?就是从这些生活小事里去悟,就像《华严经》里的净行品,讲的就是菩萨的生活小事,从早上起来,洗脸刷牙,上厕所,穿衣吃饭,讲的都是生活小事,但是华严菩萨就从这些生活小事里,发大菩提心,就证入佛性。能够从这些小事中达圣贤之理,这是它的用途。     
   
        圣贤之道,印祖讲的就是两个字:“明”与“诚”。“明”就是觉悟,“诚”就是你达到的真诚心,真诚心确实不容易学,有的人天生就真诚,有的人非得靠学习,他明白道理了,才能真正有真诚心。恩师讲了,真诚心就是菩提心。往生净土也得发菩提心,加上一向专念才能成功。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真诚心、这种圣贤之心呢?先得学,才能“明”。所以学《弟子规》就是要明白这些圣贤之理,然后才能达到真诚心,才能发起真实菩提心,有没有用呢?太有用了!所以要从这个角度学《弟子规》,不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只给孩子学。我们是从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的高度来学《弟子规》。我们在学习中,着重在每一条要从哪些方面来落实,不是就学这条死死板板的文字义理,它是多方面的,可以引申的。还有,为什么要这么做?里面的理是什么?我们着重这样去学习,达到知行合一,做起来真的就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了。     
   
        十门开启第五:所被根器。也就是说哪些根性的人、什么程度的人适合学《弟子规》呢?所谓根性,有上中下三种,孔老夫子说的,生而知之者,上也;中根的人,学而知之,次也;下根的人,困而知之。你天生就懂得,叫一闻千悟,这种叫上根,一般人很难达到。像六祖惠能大师,听一句《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彻悟了,这个真不容易,我们学不来。大部分人属于中下根人,怎么办?学而知之。通过学习,才能够知圣贤之道。再下根是困而知之,我学佛也学了十多年了,功夫就是不得力,就是困,受困了以后才去学,困而学之是下根,所以我自己是属于中下根人。要知道,《弟子规》上中下三根都得学,上根的人学《弟子规》,叫一闻千悟,一听“父母呼,应勿缓”,他就马上彻悟,连佛菩萨也是“父母呼,应勿缓”。刚才我们讲了观世音菩萨,“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观世音菩萨不也是做到了“应勿缓”吗?看众生犹如父母,所以“父母呼,应勿缓”,这是他所修行的,观世音菩萨是上根人,他来学这个,马上就悟透了。上根人是什么呢?证悟自性,然后性德启用,成为了修德,把《弟子规》条条都做到了,这是上根人。我们中根人没证入自性,就要通过学习,修正自己的习气毛病,以恢复性德,这叫修德,然后希望有一天能够证入自性。所以中根得学。下根就更得学了,基础都没有,那怎么能够成就呢?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弟子规》也是三根普被、利顿全收。     
   
        恩师经常提到,佛讲的“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不修学小乘的,直接入大乘,那不是佛的弟子。为什么呢?因为这叫空中楼阁,没有基础。而中国没有流传小乘,不是因为中国的修行人不要小乘,是中国有儒和道的基础。儒和道是古人都在修学的,他学了儒和道之后,可以直接入大乘,因此《弟子规》作为儒家的基础德行科目,可以说是小乘的修学根基,真正做圆满了,直接进入修学大乘就有基础了。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lxg20130220

2016-11-22 21:20:56

所以,恩师现在讲《华严经》,已经契入华严境界了,他也带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蔡礼旭老师讲的《如何做一个如法的好人》,一共四十个小时的讲解,恩师就听了十遍,用四百个小时来学习。难道恩师还没有做到《弟子规》吗?都做到了!为什么还要学呢?证明了上中下根都得学,哪怕你是证入华严境界。他是学什么呢?是把《弟子规》作为表演的教材、演戏的剧本演出来给我们看,这是示现,叫我们这些中下根人更应该努力学习。     
   
        十门开启第六:藏教所摄。一般的经典属于三藏之一,三藏通常是指“经、律、论”。经是指佛的圣言量,直接讲出来的就为经;律是指生活规范,佛所制定的戒律,都是佛弟子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论就是那些祖师大德读经,有一些心得体会了,写出的论著。经、律、论通常就是作为分别是佛经或者是佛论所用的大致分法。那么《弟子规》在这种经论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呢?“藏教所摄”就是指在经论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当然,《弟子规》不属于佛经,不可以把它归为佛教的经律论,但是如果说它有跟经律论有相通类似之处,是可以把《弟子规》归为律这方面。因为所谓律就是佛所制定的生活规范,《弟子规》也是圣人给我们制定的生活规范,是我们应该遵守的。     
   
        佛制定戒律,是让修行人通过戒律的修持,能够回归圣人、佛的自性。所以,戒律是一个证入佛性的人自然做出来的。没有证入佛性的人,用戒律来修学,也能够证入佛性。同理可知,《弟子规》也是这样,“弟子规,圣人训”,圣人的训导,是圣人的生活规范,所以我们凡人通过修持《弟子规》,也有一天能成为圣人。     
   
        在判教方面,贤首大师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华严学者,他通常判有五教,所谓“小、使、终、顿、圆”。佛所讲的这些经典,可以按照这五个方面来区分。“小”是小乘的这些经教,最后是“圆”教,像《华严经》、《法华经》是属于圆教。“圆”就是一生圆成佛道了。《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也是属于圆教。如果把《弟子规》放到这五教中来看,实际上它是五教的基础,最初的小乘。小乘的目标是了脱生死,证阿罗汉,那必须要以《弟子规》作为基础规范,阿罗汉证果了,一定是把《弟子规》做好了,做圆满了。最后的圆教菩萨、等觉菩萨马上就成佛了,他们也是把《弟子规》做得圆圆满满,百分之百落实了,所以,把修学《弟子规》作为修学佛道的入门是非常重要的。《弟子规》在经教里应居什么地位呢?它属于五教的基础,它所讲的这些生活事理也是通五教的,既是基础,又通五教,所以,是入佛门的必修课程。     
   
        十门开启第七:部类差别。部类就是指这部《弟子规》,有没有跟它同部的,相类似的这些经典。恩师讲经常常提到,真实希望求生净土,一生能够圆成佛道的人,就必须要把儒释道三家的基础奠定好,因为这是最基本的德行。     
   
        儒家的基础德行是《弟子规》,道家的基础德行是《太上感应篇》,佛家的基础德行是《十善业道经》。如果说在儒释道三家里找出相似同类的,那么《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跟《弟子规》是属于同类的,都是讲我们的基础德行。当然《弟子规》是基础的基础,根本中的根本。《弟子规》做到了,然后再晋升到《太上感应篇》。《弟子规》讲的是伦理道德教育,《太上感应篇》是因果教育,《十善业道经》让我们成就圆满的善行,这是悟入心性的基础,成佛的基础。所以同类的教材我们都要认真学习。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lxg20130220

2016-11-22 21:21:54

在儒家的经典里,跟《弟子规》可以说是同部类的,可以看陈弘谋先生的著作,这是清朝的一名官员,他编了一部《五种遗规》,有五部分,第一部讲的是《养正遗规》;第二部是《训俗遗规》;第三是《教女遗规》;第四、第五部分是讲做官的人如何来修持自己。第一部《养正遗规》,就是《弟子规》的详细解释,其中有《朱子童蒙须知》、《朱子论定程董学则》,还有真西山的《教子斋规》,陈北溪的《小学诗礼》,方正学的《幼仪杂箴》,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童蒙养正的教材。童蒙养正不仅是教小孩,更重要的是我们大人都没有做到,所以现在要补习。这些都属于部类差别。     
   
        十门开启第八:传会讲释。其实《华严经》的十门开启讲的是译会校释,译就是翻译,会就是会集,校是校正,释是解释注释。因为经典是从古印度传过来的,它有翻译,要讲这些因缘。《弟子规》是中国本有的,所以我就改了一个字,就是传,不是译,不是翻译来的,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训。谁传的呢?从《论语》中我们看到的是孔老夫子的训示,所以是孔老夫子的心传,是圣人的训导。     
   
        那么会集方面,是由清朝李毓秀夫子会集,贾存仁改编重订。恩师把《弟子规》列入学佛人、净宗学人的基础修学科目,他把整部《弟子规》三百六十句进行了分段,大分七则: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大类一百一十三个细则,讲了一百一十三件事情,恩师又从中挑选了七十句作为精要,让我们重点学习。恩师把它编成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弟子规节要七十句》,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很好资料。     
   
        在讲释方面,蔡礼旭老师在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讲了一部《如何做一个如法的好人》——幸福人生讲座。把《弟子规》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讲了四十个小时。在澳洲净宗学院,也讲了《弟子规与佛法修学》,也是四十个小时。在澳洲净宗学院,他讲的是结合佛法的,主要是对我们学佛人讲的,在香港讲的是对一切社会大众所讲的。     
   
        还有杨淑芬老师,早几年曾经在澳洲净宗学院也讲过《弟子规》。另外台湾成功大学的张有恒教授,为《弟子规》做了一部详细的注解,题目叫做《幸福人生之经营》,他在序文里写道,他是汇集了杨老师、蔡老师讲的《弟子规》,以及自己的学习心得,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材,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参考。     
   
        十门开启第九:总释名题。就是解释名题了。这篇文章名题就三个字:弟子规。顾名思义,规就是规矩,弟子就是学生,谁的学生呢?从狭义上讲,是孔门弟子,跟孔老夫子学习圣贤之道的学生,他们应该遵守的,所以很多人说,《弟子规》是给小孩学的,这种说法是比较偏颇了。《弟子规》原本是孔老夫子要求自己的学生、自己的门人要做到的,孔老夫子的弟子都不是小孩,都是大人了,他们要做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孔老夫子要求的。     
   
        广义的讲,《弟子规》是一切圣贤之道必须学的基础课程。我们学佛,也是学圣贤之道,佛是圣,大圣,菩萨是大贤。要成佛成菩萨,也得从《弟子规》开始学习。从《弟子规》这个名字来看,是所有希望这一生能够成就优良人品、修德立业的人,想要作佛作菩萨、成圣成贤的人必须学习的规范,所以非常重要。     
   
        十门开启第十:正释文义。就是讲解经文,学习《弟子规》的正文。《弟子规》总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总叙,后面有一个结劝,所以总共有九个部分。总叙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七大段: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是结劝,劝导大家要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所以经开三分,《弟子规》都有。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是一百一十三则事情,我们认真地一句一句来学习,并立志效法圣贤弟子,扎好修德立业的根基,圆满自己的学业、事业、家业、道业,为和谐世界略尽绵薄。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lxg20130220

2016-11-22 21:22:55

     ——钟茂森敬述     
   
        弟子规     
   
        (清) 李毓秀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抱怨短  报恩长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lxg20130220

2016-11-22 21:23:55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总 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个总叙出自《论语·学而》第六条,孔老夫子教导弟子的科目。《论语》是孔老夫子的言行,它所记载的都是孔老夫子这位至圣先师每日的生活行持,所以《弟子规》是圣人训,是孔老夫子这位圣人对我们的训导。《弟子规》不是规定这些我们必须得做,它是圣人从自性中流出来的教诲,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性德。不是外面给我们加上的,是我们本有的,是圣人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证得的,然后把它说出来。     
   
        佛在《金刚经》里经常提到,“如来无有法可说”,意思就是佛没有说什么法。明明说了四十九年法,为什么佛却说自己没有说法呢?这是因为,他所说的都是我们本来具有的,没有给我们再加一个新的法,所以他无有说法。《弟子规》也是这样,圣人虽然说了《弟子规》,也是我们本来具有的,不是给我们外加的。有了这样的一种理念,学习《弟子规》我们就应该有信心了,相信自己,《弟子规》所说的每一条都能做到,因为是本有的,所以当然就能做到。本有的性德无量无边,说起来可是无量劫也说不尽,但是圣人用归纳的方法归纳了七条。     
   
        “首孝弟,次谨信”。第一是孝,孝是《弟子规》圣人之训的根本,孔老夫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所以“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它是所有圣人教育的起点。所以,《弟子规》就得先说孝。     
   
        孝是一种什么观念呢?就是父母跟我一体,父子有亲。有了这种孝的观念,自然就能做出孝行来。当然了,这个孝要扩而展之,不仅父母跟儿女是一体,老师呢?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跟我也是一体。佛经里讲,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我一样看待。你有这种观念,这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就是这么看待的,他认为一切众生犹如自己的父母,他供养众生如同供养诸佛如来。修普贤行就能成佛道。所以,恩师曾经说,整个佛法的修学就是孝道的落实。既是涵盖圆满的佛道,又是一切德行的根本。那么教学又得从这里开始教起,所以这个孝非常重要。     
   
        悌就是恭敬的观念。由于孝心表现出来就是恭敬,首先对父母恭敬,扩展出来,一切长辈我们也要恭敬,一切众生我们也要恭敬。所以悌是无方大用,一切恭敬,这是悌的本意,这也是普贤菩萨,所以普贤菩萨讲第一条,礼敬诸佛。礼敬诸佛就是孝道的落实,所以悌从哪里来?礼敬就是悌,悌是从孝而产生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体会到,《弟子规》所说的,其实可以通华严境界了。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18

莲池大师曾经注释《阿弥陀经》,他所用的注释方法就是《华严经》的十门开启。近代的黄念祖老居士,注解《无量寿经》,也是用华严十门开启的方法。这十门开启也就是用十个方面来诠释这部经典,所以古来大德所说的《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经》,《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经》,从两位大德——莲池大师和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中,我们可以看出,确实《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具有《华严经》的架势。     
   
        恩师今天说,《弟子规》是《华严经》的根基,它与《华严经》无二无别,现在我们效法古来大德,用华严十门开启来学习《弟子规》。     
   
        首先跟大家简单介绍是哪十门开启:     
   
        第一,教起因缘;第二,本文体性;第三,本文宗趣;第四,方便力用;第五,所被根器;第六,藏教所摄;第七,部类差别;第八,传会讲释;第九,总释名题;第十,正释文义。那么我们就试着从这十个方面来开解《弟子规》。     
   
        十门开启第一:教起因缘。所谓教起因缘,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学《弟子规》,学《弟子规》有什么样的因缘。我们刚才讲到,很多的父母会觉得,《弟子规》是孩子学的,大人就不用学了。但是,往往让自己的孩子学《弟子规》、背《弟子规》,孩子都能够背得烂熟,可是在生活中却时时会违犯《弟子规》。比如说他能背诵《弟子规》的“入则孝”,但是对父母却不讲礼貌,很傲慢。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孩子们学了《弟子规》,实际生活中却做不到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父母自己没有真正落实《弟子规》,没有为自己的孩子做个好样子。如果父母做出了好样子,孩子看到父母都能够做到,他自然就有样学样,就能做到。所以孔老夫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自己身正,所说的自己都能做到,比如说“孝顺父母”,就表演给孩子看“我是这样孝顺老人家的”,那么孩子看到好的榜样,他就能理解,也能够做到“入则孝”,如果父母自己做不到,怎么可能让孩子做呢!这是大人先要学《弟子规》的道理。首先得让大人学,大人学了以后,把《弟子规》一条一条地做给孩子看,孩子是这么学最有效,身教胜于言教。     
   
        《弟子规》所讲的每一条,都是让我们修德立业。一个人只要有优良的品德,他就能够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就能够被人所尊敬。所以,不管你在这个世界上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要想有所成就,都得要修学《弟子规》。当年孔老夫子教学生,孔门四科里有四门教育:第一个先讲的德行;第二讲言语;第三才讲政事,政事就是从事一门行业,学习一门技术;第四讲文学,就是一些文艺生活、精神生活方面的。头两条德行和言语就是在《弟子规》上来落实的。     
   
        所以,有些总经理招募员工,他首先是看你这个人人品如何,值不值得信赖,对工作负不负责任,都是通过用这些方面来考核的。所以我们就明白,《弟子规》能做到,你的事业就有成功的根基了。     
   
        那么对于学佛的人来讲,希望功夫能够迅速地得力,那么基本的德行修养必须先得做到,很多人学佛学了很多年,但是为什么烦恼习气压伏不住,老是起现行。正如恩师常说的,这是因为我们基本的德行没有基础,佛家讲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就没有根基了。所以恩师提倡,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感应篇》,佛家的《十善业道经》,这三门是基础的德行修养课程,得先做到,然后再谈入佛境界,念佛要功夫成片、一心不乱,都得建立在这个根基的基础上,所以学《弟子规》,因缘是非常重要的。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很多事情,都是浅深相通的,《弟子规》上所讲的虽然都是很浅的生活小事,表面上看好像是给孩子学的日常生活小事,但是这里有很深的道理。古人讲“如海一滴、具百川味”(出自清凉国师的《华严经疏钞》),一滴海水里头,就含有百川,所有河流的味道。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河流都汇集到这个大海水里。所以,从这看出,《弟子规》的每一条,都含有很深的玄义。我们用这种恭敬心去学习《弟子规》,一样能体会到《华严经》的味道。     
   
        很多深的理从哪里领悟?就是从生活小事上悟,从基本的品行、德行基础来悟入。古时候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个人叫杨黻,他是个很虔诚的佛教徒,希望早日修成正果。他听说无际大师很有道行,就想去拜访无际大师学道,然后就背上背包,辞别了他的老母亲,去找无际大师。走着走着,遇到一位老和尚,这个老和尚好像在等他,迎面而来说:“阿弥陀佛,施主啊,你要去哪里呢?”杨黻就说:“我听说无际大师很有道行,就想去找无际大师学道。”这个老和尚就笑了,说:“你找无际大师,不如找佛啊。有位活佛就在你回家的路上,你往回走就能见到,你不如跟他学道啊。”杨黻一听:“是吗?还有佛在世?在哪里啊?”这位老和尚就说:“你现在就回去,注意有一位披着一条毯子,脚上倒穿着拖鞋的人,就是你应该拜的佛。”杨黻一听,很高兴,立即辞别了老和尚,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天色已晚,夜深人静,这个时候,杨黻就敲门。都到家了,一路上还没有见到这样一个披着毛毯、倒穿着拖鞋的人,心里正在纳闷。他的老母亲在家里听到了儿子叫门的声音,非常的高兴,因为老母亲想念儿子,一听到儿子回来了,高兴的赶紧去开门,但是她已经躺下了,又马上起床,随手就抓起了一条毛毯披在身上,因为匆忙的缘故,把鞋穿反了,倒穿着拖鞋,急急忙忙地来开门。门一打开,杨黻一看,哎呀!他马上就醒悟了,原来活佛是谁呢?就是这堂中的老母亲啊。从此以后杨黻就觉悟了,不再去出外寻师访道了,就在家里注解《孝经》。他的悟处就是:深妙的道,全在日常生活和孝顺父母这些基本的德行中。所以他注解《孝经》的时候,很有感应,当他把墨汁用完了以后,去水池里挑一点水磨墨,结果池水里就自然地涌起墨汁来给他用,池水里墨汁都是现成的。     
   
        道在哪里?道原来就在我们应该尽的义务中,孝就是德之本,修道根基就在孝。所以古人总是说,道在哪里?日常生活就是道,会学的就学成,不会学的你出外找什么样的道,也是很难成就的。     
   
        孔老夫子曾经也讲过,要从最近的这些事情中,去学习仁的方法。他把仁作为最高的德行标准,仁在哪里学呢?就在日常生活中学。     
   
        对于孩子,如果能够让他从小就去落实这些德行的根基,那么他长大以后,学什么都学得快,他的品格、德行也不会受到社会的污染。当年,恩师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就非常重视孩子的童蒙养正教育。恩师也继承了李老师这种遗风,现在大力地提倡《弟子规》,可见得大德所重视的都是这些最基础的事情,这些做到了,才能有入道的根基。     
   
        《弟子规》是依从《论语·学而》第六条编成的,它以孔老夫子的教导为纲目。孔老夫子在《论语》中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很显然,《弟子规》就是以这一条作为纲目加以开解的。所以,从这一条可以看到,《弟子规》的规是规矩,《弟子规》是谁的规矩呢?是孔门弟子的规矩,孔老夫子当年教导学生,就是用这条规矩来要求自己的弟子。     
   
        孔门弟子以此能够成就世间圣贤。那么佛门弟子呢?想要成就出世间的圣贤,做佛做菩萨,这本《弟子规》也是相通的。这就是为什么恩师要求我们大家从《弟子规》入手来学习的原因。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弟子规》这本书的作者,根据重修《清史》的记载,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李毓秀先生,根据《论语》的教导,编成一本《训蒙文》,训导童蒙的。后来,经过清朝的贾存仁先生改编后,改名为《弟子规》。整篇文章不长,总共有三百六十句,每一句以三个字作为条目,总共是一千零八十个字,琅琅上口,容易背诵。     
   
        佛门里也有《弟子规》,特别是修净土法门的人,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就说到“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你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要修三福。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福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福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第一福是人天福,第二福是小乘声闻缘觉要修的,第三福是大乘菩萨要修的。《弟子规》讲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基本的德目,不正是第一福的头两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吗?     
   
        那么“慈心不杀”,具体落实在道家的基础德行科目《太上感应篇》,“修十善业”就是佛门的基础经典《十善业道经》,这是第一福。第一福做到了,才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所以,为什么恩师这么强调《弟子规》,原来真正想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条要好好地落实,这一条不落实,哪怕是一天能念十万声佛号,但是心行跟《弟子规》不相应,那也是很难往生的。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弟子规》的教起因缘。所以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呢?因为它对我们修德立业、成圣成贤、求生净土、作佛作菩萨都非常的重要。     
   
        十门开启第二:本文体性。所谓体性,用现代话来讲就是一种基本的原理原则。《弟子规》是以自性性德为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弟子规》所讲的这些条目,每一条都是我们自性本有的德行。儒家也讲“人之初,性本善”,本善是我们自己本来就有的,具体体现就是《弟子规》讲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所以,《弟子规》不是孔老夫子非得让我们遵守他制定的规章制度,不是!他这些规定其实都是我们自己本性具有的性德。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每个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具体的说,性德体现在伦理道德。所谓伦理可以说是五伦的关系,就是每个人必须有的这种人群之间的关系。人呱呱坠地以后,就离不开人群了,他就具有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的关系。这五伦的关系也不是哪一个人制定的,它是自然就具备的。比如说哪个人没有父母?父母不是人规定的,一生出来就一定有父母。所以既然有这种关系,人就必须要在这些关系中去尽自己的义务。这种义务就叫做十义,五伦十义。具体讲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十种义务。那么道德呢?具体体现在个人修养方面,儒家讲八德。八德有两种说法,普遍的说法是所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把这个一归纳,去除相同的,可以说有十二个德目,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个字,这些都属于我们本来就具有的品行。     
   
        心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相同,它是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通常,我们讲心性,也称它为实相,即宇宙真实的面目,这种自性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的。它是有,但不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可以接触得到的。老子也知道有个自性,他把自性称为“道”。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说不出来,无法去名状的,没有办法讲得出来。不仅讲不出来,连我们的思想、意识都想不出来。但是,它又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所以老子说:“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这个道,虽然很难理解,但是孔老夫子说“志于道”,就是要立志证这个道。佛也讲,这是我们的自性,也叫佛性,每个人本来具足,只要证到了这个佛性,我们就成佛了。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lxg20130220

2016-11-22 21:18:57

“道”或者说“佛性”如何去证得呢?我们首先要了解,“道”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形象,你按照这些表现的形象去修,就有一天能够证“道”,虽然“道”说不出来,但是它表现出来的形象就是“德”。所以“德”是“道”的相,“道”是“德”的体。我们虽然不能够用我们的六根接触“道”,但是我们能够看到“德”。我们知道什么是孝,什么是忠,什么是礼,什么是义,一个证道的人自然就会表现出这些德。我们没证道,叫做凡夫。凡夫没有成佛,没有见性,如何见性成佛呢?就要通过修这些德。凡是顺着性德的我们就做,凡是违背性德的我们就不做,这样才能证入自性。我们也要有信心,我们一定能证自性,一定能恢复自性,为什么呢?自性是本来就有的。我们现在有了这些烦恼习气,障碍我们的自性,这些烦恼习性,我们本来没有,没有的我们当然能够去除掉,本来有的,当然能够恢复了。     
   
        孔老夫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立志一定要在道上。而怎样去证道呢?要“据于德”。据就是以德为依靠,依靠德来修养自己,就能入道。从这里我们看到,《弟子规》是帮助我们修性德、证道的一门学问。从体性来看,它是非常了不起的一部书,不能够小看它。《中庸》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想要证道,学君子,成圣贤,那就得一步一步来。我们要远行,就要从近处开始走,一步一个脚印这么走下去,最终有一天会达到目的。你要登高爬山,万丈的高山,也是从第一步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爬的,自己先要谦卑下来,慢慢地爬。《弟子规》就是我们要远行的第一步,登高的第一步,我们要相信,一直这么走下去,一定能达到终点。达到终点了,我们就能恢复自性,圆满的恢复,跟佛一样,就成佛了,成就我们本来具有的圆满的德行、佛性。     
   
        《弟子规》教导我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如果你以为《弟子规》是小孩学的,我们就不用学了,那么你不学它,你就没有办法真正打好恢复性德的根基,那就叫做自暴自弃。你明明可以恢复性德,恢复本性,你不去恢复,这不就是自暴自弃吗?所以,立志要成圣成贤,就得从低的开始,而低的必定通高的,浅的一定达深的,浅深不二,高低平等,无有高下,这样才是《华严经》所说的境界。     
   
        说了很多,都是为了增强我们大家学习《弟子规》的信心,不能够忽视这一门德行学问。     
   
        十门开启第三:本文宗趣。如果大家真正明了《弟子规》的体性,是讲自性性德。谈到宗趣,就比较好讲了。宗就是宗旨,趣就是趣向。《弟子规》以什么为宗旨呢?它是以“进德学文,知行合一”为宗。《论语》的“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六个部分就是讲的修行、力行。后面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我们能够理解,就是学习圣贤之道,通过学习圣贤之道,更帮助我们力行。这个学文并不完全指学一般的文学、才艺,更重要的是指圣贤的学问。为什么要学圣贤的学问呢?是为了我们更好地力行!所谓学文和力行要合一并重。佛法也讲解行并重,解帮助行,行帮助解。整条纲目就是我们的宗旨。进德和学文,进德就是指力行,再学文,进德是行,学文是知,知行要合一,处处都知行合一,成圣成贤就快了。     
   
        那以什么为趣呢?宗和趣就有因果关系了。如果我们能够进德修业,学习圣贤,最后我们达到什么果报呢?必定能有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成圣成贤我们都能够达到。所以我们说以幸福人生、成圣成贤为趣。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lxg20130220

2016-11-22 21:19:56

十门开启第四:方便力用。方便,便是指便宜,就是合适,最合适的方法就叫方便。《弟子规》教导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圣贤呢?它讲的都是日常的生活小事,所以正是在平常生活里,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处处与性德相应,这是《弟子规》所教导的方法。你不用向外求道,就在当下,在自己的角色里,在自己的生活里,学习圣贤的克己功夫,这方不方便?合不合适?很合适很方便,谁都能做!     
   
        那么它的力用是什么?就是我们学《弟子规》有什么用呢?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们就能够从这些生活小事上面去悟圣贤之理。我们说《弟子规》是以自性性德为体,这个体怎么悟入呢?就是从这些生活小事里去悟,就像《华严经》里的净行品,讲的就是菩萨的生活小事,从早上起来,洗脸刷牙,上厕所,穿衣吃饭,讲的都是生活小事,但是华严菩萨就从这些生活小事里,发大菩提心,就证入佛性。能够从这些小事中达圣贤之理,这是它的用途。     
   
        圣贤之道,印祖讲的就是两个字:“明”与“诚”。“明”就是觉悟,“诚”就是你达到的真诚心,真诚心确实不容易学,有的人天生就真诚,有的人非得靠学习,他明白道理了,才能真正有真诚心。恩师讲了,真诚心就是菩提心。往生净土也得发菩提心,加上一向专念才能成功。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真诚心、这种圣贤之心呢?先得学,才能“明”。所以学《弟子规》就是要明白这些圣贤之理,然后才能达到真诚心,才能发起真实菩提心,有没有用呢?太有用了!所以要从这个角度学《弟子规》,不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只给孩子学。我们是从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的高度来学《弟子规》。我们在学习中,着重在每一条要从哪些方面来落实,不是就学这条死死板板的文字义理,它是多方面的,可以引申的。还有,为什么要这么做?里面的理是什么?我们着重这样去学习,达到知行合一,做起来真的就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了。     
   
        十门开启第五:所被根器。也就是说哪些根性的人、什么程度的人适合学《弟子规》呢?所谓根性,有上中下三种,孔老夫子说的,生而知之者,上也;中根的人,学而知之,次也;下根的人,困而知之。你天生就懂得,叫一闻千悟,这种叫上根,一般人很难达到。像六祖惠能大师,听一句《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彻悟了,这个真不容易,我们学不来。大部分人属于中下根人,怎么办?学而知之。通过学习,才能够知圣贤之道。再下根是困而知之,我学佛也学了十多年了,功夫就是不得力,就是困,受困了以后才去学,困而学之是下根,所以我自己是属于中下根人。要知道,《弟子规》上中下三根都得学,上根的人学《弟子规》,叫一闻千悟,一听“父母呼,应勿缓”,他就马上彻悟,连佛菩萨也是“父母呼,应勿缓”。刚才我们讲了观世音菩萨,“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观世音菩萨不也是做到了“应勿缓”吗?看众生犹如父母,所以“父母呼,应勿缓”,这是他所修行的,观世音菩萨是上根人,他来学这个,马上就悟透了。上根人是什么呢?证悟自性,然后性德启用,成为了修德,把《弟子规》条条都做到了,这是上根人。我们中根人没证入自性,就要通过学习,修正自己的习气毛病,以恢复性德,这叫修德,然后希望有一天能够证入自性。所以中根得学。下根就更得学了,基础都没有,那怎么能够成就呢?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弟子规》也是三根普被、利顿全收。     
   
        恩师经常提到,佛讲的“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不修学小乘的,直接入大乘,那不是佛的弟子。为什么呢?因为这叫空中楼阁,没有基础。而中国没有流传小乘,不是因为中国的修行人不要小乘,是中国有儒和道的基础。儒和道是古人都在修学的,他学了儒和道之后,可以直接入大乘,因此《弟子规》作为儒家的基础德行科目,可以说是小乘的修学根基,真正做圆满了,直接进入修学大乘就有基础了。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lxg20130220

2016-11-22 21:20:56

所以,恩师现在讲《华严经》,已经契入华严境界了,他也带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蔡礼旭老师讲的《如何做一个如法的好人》,一共四十个小时的讲解,恩师就听了十遍,用四百个小时来学习。难道恩师还没有做到《弟子规》吗?都做到了!为什么还要学呢?证明了上中下根都得学,哪怕你是证入华严境界。他是学什么呢?是把《弟子规》作为表演的教材、演戏的剧本演出来给我们看,这是示现,叫我们这些中下根人更应该努力学习。     
   
        十门开启第六:藏教所摄。一般的经典属于三藏之一,三藏通常是指“经、律、论”。经是指佛的圣言量,直接讲出来的就为经;律是指生活规范,佛所制定的戒律,都是佛弟子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论就是那些祖师大德读经,有一些心得体会了,写出的论著。经、律、论通常就是作为分别是佛经或者是佛论所用的大致分法。那么《弟子规》在这种经论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呢?“藏教所摄”就是指在经论中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当然,《弟子规》不属于佛经,不可以把它归为佛教的经律论,但是如果说它有跟经律论有相通类似之处,是可以把《弟子规》归为律这方面。因为所谓律就是佛所制定的生活规范,《弟子规》也是圣人给我们制定的生活规范,是我们应该遵守的。     
   
        佛制定戒律,是让修行人通过戒律的修持,能够回归圣人、佛的自性。所以,戒律是一个证入佛性的人自然做出来的。没有证入佛性的人,用戒律来修学,也能够证入佛性。同理可知,《弟子规》也是这样,“弟子规,圣人训”,圣人的训导,是圣人的生活规范,所以我们凡人通过修持《弟子规》,也有一天能成为圣人。     
   
        在判教方面,贤首大师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华严学者,他通常判有五教,所谓“小、使、终、顿、圆”。佛所讲的这些经典,可以按照这五个方面来区分。“小”是小乘的这些经教,最后是“圆”教,像《华严经》、《法华经》是属于圆教。“圆”就是一生圆成佛道了。《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也是属于圆教。如果把《弟子规》放到这五教中来看,实际上它是五教的基础,最初的小乘。小乘的目标是了脱生死,证阿罗汉,那必须要以《弟子规》作为基础规范,阿罗汉证果了,一定是把《弟子规》做好了,做圆满了。最后的圆教菩萨、等觉菩萨马上就成佛了,他们也是把《弟子规》做得圆圆满满,百分之百落实了,所以,把修学《弟子规》作为修学佛道的入门是非常重要的。《弟子规》在经教里应居什么地位呢?它属于五教的基础,它所讲的这些生活事理也是通五教的,既是基础,又通五教,所以,是入佛门的必修课程。     
   
        十门开启第七:部类差别。部类就是指这部《弟子规》,有没有跟它同部的,相类似的这些经典。恩师讲经常常提到,真实希望求生净土,一生能够圆成佛道的人,就必须要把儒释道三家的基础奠定好,因为这是最基本的德行。     
   
        儒家的基础德行是《弟子规》,道家的基础德行是《太上感应篇》,佛家的基础德行是《十善业道经》。如果说在儒释道三家里找出相似同类的,那么《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跟《弟子规》是属于同类的,都是讲我们的基础德行。当然《弟子规》是基础的基础,根本中的根本。《弟子规》做到了,然后再晋升到《太上感应篇》。《弟子规》讲的是伦理道德教育,《太上感应篇》是因果教育,《十善业道经》让我们成就圆满的善行,这是悟入心性的基础,成佛的基础。所以同类的教材我们都要认真学习。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lxg20130220

2016-11-22 21:21:54

在儒家的经典里,跟《弟子规》可以说是同部类的,可以看陈弘谋先生的著作,这是清朝的一名官员,他编了一部《五种遗规》,有五部分,第一部讲的是《养正遗规》;第二部是《训俗遗规》;第三是《教女遗规》;第四、第五部分是讲做官的人如何来修持自己。第一部《养正遗规》,就是《弟子规》的详细解释,其中有《朱子童蒙须知》、《朱子论定程董学则》,还有真西山的《教子斋规》,陈北溪的《小学诗礼》,方正学的《幼仪杂箴》,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童蒙养正的教材。童蒙养正不仅是教小孩,更重要的是我们大人都没有做到,所以现在要补习。这些都属于部类差别。     
   
        十门开启第八:传会讲释。其实《华严经》的十门开启讲的是译会校释,译就是翻译,会就是会集,校是校正,释是解释注释。因为经典是从古印度传过来的,它有翻译,要讲这些因缘。《弟子规》是中国本有的,所以我就改了一个字,就是传,不是译,不是翻译来的,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训。谁传的呢?从《论语》中我们看到的是孔老夫子的训示,所以是孔老夫子的心传,是圣人的训导。     
   
        那么会集方面,是由清朝李毓秀夫子会集,贾存仁改编重订。恩师把《弟子规》列入学佛人、净宗学人的基础修学科目,他把整部《弟子规》三百六十句进行了分段,大分七则: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大类一百一十三个细则,讲了一百一十三件事情,恩师又从中挑选了七十句作为精要,让我们重点学习。恩师把它编成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弟子规节要七十句》,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很好资料。     
   
        在讲释方面,蔡礼旭老师在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讲了一部《如何做一个如法的好人》——幸福人生讲座。把《弟子规》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讲了四十个小时。在澳洲净宗学院,也讲了《弟子规与佛法修学》,也是四十个小时。在澳洲净宗学院,他讲的是结合佛法的,主要是对我们学佛人讲的,在香港讲的是对一切社会大众所讲的。     
   
        还有杨淑芬老师,早几年曾经在澳洲净宗学院也讲过《弟子规》。另外台湾成功大学的张有恒教授,为《弟子规》做了一部详细的注解,题目叫做《幸福人生之经营》,他在序文里写道,他是汇集了杨老师、蔡老师讲的《弟子规》,以及自己的学习心得,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材,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参考。     
   
        十门开启第九:总释名题。就是解释名题了。这篇文章名题就三个字:弟子规。顾名思义,规就是规矩,弟子就是学生,谁的学生呢?从狭义上讲,是孔门弟子,跟孔老夫子学习圣贤之道的学生,他们应该遵守的,所以很多人说,《弟子规》是给小孩学的,这种说法是比较偏颇了。《弟子规》原本是孔老夫子要求自己的学生、自己的门人要做到的,孔老夫子的弟子都不是小孩,都是大人了,他们要做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孔老夫子要求的。     
   
        广义的讲,《弟子规》是一切圣贤之道必须学的基础课程。我们学佛,也是学圣贤之道,佛是圣,大圣,菩萨是大贤。要成佛成菩萨,也得从《弟子规》开始学习。从《弟子规》这个名字来看,是所有希望这一生能够成就优良人品、修德立业的人,想要作佛作菩萨、成圣成贤的人必须学习的规范,所以非常重要。     
   
        十门开启第十:正释文义。就是讲解经文,学习《弟子规》的正文。《弟子规》总共分七大段,讲的是七桩事情,前面讲总叙,后面有一个结劝,所以总共有九个部分。总叙有点像佛经的序分;中间的七大段: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大部分犹如经的正宗分;最后“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是结劝,劝导大家要学习圣贤。这部分犹如一个佛经的流通分。所以经开三分,《弟子规》都有。中间讲的七个部分,总共是一百一十三则事情,我们认真地一句一句来学习,并立志效法圣贤弟子,扎好修德立业的根基,圆满自己的学业、事业、家业、道业,为和谐世界略尽绵薄。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lxg20130220

2016-11-22 21:22:55

     ——钟茂森敬述     
   
        弟子规     
   
        (清) 李毓秀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抱怨短  报恩长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wlxg20130220

2016-11-22 21:23:55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总 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个总叙出自《论语·学而》第六条,孔老夫子教导弟子的科目。《论语》是孔老夫子的言行,它所记载的都是孔老夫子这位至圣先师每日的生活行持,所以《弟子规》是圣人训,是孔老夫子这位圣人对我们的训导。《弟子规》不是规定这些我们必须得做,它是圣人从自性中流出来的教诲,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性德。不是外面给我们加上的,是我们本有的,是圣人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证得的,然后把它说出来。     
   
        佛在《金刚经》里经常提到,“如来无有法可说”,意思就是佛没有说什么法。明明说了四十九年法,为什么佛却说自己没有说法呢?这是因为,他所说的都是我们本来具有的,没有给我们再加一个新的法,所以他无有说法。《弟子规》也是这样,圣人虽然说了《弟子规》,也是我们本来具有的,不是给我们外加的。有了这样的一种理念,学习《弟子规》我们就应该有信心了,相信自己,《弟子规》所说的每一条都能做到,因为是本有的,所以当然就能做到。本有的性德无量无边,说起来可是无量劫也说不尽,但是圣人用归纳的方法归纳了七条。     
   
        “首孝弟,次谨信”。第一是孝,孝是《弟子规》圣人之训的根本,孔老夫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所以“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它是所有圣人教育的起点。所以,《弟子规》就得先说孝。     
   
        孝是一种什么观念呢?就是父母跟我一体,父子有亲。有了这种孝的观念,自然就能做出孝行来。当然了,这个孝要扩而展之,不仅父母跟儿女是一体,老师呢?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跟我也是一体。佛经里讲,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我一样看待。你有这种观念,这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就是这么看待的,他认为一切众生犹如自己的父母,他供养众生如同供养诸佛如来。修普贤行就能成佛道。所以,恩师曾经说,整个佛法的修学就是孝道的落实。既是涵盖圆满的佛道,又是一切德行的根本。那么教学又得从这里开始教起,所以这个孝非常重要。     
   
        悌就是恭敬的观念。由于孝心表现出来就是恭敬,首先对父母恭敬,扩展出来,一切长辈我们也要恭敬,一切众生我们也要恭敬。所以悌是无方大用,一切恭敬,这是悌的本意,这也是普贤菩萨,所以普贤菩萨讲第一条,礼敬诸佛。礼敬诸佛就是孝道的落实,所以悌从哪里来?礼敬就是悌,悌是从孝而产生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体会到,《弟子规》所说的,其实可以通华严境界了。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清净平等 随缘放下 真信切愿 摄根念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mijishu888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