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是内家三拳的基础功之一,谈谈如何站桩
站桩是内家三拳的基础功之一,也是入门的基本功法,不论有没有基础,入门后都要先练习站桩。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站桩呢?一、头正项直,下颌微敛,虚领顶劲。头要中正,不偏不依。下颌微敛的作用就是要虚领顶劲,把颈部弯曲要拉直。很多文章中把虚领顶劲写成了“虚灵顶劲”,以至于很多人把它弄得玄而又玄,其实就是虚领顶劲:下颌微敛,把颈部弯曲拉直,颈部与上衣服领子之间就有了空隙,就是所谓的虚领;顶劲和虚领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虚领自然顶劲,顶劲自然虚领,颈部弯曲一拉直,百会穴自然有上顶之势,谓之顶劲,这个劲不是主动使劲,而是把颈椎拉直后与下边的脊柱接通传导上去的大地反作用力。
二、舌抵上颌。静有小周天,站桩属于静功,久站自会通小周天。人在母腹中是混沌状态,周天是全通的,静脉自与动脉血不分,人一出生,从第一声哭泣开始,静脉血与动脉血立即分开,周天上断于口,下断于肛,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符合周天规律的运动,使得大小周天越来越阻塞。内家拳属于道家范畴,以道家思想作指导,是一种返先天的练习,通过各种功法的练习,再形成大小周天。舌抵上颌的作用就是搭鹊桥——接通周天下行之路,上文提及的下颌微敛就是下重楼,便于周天下行。舌抵上颌站桩,久站会满口生津,滋润五脏六腑,利于身体健康。
三、 含胸拔背。含胸与站军姿的挺胸是相反的,挺胸显出男人的阳刚之气,但含胸是练习功夫的要求,如果挺胸站桩会有胸闷之感。拔背不是驼背,很多练习者都理解成了驼背,这是错误的。拔背就是上下对拉,通过各种身法的调整,最后把从百会到尾闾的脊柱拉成一张弓。含胸的关键在下颌微敛,拔背的关键在尾骨前顶,二者要同时做到,否则就实现不了含胸与拔背。
四、沉肩坠肘。 沉肩就是肩部放松下沉,坠肘相对于横肘,坠肘有利于力达梢节。
五、松腹敛臀,双脚内扣。丹田在腹部,放松才能聚气;敛臀就是尾骨前顶;双脚要45度内扣。通过松腹敛臀与双脚内扣,双胯与尾骨能够形成瓢状,像一双手一样把丹田捧于其中,这样有利于结丹成丹。需要说明的是:敛臀不是顶胯,二者是截然不同的动作,很多初学者做不到敛臀,很容易做成顶胯。敛臀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接通肛门,也就是缩谷道,有些气功练习者做成提肛,我们不要提肛,因为提肛有主观意念,不如尾骨前顶缩谷道来得自然。
六、两臂弧形前伸。两臂如弧,似曲非曲,似直非直。太极、形意、八卦桩的身法相同,不同的手形代表不同的桩,两手自然下垂为无极桩,两手横向相接为混元桩,两手变竖掌十指向上为八卦桩。
守住以上要领,站桩的身形就有藏风聚气之势,站桩时要七星不外露, 即头、手、肩、肘、胯、膝、足七个部位形成一个圆柱形轮廓,不能有凸凹之处。长期练习站桩,能够下盘稳固,形成静态的整劲,打通小周天。
守住以上要领,站桩的身形就有藏风聚气之势,站桩时要七星不外露, 即头、手、肩、肘、胯、膝、足七个部位形成一个圆柱形轮廓,不能有凸凹之处。
这是混元桩的要领吗?
楼主能不能写的简单点,这么多字,我学不会呀!
第二点,舌抵上颌的解释。大小周天的问题,能细讲吗。
个人觉得,这个解释有问题。
百度了下,静脉与动脉。
1、动脉负责供血,静脉负责回流。
2、动脉里流淌着有营养富含氧的血;静脉则流着垃圾血,缺乏氧气。
3、心脏搏动是动脉血流流动的动力来源;而静脉血流回流的动力靠小腿挤压和胸腔回吸;
4、为了保证静脉血从低处的腿部向高处的心脏流动,老天爷奇思妙想造出一种叫“静脉瓣”的结构,保证静脉血单向流动;动脉就没有。
5、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动脉所供氧的位置缺血,会引起急性的剧烈疼痛;静脉血栓形成,引起局部回流障碍和淤血,有时候症状隐匿,一部分人早期没有明显感觉。
6、动脉,它们藏的位置较深,或者在各种窝窝里(肘窝、腋窝、腘窝),以保持不易被误伤。相比之下,静脉的位置就比较浅。
7、例:把油烟机排烟管延长、弯回来,让管口对着油烟机的进风口,这个结构类似于血液循环系统。油烟机电机和叶轮就是心脏,往外排烟的管道是动脉血管,(后半截)往里抽油烟的管道是静脉血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