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天机的武术
“吾人体腔之中有横隔膜一分体腔为胸腹两腔。心脏、肺脏存于胸腔以内,肝脾胃肠位于腹腔之中。然横隔膜为肌肉质,并向上穹窿,呈伞盖状。如横隔膜收缩,则减其穹窿之度而下降,胸腔之底部增深,胸腔之容积增大。此时肺脏藉自己之弹力向下膨胀,肺内之容量必大,则吸入之气体必多,吾人之呼吸量以增。因此,氧气之摄入量及碳气之排出量远大于寻常,于是促进血液之循环,而得良好之营养。因横隔膜之下降以压腹腔之内脏,内脏既受压迫则必压迫腹壁,腰腹诸肌肉群恐其凸出因之紧张而用力支撑,以保持内脏自然之位置。此时,内脏之压力遂向下面沉于小腹。在小腹上,此种压力所及之点,实合于重心之垂直线上,身体因之而安定平衡也无疑也。小腹即丹田也。然则所谓气沉丹田者,实为横隔膜之收缩作用,使气注于肺底,使力达于小腹也。又腹内之压力既增,则内脏中之血液必从腹内向四外分散以返于心脏而周流于全身。且腹腔内脏因互相挤压位置安定,当进退旋转之际,庶不至受若何震荡,则心神安定。至于腰腹肌肉用力而发达亦理之当然。气沉丹田之利益,概如上述,则横隔膜之收缩厥功甚伟。”读到此处,世上那些所谓的关于气沉丹田的理论,是真是伪,读者自然就明白了--原来气沉丹田是有生理指标的。
还有关于人们经常提到的“后发先至”的问题。韩师亦说得相当明白:
“反射作用。有时感觉器官所受之刺激,虽可藉知觉神经而传于脊髓,但并不报告于大脑,脊髓乃直接激动运动神经而达于肌肉,使其收缩,是谓之反射作用。因所受之刺激并不报告于脑髓,且此种动作又为脊髓直接所引起者,故反射作用实较随意作用更为敏速。在生活中反射运动于生命之存在甚关重要,须臾缺乏即有性命之忧。反射作用实为应付或避免极危迫事件之一种最敏捷运动也。如闪光忽映目前不知不觉眼睑自闭,针刺指端,未觉疼痛已退避三舍。在技击中后发先至之手法即为反射作用。所谓“拳打激神”者是也。譬如搏击中敌人之拳似粘我身,而实未到我身时,我无意中即行退避。避敌之实而蹈敌之虚,发毒手而制其命,非用激神不可。”话到此处,历史上说不清道不明的“后发先至”的问题已不必再论。
似此等之论述,我想古今所有在人世留有文字的武术大家,没有一个人能与韩师的论述相比美。真可谓天机泄尽。
再次是韩师的语言优美。我认为在所有武术典籍中这是最为优美的文字。这倒不是本人有意推崇,而是文中有韩师的人格魅力所在。据保定韩师的门人所传,凡是受过韩师教授的人,无有对韩师之人品多有赞誉。韩师不仅是当时的武术大家,而且亦为诲人不倦的名师。笔者每于夜深人静之时,手捧一卷老人家的著作,细细品读,就好像与一位智者在灯下谈心,他的理论如春雨点点滴滴向心田渗透。读其文如见其人,字里行间无处不透露着韩师悲天悯人的博大襟怀,时至今日,他独到的见解依然放射着耀眼的光辉。
任何一位大师都不会把话说明了,这里气沉丹田和脊椎反射都是常识的东西,二者之间的联系,才是关键的一点!
這很早就被發現跟解析了,問題是氣功迷們聽不進去啊。
实质一样,描述不同,并不能说谁错了,能容为大
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我刚来~~~嘿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