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坏 发表于 2017-8-10 08:06:27

也來談談傳武國術的利用及被利用

上班無事之時開開小差,也來談談傳武國術的利用及被利用。
常言道,人要想生存地好,就要創造自己地被利用價值。利用這話兒說地難聽,但也挺務實。
關於醫術、拳術跟丹道(及背後佛到民間信仰間)的關係,常是人們經經樂道話題,似乎在不少老一輩吧友眼中,把丹道、中醫跟傳武國術視為個不可分的整體,那到底如何而來耶。
先說說為何會有僧道門派創立的武術吧,古時方外為求清修,道觀佛寺縱不建於深山,倒也不會在市井鬧區,少說也是多座落於郊區,因此除了修道念佛,為求必要時能有自保之力(別一盜匪就遭到兵解了或是祭了野獸武臟廟),為防宵小野獸騷擾,但也學些棍棒、拳腳功夫之流(當然對人傾向多於對野獸,看來才是更可怕啊)。
醫者除了在元代一度僅次於官吏、宗教人士外,平時都被歸於士農工商之外的五術人士,擠不進太醫院,也開不起自己醫管的方士郎中,還是多少受些歧視。古時若發生醫療糾紛,官司訴訟就別說了,至少在鄉里輿論上可能多半倒向患者,沒練個幾手,估計要白受很多欺辱。所以也會對武術有所興趣。
武夫若非出於軍旅,則多半則是少年時身強體壯,成了地主階級的護院打手食客,打地多了,領悟些拳腳技法又有些名氣,有班子徒弟壯膽,才敢開宗立派。打地多練地多,自然免不了跌打損傷,正所謂三折恭成良醫,多少也對些推拿、整骨有些學習體會,更進一步者還真會對些藥學有所涉獵(但這種人太少了,明清時就有句針對武夫,說來很損人的調侃,舉筆如扛鼎)。
話說回來,地主階級本來就營養好,不用終日為生計所苦,有些閒工夫來研究下技擊拳術也就罷了。若是護院食客出身(魏晉稱部曲,明清稱法我比較不清楚),老了要是真有些體悟,打出了名頭,一堆能承事的徒子徒孫長成了,桃李滿門了,總不能就說自己是個護院食客出身,幫著主子做事甚至欺男霸女練出了功夫,剛好一些方外之人也練些功夫,而方外之人雖在儒家社會下官方說法地位低下(元一代除外)。但是在一般販夫走卒老百姓也中,地位還是在工農之上,乾脆就去穿鑿附會結合些道家哲裡還是易經學說,表示是從其間體會出道,從道地哲學中又自然領悟些武術技法,到這階段就是丹道之類被傳武國術習練者利用了。
偏偏到了近代,科學昌明,現代醫學發達,武夫也不太需要以前那些推拿整骨民俗療法;社會又興起各新職業階級,運動員,一些有傳承,真受過系統化武術訓練,有些本事的被吸收進武校跟體院了。現代一些所謂民間武術家反正也是有自己工作,或拉拔大了兒女成才,或事業有成,閒暇之餘開始習練推廣國術,真要把它當成個格鬥技練,吃不消也沒興趣,稍加運動後,泡茶聊天,談些玄學,倒是真其樂無窮。也就不特意釐清關係了。可是有一點。
真有傳承地,被吸收進武校跟體院有教練或運動員證照,已經有比較相對更高地運動員社會地位鍍金,難免會有人反過來嫌易理、丹道玄學思想這層鍍金有些無用了,甚至感覺它是銅色不是金色有些土。那就會開始反過來想切割,這是人之常情啊。
就像夜壺,尿急了很想用它,用完了當然嫌它臭了,想離地越遠越好啊。
武術的利用談完,被利用,就更多了。
午休沒空打那麼多字,想來前幾天看部電影叫"師父",想起先祖父跟自己談過往事,也挺符合這主題的。就用些篇幅來談談其中的利用跟被利用吧。
不多加劇透,就談關係。
甲對師徒:師父想利用教成徒弟,去踢館,證明自家門派功夫高明,到時犯了眾怒,被逐出天津的反正就是枚棋子;徒弟一開始是覬覦師娘美色,後來也真心想練練。不過嘛,雖然很多影評都說他看似痞其實有情有義,一樣也是個沒心沒肺的,一有人養了,有功夫練了,就把倚靠存活多年的老東家給決裂了。
乙對師徒:師父有理想,但自己不肯做的事一輩子不肯做,老了一開始想鼓勵別人去做。別人不願意,才點另條路子給別人。授藝換人家孝敬,倒也沒錯,就是低估了對方;徒弟:扮豬吃老虎,功夫也確實比不上師父,但是也沒平常裝地那麼不濟,老是被打地體無完膚(這手苦肉計示弱挺高明地,也是懂得設局藝術的)。本來就年輕力壯體能在師父之上,又佔了偷襲的取巧。最後人在自己地盤上,師父要是反撲贏地漂亮也就沒事。要是拼老命才能反撲成,兩敗俱傷,自己手下就能借阻止師父行兇之名,把他亂槍打死。說實話,除了劇中成府最深之人外,可能是本劇中第一智者了。



庄言文 发表于 2017-8-10 08:06:37

古代教拳有出师钱,不好拿的,打赢你是保留武艺,拿不走。

遁腔 发表于 2017-8-10 08:06:56

个人认为台湾的传统武术保留得比内地来说相对完整,只是学习人口不及内地显著,所以容易被忽略。例如「出拳拍胸」这个动作,明明是古法里就有的东西,现在还有人拿这来开刀,我对此就深感无奈,传武精粹的流失不是先贤有意隐瞒,而是后学自作聪明的杰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也來談談傳武國術的利用及被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