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武襌醫《奇经八脉考》之奇经八脉总说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2905次阅读 4次回复
武襌醫《奇经八脉考》之奇经八脉总说/鐵冰心整理
很多武林前輩都由(襌)而後行...
所以習武之人懂一點點中醫藥知識也是有益無害的...
故整理了以下的一些中醫寶典秘籍供同好參考...

《奇经八脉考》
作者:李时珍 朝代:明·万历五年 年份:公元1577年



奇经八脉总说

凡人一身有经脉、络脉,直行曰经,旁支曰络。经凡十二∶手之三阴、三阳,足之三阴、三阳是也。
络凡十五∶乃十二经各有一别络,而脾又有一大络,并任、督二络为十五也。(难经作阴络,阳络)共二十七气,相随上下,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不得休息。故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夏始。其流溢之气,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内温脏腑,外濡腠理。奇经凡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 霈妄行,流于湖泽,此发灵、素未发之秘旨也。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时珍不敏,参考诸说,萃集于左,以备学仙、医者,筌蹄之用云。

八脉

奇经八脉者∶阴维也、阳维也、阴跷也、阳跷也、冲也、任也、督也、带也。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由外踝而上行于卫分;阴维起于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于营分,所以为一身之纲维也。阳跷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左右;阴跷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左右,所以使机关之跷捷也。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冲脉起于会阴,夹脐而行,直冲于上,为诸脉之冲要,故曰十二经脉之海,带脉则横围于腰,状如束带,所以总约诸脉者也。是故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以东西言也。督主身后之阳,任、冲主身前之阴,以南北言也。带脉横束诸脉,以六合言也。是故医而知乎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虎龙升降玄牝幽微之窍妙得矣。.




参与人数 1银币 +1 贡献 +1 收起 理由
郁怀菱 + 1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银币 +1 贡献 +1

本帖最后由 鐵冰心 于 2017-1-27 11:00 编辑

《奇经八脉考》
作者:李时珍 朝代:明·万历五年 年份:公元1577年

督脉

督乃阳脉之海,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俱绕篡后屏翳穴。(前阴后阴之间也)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在阴尾尻骨两旁,凡二穴)贯脊,会于长强穴。在 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历腰 、(二十一椎下)阳关、(十六椎下)命门、(十四椎下)悬枢、(十三椎下)脊中、(十一椎下)中枢、(十椎下)筋缩、(九椎下)至阳、(七椎下)灵台、(六椎下)神道、(五椎下)身柱、(三椎下)陶道、(大椎下)大椎,(一椎下)与手足三阳会合。上 门,(项后入发际五分)会阳维,入系舌本。上至风府,(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会足太阳、阳维同入脑中。循脑户、(在枕骨上)强间、(百会后三寸)后顶、(百会后一寸半)上巅,历百会、(顶中央旋毛中)前顶、(百会前,一寸半)囟会、(百会前三寸,即囟门)上星,(囟会前一寸)至神庭,(囟会前二寸。直鼻上,入发际五分)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循额中至鼻柱,经素 、(鼻准头也)水沟、(即人中)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在唇上端)入龈交,(上齿缝中)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凡三十一穴。督脉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由少腹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会太阳于目内 睛明穴。(见阴跷下)上额,与足厥阴同会于巅。入络于脑,又别自脑下项,循肩胛,与手足太阳、少阳会于大杼第一椎下两旁,去脊中一寸五分陷中,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难经曰∶督脉、任脉四尺五寸,合共九尺。灵枢经曰∶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张洁古曰∶督者,都也,为阳脉之都纲。任者,妊也,为阴脉之妊养。
王海脏曰∶阴跷、阳跷同起跟中,乃气并而相连,任脉、督脉同起中极之下,乃水沟而相接。
滑伯仁曰∶任、督二脉,一源而二岐,一行于身之前,一行于身之后,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李濒湖曰∶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故魏伯阳参同契云∶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须。崔希范天元入药镜云∶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归根窍,复命关,贯尾闾,通泥丸。大道三章直指云∶修丹之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正在干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兑之东、坎离交媾之地,在人身天地之正中,八脉、九窍、十二经、十五络联辏,虚间一穴,空悬黍珠,医书谓之任、督二脉。此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修丹之士,不明此窍,则真息不生,神化无基也。俞琰注参同契云∶人身血气,往来循环,昼夜不停,医书有任、督二脉,人能通此二脉,则百脉皆通。黄庭经言∶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天经乃吾身之黄道,呼吸往来于此也。鹿运尾闾,能通督脉;龟纳鼻息,能通任脉,故二物皆长寿。此数说,皆丹家河车妙旨也。而药物火候,自有别传。
王海脏曰∶张平叔言铅乃北方正气,一点初生之真阳,为丹母,其虫为龟,即坎之二阴也,地轴也。一阳为蛇,天根也。阳生于子脏之命门,元气之所系,出入于此,其用在脐下,为天地之根,玄牝之门,通厥阴,分三岐为三车,一念之非降而为漏,一念之是守而成铅。升而接离,补而成干,阴归阳化,是以还元。
至虚至静,道法自然,飞升而仙。

督脉
http://www.tcm100.com/tools/JingLuoFlash/dumai.swf

督脉为病
素问骨空论云∶督脉生疾,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女子为不孕、癃痔、遗溺、嗌干。治在骨上,(谓腰横骨上毛际中,曲骨穴也)甚者在脐下营。(脐下一寸,阴交穴也)
王启玄曰∶此乃任冲二脉之病,不知何以属之督脉。李濒湖曰∶督脉虽行于背,而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则由少腹直上贯脐,中贯心,入喉,上颐,环唇,而入于目之内 。故显此诸证,启玄盖未深考尔。
素问曰∶督脉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高摇之,挟骨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秦越人难经曰∶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王海脏曰∶此病宜用羌活、独活、防风、荆芥、细辛、 本、黄连、大黄、附子、乌头、苍耳之类。
张仲景金匮云∶脊强者,五 之总名。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螈 。诸药不已,可灸身柱、大椎、陶道穴。
又曰∶ 家脉,筑筑而弦直上下行。
王叔和脉经曰∶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
又曰∶脉来中央浮直,上下动者,督脉也。动苦腰背膝寒,大人癫,小儿痫,宜灸顶上三壮。
素问风论曰∶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王启玄云∶脑户乃督脉、足太阳之会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本帖最后由 鐵冰心 于 2017-1-27 11:14 编辑

《奇经八脉考》
作者:李时珍 朝代:明·万历五年 年份:公元1577年


任脉

任为阴脉之海,其脉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在两阴之间)上行而外出,循曲骨,(横骨上毛际陷中)上毛际,至中极,(脐下四寸,膀胱之募)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循关元,(脐下三寸,小肠之募,三阴任脉之会)历石门(即丹田,一名命门,在脐下二寸,三焦募也)气海,(脐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气之海)会足少阳、冲脉于阴交。(脐下一寸,当膀胱上口,三焦之募)循神阙、(脐中央)水分,(脐上一寸,当小肠下口)会足太阴于下脘。(脐上二寸,当胃下口)历建里,(脐上三寸)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于中脘。(脐上四寸,胃之募也)上上脘、(脐上五寸)巨阙、(鸠尾下一寸,心之募也)鸠尾、(蔽骨下五分)中庭、(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中间)玉堂、(紫宫下一寸六分)紫宫、(华盖下一寸六分)华盖、(璇玑下一寸)璇玑,(天突下一寸)
上喉咙,会阴维于天突、廉泉。(天突在结喉下四寸宛宛中,廉泉在结喉上,舌下,中央)上颐,循承浆,与手足阳明、督脉会。(唇下陷中)环唇上,至下 交,复出分行,循面,系两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终。(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二穴)凡二十七穴。难经、甲乙经,并无循面以下之说。
任脉之别络,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
灵枢经曰∶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其侧动脉人迎,足阳明也。

任脉
http://www.tcm100.com/tools/JingLuoFlash/renmai.swf

任脉为病
素问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又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又曰∶上气有音者,治其缺盆中。(谓天突穴也,阴维、任脉之会,刺一寸,灸三壮)
脉经曰∶寸口脉来紧细实,长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取关元治之。
又曰∶横寸口边,脉丸丸者,任脉也。苦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不得俯仰,拘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奇经八脉考》
作者:李时珍 朝代:明·万历五年 年份:公元1577年


冲脉

冲为经脉之海,又曰血海,其脉与任脉,皆起于少腹之内胞中。其浮而外者,起于气冲。(一名气街,在少腹毛中两旁各二寸,横骨两端,动脉宛宛中,足阳明穴也)并足阳明、少阴二经之间,循腹上行至横骨。(足阳明去腹中行二寸,少阴去腹中行五分,冲脉行于二经之间也。横骨在阴上横骨中,宛如偃月,去腹中行一寸半)
挟脐左右各五分,上行历大赫、(横骨上一寸,去腹中行一寸半)气穴、(即胞门一名子户、大赫上一寸,去腹中行一寸半,少阴、冲脉之会)四满、(气穴上一寸)中注、(四满上一寸)肓 、(中注上一寸)商曲、(肓上二寸)石关、(商曲上一寸)阴都、(石关上一寸)通谷、(阴都上一寸)幽门,(通谷上一寸,夹巨阙两旁,各五分陷中)至胸中而散,凡二十四穴。
灵枢经曰∶冲、任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月下数脱血,任冲并伤,脉不荣其口唇,故髭须不生。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任,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亦不生。天宦不脱于血,而任冲不盛,宗筋不强,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亦不生。
素问水热穴论曰∶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
王启玄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一云冲脉起于气冲,冲直而通,故谓之冲。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启玄曰∶心脏在南,故前曰广明,冲脉在北,故后曰太冲。足少阴肾脉与冲脉合而盛大,故曰太冲。两脉相合为表里也。冲脉在脾之下,故曰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灵枢经曰∶帝曰∶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岐伯曰∶不然。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斜入 中,伏行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并于少阴,渗三阴,斜入踝,伏行出属跗,属下,循跗上,入大指之间,渗诸络而温足胫肌肉。故其脉常动,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
王海脏曰∶手少阳三焦相火为一腑,右肾命门为相火,心包主亦名相火,其脉同诊。肾为生气之门,出而治脐下,分三歧,上冲夹脐过天枢,上至膻中两乳间,元气所系焉。又足太阳之别,并足太阳正路入络膀胱,约下焉。三焦者,从头至心、心至脐、脐至足,为上中下三焦,其实真元一气也。故曰有脏无腑。脉诀云∶三焦无状空有名,寄在胸中膈相应。一云∶其腑在气街中。上焦在胃上口,治在膻中;中焦在胃管,治在脐旁;下焦在脐下膀胱上口,治在脐。
经曰∶原气者,三焦之别使也。肾间动气者,真元一气,分为三路,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
李濒湖曰∶三焦即命门之用。与冲、任、督相通者,故附着于此。

冲脉
http://www.tcm100.com/tools/JingLuoFlash/chongmai.swf

冲脉为病
越人难经曰∶冲脉为病,逆气而里急。
灵枢经曰∶气逆上,刺膺中陷下者,与下胸动脉。腹痛,刺脐左右动脉,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按之立已。
李东垣曰∶秋冬之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胁下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名曰厥逆。其证∶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宜调中益气汤加吴茱萸五分,随气多少用之。(脾胃论)夏月有此,乃大热之证,用黄连、黄柏、知母各等分,酒洗炒为末,白汤和丸,每服一二百丸,空心白汤下,即以美膳压之,不令停留胃中,直至下元,以泻冲脉之邪也。盖此病随四时寒热温凉治之。
又曰∶凡逆气上冲,或兼里急,或作躁热,皆冲脉逆也。若内伤病此,宜补中益气汤加炒 、炒连、知母,以泄冲脉。凡肾火旺,及任、督、冲三脉盛者,则宜用酒炒黄 、知母,亦不可久服,恐妨胃也。或腹中刺痛,或里急,宜多用甘草,或虚坐而大便不得者,皆属血虚,血虚则里急,宜用当归。逆气里急,膈咽不通,大便不行者,宜升阳泻热汤主之。(方见兰室秘脏)麻木,厥气上冲,逆气上行,妄闻妄见者,宜神功丸主之。(方见兰室秘脏)
孙真人千金方云∶咳唾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其面翕热如醉,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寸脉沉,尺脉微,宜茯苓五味子汤,以治其气冲。其方用茯苓、五味子(二钱)桂心、甘草,(一钱)水煎服。胸满者去桂。
程篁墩曰∶太平侯病膻中痛,喘呕吞酸,脐上一点气,上至咽喉如冰,每子后申时辄发,医以为大寒,不效。
祝橘泉曰∶此得之大醉及浓味过多,子后申时相火自下腾上,故作痛也。以二陈加芩、连、栀子、苍术,数饮而愈。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鐵冰心

2017-1-29 09:38:55

(续上...)
素问痿论曰∶治痿独取阳明者何也?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冲脉者,经脉之海,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治之当各补其营而通其 ,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谓肝甲乙、心丙丁、脾戊己、主气法时月也)
李东垣曰∶暑月病甚,则传肾肝为痿厥。痿,乃四肢痿软。厥,乃四肢如火,或如冰,心烦。冲脉气逆上,甚则火逆,名曰厥逆。故痿厥二病,多相须也。经曰∶下气不足,则痿厥心 。宜以清燥去湿热之药,或生脉散合四苓散。加酒洗黄 、知母,以泄其湿热。
李濒湖曰∶湿热成痿,乃不足中有余也。宜渗泄之药。若精血枯涸成痿,乃不足中之不足也,全要峻补之药。
灵枢经曰∶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气在腹者止之背 与冲脉于脐之左右之动脉;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先按在上,久应手乃刺而与之。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作痛。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
王叔和脉经曰∶两手脉浮之俱有阳,沈之俱有阴,阴阳皆盛,此冲、督之脉也。冲、督之脉,为十二经之道路也。冲、督用事。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其人若恍惚狂痴。
又曰∶脉来中央坚实,径至关者,冲脉也。动苦少腹痛上抢心,有瘕疝遗溺,胁支满烦,女子绝孕。
又曰∶尺寸俱牢,直上直下,此乃冲脉,胸中有寒疝也。
张仲景曰∶伤寒动气在右不可发汗,汗之则衄而渴,心苦烦,饮水即吐;(先以五苓散,次以竹叶汤)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头眩咽燥,鼻干心悸。(竹叶汤)动气在左不可发汗,汗之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 ,此为难治;(或先用防风白术牡蛎汤,次用小建中汤)不可下,下之则腹里拘急不止,动气反剧,身虽有热反欲拳。
(先服甘草干姜汤,次服小建中汤)动气在上不可发汗,汗之则气上冲,正在心端,(李根汤)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热烦,身热汗泄,欲水自灌。(竹叶汤)动气在下不可发汗,汗之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疼、头痛目运,恶寒吐谷;(先服大陈皮汤,次服小建中汤)不可下,下之则腹满,卒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坚。(甘草泻心汤)
李濒湖曰∶此乃脐之左右上下,有气筑筑然牢而痛,正冲、任、足少阴、太阴四经病也。成无己注文,以为左肝右肺,上心下脾,盖未审四脏乃兼邪耳。
岐伯曰∶海有东西南北,人亦有四海以应之。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人迎。
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气海有余,气满胸中 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4

本帖最后由 鐵冰心 于 2017-1-27 11:00 编辑

《奇经八脉考》
作者:李时珍 朝代:明·万历五年 年份:公元1577年

督脉

督乃阳脉之海,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俱绕篡后屏翳穴。(前阴后阴之间也)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在阴尾尻骨两旁,凡二穴)贯脊,会于长强穴。在 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历腰 、(二十一椎下)阳关、(十六椎下)命门、(十四椎下)悬枢、(十三椎下)脊中、(十一椎下)中枢、(十椎下)筋缩、(九椎下)至阳、(七椎下)灵台、(六椎下)神道、(五椎下)身柱、(三椎下)陶道、(大椎下)大椎,(一椎下)与手足三阳会合。上 门,(项后入发际五分)会阳维,入系舌本。上至风府,(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会足太阳、阳维同入脑中。循脑户、(在枕骨上)强间、(百会后三寸)后顶、(百会后一寸半)上巅,历百会、(顶中央旋毛中)前顶、(百会前,一寸半)囟会、(百会前三寸,即囟门)上星,(囟会前一寸)至神庭,(囟会前二寸。直鼻上,入发际五分)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循额中至鼻柱,经素 、(鼻准头也)水沟、(即人中)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在唇上端)入龈交,(上齿缝中)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凡三十一穴。督脉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由少腹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会太阳于目内 睛明穴。(见阴跷下)上额,与足厥阴同会于巅。入络于脑,又别自脑下项,循肩胛,与手足太阳、少阳会于大杼第一椎下两旁,去脊中一寸五分陷中,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难经曰∶督脉、任脉四尺五寸,合共九尺。灵枢经曰∶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张洁古曰∶督者,都也,为阳脉之都纲。任者,妊也,为阴脉之妊养。
王海脏曰∶阴跷、阳跷同起跟中,乃气并而相连,任脉、督脉同起中极之下,乃水沟而相接。
滑伯仁曰∶任、督二脉,一源而二岐,一行于身之前,一行于身之后,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李濒湖曰∶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故魏伯阳参同契云∶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须。崔希范天元入药镜云∶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归根窍,复命关,贯尾闾,通泥丸。大道三章直指云∶修丹之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正在干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兑之东、坎离交媾之地,在人身天地之正中,八脉、九窍、十二经、十五络联辏,虚间一穴,空悬黍珠,医书谓之任、督二脉。此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修丹之士,不明此窍,则真息不生,神化无基也。俞琰注参同契云∶人身血气,往来循环,昼夜不停,医书有任、督二脉,人能通此二脉,则百脉皆通。黄庭经言∶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天经乃吾身之黄道,呼吸往来于此也。鹿运尾闾,能通督脉;龟纳鼻息,能通任脉,故二物皆长寿。此数说,皆丹家河车妙旨也。而药物火候,自有别传。
王海脏曰∶张平叔言铅乃北方正气,一点初生之真阳,为丹母,其虫为龟,即坎之二阴也,地轴也。一阳为蛇,天根也。阳生于子脏之命门,元气之所系,出入于此,其用在脐下,为天地之根,玄牝之门,通厥阴,分三岐为三车,一念之非降而为漏,一念之是守而成铅。升而接离,补而成干,阴归阳化,是以还元。
至虚至静,道法自然,飞升而仙。

督脉
http://www.tcm100.com/tools/JingLuoFlash/dumai.swf

督脉为病
素问骨空论云∶督脉生疾,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女子为不孕、癃痔、遗溺、嗌干。治在骨上,(谓腰横骨上毛际中,曲骨穴也)甚者在脐下营。(脐下一寸,阴交穴也)
王启玄曰∶此乃任冲二脉之病,不知何以属之督脉。李濒湖曰∶督脉虽行于背,而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则由少腹直上贯脐,中贯心,入喉,上颐,环唇,而入于目之内 。故显此诸证,启玄盖未深考尔。
素问曰∶督脉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高摇之,挟骨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秦越人难经曰∶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王海脏曰∶此病宜用羌活、独活、防风、荆芥、细辛、 本、黄连、大黄、附子、乌头、苍耳之类。
张仲景金匮云∶脊强者,五 之总名。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螈 。诸药不已,可灸身柱、大椎、陶道穴。
又曰∶ 家脉,筑筑而弦直上下行。
王叔和脉经曰∶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
又曰∶脉来中央浮直,上下动者,督脉也。动苦腰背膝寒,大人癫,小儿痫,宜灸顶上三壮。
素问风论曰∶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王启玄云∶脑户乃督脉、足太阳之会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本帖最后由 鐵冰心 于 2017-1-27 11:14 编辑

《奇经八脉考》
作者:李时珍 朝代:明·万历五年 年份:公元1577年


任脉

任为阴脉之海,其脉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在两阴之间)上行而外出,循曲骨,(横骨上毛际陷中)上毛际,至中极,(脐下四寸,膀胱之募)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循关元,(脐下三寸,小肠之募,三阴任脉之会)历石门(即丹田,一名命门,在脐下二寸,三焦募也)气海,(脐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气之海)会足少阳、冲脉于阴交。(脐下一寸,当膀胱上口,三焦之募)循神阙、(脐中央)水分,(脐上一寸,当小肠下口)会足太阴于下脘。(脐上二寸,当胃下口)历建里,(脐上三寸)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于中脘。(脐上四寸,胃之募也)上上脘、(脐上五寸)巨阙、(鸠尾下一寸,心之募也)鸠尾、(蔽骨下五分)中庭、(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中间)玉堂、(紫宫下一寸六分)紫宫、(华盖下一寸六分)华盖、(璇玑下一寸)璇玑,(天突下一寸)
上喉咙,会阴维于天突、廉泉。(天突在结喉下四寸宛宛中,廉泉在结喉上,舌下,中央)上颐,循承浆,与手足阳明、督脉会。(唇下陷中)环唇上,至下 交,复出分行,循面,系两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终。(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二穴)凡二十七穴。难经、甲乙经,并无循面以下之说。
任脉之别络,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
灵枢经曰∶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其侧动脉人迎,足阳明也。

任脉
http://www.tcm100.com/tools/JingLuoFlash/renmai.swf

任脉为病
素问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又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又曰∶上气有音者,治其缺盆中。(谓天突穴也,阴维、任脉之会,刺一寸,灸三壮)
脉经曰∶寸口脉来紧细实,长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取关元治之。
又曰∶横寸口边,脉丸丸者,任脉也。苦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不得俯仰,拘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奇经八脉考》
作者:李时珍 朝代:明·万历五年 年份:公元1577年


冲脉

冲为经脉之海,又曰血海,其脉与任脉,皆起于少腹之内胞中。其浮而外者,起于气冲。(一名气街,在少腹毛中两旁各二寸,横骨两端,动脉宛宛中,足阳明穴也)并足阳明、少阴二经之间,循腹上行至横骨。(足阳明去腹中行二寸,少阴去腹中行五分,冲脉行于二经之间也。横骨在阴上横骨中,宛如偃月,去腹中行一寸半)
挟脐左右各五分,上行历大赫、(横骨上一寸,去腹中行一寸半)气穴、(即胞门一名子户、大赫上一寸,去腹中行一寸半,少阴、冲脉之会)四满、(气穴上一寸)中注、(四满上一寸)肓 、(中注上一寸)商曲、(肓上二寸)石关、(商曲上一寸)阴都、(石关上一寸)通谷、(阴都上一寸)幽门,(通谷上一寸,夹巨阙两旁,各五分陷中)至胸中而散,凡二十四穴。
灵枢经曰∶冲、任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月下数脱血,任冲并伤,脉不荣其口唇,故髭须不生。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任,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亦不生。天宦不脱于血,而任冲不盛,宗筋不强,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亦不生。
素问水热穴论曰∶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
王启玄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一云冲脉起于气冲,冲直而通,故谓之冲。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启玄曰∶心脏在南,故前曰广明,冲脉在北,故后曰太冲。足少阴肾脉与冲脉合而盛大,故曰太冲。两脉相合为表里也。冲脉在脾之下,故曰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灵枢经曰∶帝曰∶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岐伯曰∶不然。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斜入 中,伏行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并于少阴,渗三阴,斜入踝,伏行出属跗,属下,循跗上,入大指之间,渗诸络而温足胫肌肉。故其脉常动,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
王海脏曰∶手少阳三焦相火为一腑,右肾命门为相火,心包主亦名相火,其脉同诊。肾为生气之门,出而治脐下,分三歧,上冲夹脐过天枢,上至膻中两乳间,元气所系焉。又足太阳之别,并足太阳正路入络膀胱,约下焉。三焦者,从头至心、心至脐、脐至足,为上中下三焦,其实真元一气也。故曰有脏无腑。脉诀云∶三焦无状空有名,寄在胸中膈相应。一云∶其腑在气街中。上焦在胃上口,治在膻中;中焦在胃管,治在脐旁;下焦在脐下膀胱上口,治在脐。
经曰∶原气者,三焦之别使也。肾间动气者,真元一气,分为三路,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
李濒湖曰∶三焦即命门之用。与冲、任、督相通者,故附着于此。

冲脉
http://www.tcm100.com/tools/JingLuoFlash/chongmai.swf

冲脉为病
越人难经曰∶冲脉为病,逆气而里急。
灵枢经曰∶气逆上,刺膺中陷下者,与下胸动脉。腹痛,刺脐左右动脉,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按之立已。
李东垣曰∶秋冬之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胁下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名曰厥逆。其证∶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宜调中益气汤加吴茱萸五分,随气多少用之。(脾胃论)夏月有此,乃大热之证,用黄连、黄柏、知母各等分,酒洗炒为末,白汤和丸,每服一二百丸,空心白汤下,即以美膳压之,不令停留胃中,直至下元,以泻冲脉之邪也。盖此病随四时寒热温凉治之。
又曰∶凡逆气上冲,或兼里急,或作躁热,皆冲脉逆也。若内伤病此,宜补中益气汤加炒 、炒连、知母,以泄冲脉。凡肾火旺,及任、督、冲三脉盛者,则宜用酒炒黄 、知母,亦不可久服,恐妨胃也。或腹中刺痛,或里急,宜多用甘草,或虚坐而大便不得者,皆属血虚,血虚则里急,宜用当归。逆气里急,膈咽不通,大便不行者,宜升阳泻热汤主之。(方见兰室秘脏)麻木,厥气上冲,逆气上行,妄闻妄见者,宜神功丸主之。(方见兰室秘脏)
孙真人千金方云∶咳唾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其面翕热如醉,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寸脉沉,尺脉微,宜茯苓五味子汤,以治其气冲。其方用茯苓、五味子(二钱)桂心、甘草,(一钱)水煎服。胸满者去桂。
程篁墩曰∶太平侯病膻中痛,喘呕吞酸,脐上一点气,上至咽喉如冰,每子后申时辄发,医以为大寒,不效。
祝橘泉曰∶此得之大醉及浓味过多,子后申时相火自下腾上,故作痛也。以二陈加芩、连、栀子、苍术,数饮而愈。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鐵冰心

2017-1-29 09:38:55

(续上...)
素问痿论曰∶治痿独取阳明者何也?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冲脉者,经脉之海,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治之当各补其营而通其 ,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谓肝甲乙、心丙丁、脾戊己、主气法时月也)
李东垣曰∶暑月病甚,则传肾肝为痿厥。痿,乃四肢痿软。厥,乃四肢如火,或如冰,心烦。冲脉气逆上,甚则火逆,名曰厥逆。故痿厥二病,多相须也。经曰∶下气不足,则痿厥心 。宜以清燥去湿热之药,或生脉散合四苓散。加酒洗黄 、知母,以泄其湿热。
李濒湖曰∶湿热成痿,乃不足中有余也。宜渗泄之药。若精血枯涸成痿,乃不足中之不足也,全要峻补之药。
灵枢经曰∶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气在腹者止之背 与冲脉于脐之左右之动脉;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先按在上,久应手乃刺而与之。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作痛。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
王叔和脉经曰∶两手脉浮之俱有阳,沈之俱有阴,阴阳皆盛,此冲、督之脉也。冲、督之脉,为十二经之道路也。冲、督用事。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其人若恍惚狂痴。
又曰∶脉来中央坚实,径至关者,冲脉也。动苦少腹痛上抢心,有瘕疝遗溺,胁支满烦,女子绝孕。
又曰∶尺寸俱牢,直上直下,此乃冲脉,胸中有寒疝也。
张仲景曰∶伤寒动气在右不可发汗,汗之则衄而渴,心苦烦,饮水即吐;(先以五苓散,次以竹叶汤)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头眩咽燥,鼻干心悸。(竹叶汤)动气在左不可发汗,汗之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 ,此为难治;(或先用防风白术牡蛎汤,次用小建中汤)不可下,下之则腹里拘急不止,动气反剧,身虽有热反欲拳。
(先服甘草干姜汤,次服小建中汤)动气在上不可发汗,汗之则气上冲,正在心端,(李根汤)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热烦,身热汗泄,欲水自灌。(竹叶汤)动气在下不可发汗,汗之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疼、头痛目运,恶寒吐谷;(先服大陈皮汤,次服小建中汤)不可下,下之则腹满,卒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坚。(甘草泻心汤)
李濒湖曰∶此乃脐之左右上下,有气筑筑然牢而痛,正冲、任、足少阴、太阴四经病也。成无己注文,以为左肝右肺,上心下脾,盖未审四脏乃兼邪耳。
岐伯曰∶海有东西南北,人亦有四海以应之。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人迎。
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气海有余,气满胸中 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mijishu888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