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咏春拳的打中线原理为什么总被其它格斗家吐槽?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4444次阅读 2次回复
咻豳迸
2017-10-31 08:28:48

咏春拳的打中线原理没问题,但格斗瞬间变化,中线并不是唯一性。

中线即为人体头顶百会至尾闾和地面的中垂线,它的实用宽度大约为10公分,技击的原则为在守护我中线的同时,我的拳(掌)力要集中打击对方的中线部位,很像击球体的中心点,这样使对方很难卸我之力,而且受力较重。

咏春拳学之第一套拳小念头于开马分中后第一个动作就是日字拳。拳从自己心窝直向前打出。敌我之间最近最短之距离为一直,即A点至B点之直线。由人体正面眉心之一点拉一直至下阴之一点,便是自已之中,亦是人体重心所在。

咏春拳学之手法就是根据这中运行。咏春拳学用中将自己分开左右两边,同时亦将对方身体分开左右两边。敌人要向自己攻击,不是从左边打就是从右边打,没有第三边的。当然自己向对方的攻击亦相对一样。这就是现代常用之二进制数学,亦如计算机中的零与一之关系。

咏春拳很早以前巳采用如此计算方式于武术技击之中。如将敌对双方面对面格之一刻定镜暂停并化作俯视平面图,双方最短之距离便是两者间之中,是最直接、最短、最快的向敌人攻击之路。路越短,所需时间越短。时间就是格中的最重要资源。

(现在流行的砸轮胎、这才是最佳发力)

(农民大爷在挖地的动作)

但是咏春拳这个站架动作并不是最佳的运动链。并不能很好的使用腿部的蹬力、腰的拧力、肩的送力,不能产生最大的打击力量。两只脚都稳定重心,没有启动力。

人体只有两只脚,通常运动中是一只脚支撑身体重心,另一只脚更好的启动发力。而腰椎骨是多块堆积而成,最合适发力的轨迹是拧转,而不是前后仰动。例举以下人体运动规律;

高尔夫的脚运动,是以腰为轴心,一只脚发力,另一种脚稳定重心支撑体重。

人在砍树时,要发挥最大力,也是要拧腰,基本身体保持直立,旋转的力量。

泰拳、拳击、散打 的直拳是一样的,一只脚支撑身体,另一只脚发力,上身基本保持直立,只是拧转。肩要送出去。


努末瞬

2017-10-31 08:29:14

因为格斗方式的不同现在都流行拿中国武术和拳击,MMA等等来比较。毕竟中西文化有差异,格斗方式也不尽相同。我不知道是哪位格斗家吐槽的,也不知道是怎样吐槽的。这样吧我就以我的经验来随便谈谈吧

先说说中线吧,前面的回答者已经说得够明白了,我就不多赘述了。这里我主要谈一谈打中线的杀伤力。众所周知,中线很容易找到,画一条线就是了,而我们大部分人不知道中线的重要性。人体主要的部分都在中线上,是武术必争的地方,自上而下依次是印堂穴,鼻尖穴,人中,下巴,喉咙,天突,华盖,鸠尾,巨阙甚至神阙和蛋蛋。打哪个地方都受不了,都在一条直线上,你可以试试一套日字冲拳按照这个顺序打下来是什么感觉。特别是鸠尾神阙,一记寸拳下去绝对躺。但是咏春并不教这些(这属于三十六点学术),但是咏春的出拳方式却非常适合打这个(拳有三尖)。而现在的格斗术哪管这些,就是打头肚子(实际上位点落在三门附近)肋骨,他们的格斗式大都是侧身所以很好得把中线给隐藏了,自热很难打的要害而头部呢,又有双手护着再加上打发快进快出这就使得咏春很难粘上手,而没有了近身也就大大减弱了咏春的优势,寸劲无处发,而对面一进一出又很难留着,这时候就变成我们被动了,因为我们的中线暴露在外面,人家可以从四个方向进攻,而对方只暴露外门给你,再加上这种进攻模式,年轻的拳手很快就会被带进对面的节奏,会急躁不安,这样再进行比赛,那打起来就是捉襟见肘了。而这时候还想着守中线就没啥卵用了,因为人家看中的是你的头,他管你什么中线西线,各种试探最后一击暴头,然后就说,看,什么狗屁中线,没用!

所以说,每个拳种都有自己的打法,打法不同拳理不同,恰好有些就是克制你的。在比如你练跆拳道难道会觉得中线很重要吗,当然不会。

哦对了,前面忘记说了,侧身有卸力作用,再加上人家职业的肌肉密度,打到中线威力也会大大减弱。再加上个人感觉咏春步伐没有那么灵活(因为刚开始就是设计在船上等狭窄空间使用的)也是硬伤,虽说用转腰来弥补不过仍是捉襟见肘。就比如说跳换步吧,可以瞬间切换内外门,但是咏春用不得因为这样日字冲拳使不上劲,然后出现了截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连跺

2017-10-31 08:29:24

咏春拳的中线原理,我想可能有两大原因,原因一是中线攻守距离最短,原因二是中线攻守的人体要害较多。如果是的话我就按这两点试分析。

中线攻守距离最短,我认同。但距离最短不代表能最快打到对手,因为 时间=距离÷速度。击打的速度也是重要因素。在追求最快打到对手之后,另外更重要的是最快打倒对手,也就是有效击打而不是无力的片面的快。(速度 力量配合距离)

中线攻守的人体要害较多,我认同。但要确保你击中对手要害时能否把对手打倒,对手击打你中线时你能否守得住,对手击打你的非中线时你能否抗得住。(击打要害也须要足够的力量方可有效击倒,非要害部位也须要练习抗击打)

古代中国真武功是注重力量速度的训练,注重有效击打的训练,注重实战等。现代更注重观赏性。优劣的不是拳种(真正的拳种),而是训练方法。真正咏春拳练得好的,马步稳且可以贯通发力,中线寸拳快而有力能一拳击倒对手,但这些肯定须要古代正宗训练方法(必勤必苦)。

大部分(真正的)拳种的创始人都是在熟习多种拳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而创造的,说明他悟性高,灵活,他在实战时应该是会随机应变地运用自己新创的拳种也会用其它的拳种甚至打出从未打过的招式。而那些部分的后来者仅学单一拳种固步自封狭隘于门户之见者难登大成。我相信咏春拳的创始人实战时不会是固定不动地站着钳羊马只打中线。

历史原因政治原因造成很多中国古代武功失落或变成“舞术”,但不代表中国古代真正武功不行,只是有些现代人没练好而已。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李小龙的实力是刻苦训练得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2

努末瞬

2017-10-31 08:29:14

因为格斗方式的不同现在都流行拿中国武术和拳击,MMA等等来比较。毕竟中西文化有差异,格斗方式也不尽相同。我不知道是哪位格斗家吐槽的,也不知道是怎样吐槽的。这样吧我就以我的经验来随便谈谈吧

先说说中线吧,前面的回答者已经说得够明白了,我就不多赘述了。这里我主要谈一谈打中线的杀伤力。众所周知,中线很容易找到,画一条线就是了,而我们大部分人不知道中线的重要性。人体主要的部分都在中线上,是武术必争的地方,自上而下依次是印堂穴,鼻尖穴,人中,下巴,喉咙,天突,华盖,鸠尾,巨阙甚至神阙和蛋蛋。打哪个地方都受不了,都在一条直线上,你可以试试一套日字冲拳按照这个顺序打下来是什么感觉。特别是鸠尾神阙,一记寸拳下去绝对躺。但是咏春并不教这些(这属于三十六点学术),但是咏春的出拳方式却非常适合打这个(拳有三尖)。而现在的格斗术哪管这些,就是打头肚子(实际上位点落在三门附近)肋骨,他们的格斗式大都是侧身所以很好得把中线给隐藏了,自热很难打的要害而头部呢,又有双手护着再加上打发快进快出这就使得咏春很难粘上手,而没有了近身也就大大减弱了咏春的优势,寸劲无处发,而对面一进一出又很难留着,这时候就变成我们被动了,因为我们的中线暴露在外面,人家可以从四个方向进攻,而对方只暴露外门给你,再加上这种进攻模式,年轻的拳手很快就会被带进对面的节奏,会急躁不安,这样再进行比赛,那打起来就是捉襟见肘了。而这时候还想着守中线就没啥卵用了,因为人家看中的是你的头,他管你什么中线西线,各种试探最后一击暴头,然后就说,看,什么狗屁中线,没用!

所以说,每个拳种都有自己的打法,打法不同拳理不同,恰好有些就是克制你的。在比如你练跆拳道难道会觉得中线很重要吗,当然不会。

哦对了,前面忘记说了,侧身有卸力作用,再加上人家职业的肌肉密度,打到中线威力也会大大减弱。再加上个人感觉咏春步伐没有那么灵活(因为刚开始就是设计在船上等狭窄空间使用的)也是硬伤,虽说用转腰来弥补不过仍是捉襟见肘。就比如说跳换步吧,可以瞬间切换内外门,但是咏春用不得因为这样日字冲拳使不上劲,然后出现了截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连跺

2017-10-31 08:29:24

咏春拳的中线原理,我想可能有两大原因,原因一是中线攻守距离最短,原因二是中线攻守的人体要害较多。如果是的话我就按这两点试分析。

中线攻守距离最短,我认同。但距离最短不代表能最快打到对手,因为 时间=距离÷速度。击打的速度也是重要因素。在追求最快打到对手之后,另外更重要的是最快打倒对手,也就是有效击打而不是无力的片面的快。(速度 力量配合距离)

中线攻守的人体要害较多,我认同。但要确保你击中对手要害时能否把对手打倒,对手击打你中线时你能否守得住,对手击打你的非中线时你能否抗得住。(击打要害也须要足够的力量方可有效击倒,非要害部位也须要练习抗击打)

古代中国真武功是注重力量速度的训练,注重有效击打的训练,注重实战等。现代更注重观赏性。优劣的不是拳种(真正的拳种),而是训练方法。真正咏春拳练得好的,马步稳且可以贯通发力,中线寸拳快而有力能一拳击倒对手,但这些肯定须要古代正宗训练方法(必勤必苦)。

大部分(真正的)拳种的创始人都是在熟习多种拳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而创造的,说明他悟性高,灵活,他在实战时应该是会随机应变地运用自己新创的拳种也会用其它的拳种甚至打出从未打过的招式。而那些部分的后来者仅学单一拳种固步自封狭隘于门户之见者难登大成。我相信咏春拳的创始人实战时不会是固定不动地站着钳羊马只打中线。

历史原因政治原因造成很多中国古代武功失落或变成“舞术”,但不代表中国古代真正武功不行,只是有些现代人没练好而已。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李小龙的实力是刻苦训练得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mijishu888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