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真传的老师的拳法必是古法,而且练拳的方法也必是古法
我们只能通过史料和传奇文学,甚至说书人来认识古时候那些国术大家,他们的意志、武艺和英雄行为令他们超凡入圣,也永远令我们神往。清末民初涌现出来的众多国术大师,因为就在近前而少了一些神秘,却更加有血有肉。大刀王五、董海川、陈长兴、杨露蝉、矮师、郭云深、尚云祥、眼镜程、霍元甲、陈发科、王子平……犹如灿烂的群星,每令我们激动地仰望。打量今日武林,实在教人难以面对。人们在痛心和喟叹之余不禁要问,何以几辈人一过,我国昔日光芒四射的武艺竟然沦落湮没至此!在武艺传承上出的问题愚下在博文《求真务实学太极》里已经讨论过,痛心疾首扼腕叹息唏嘘涕泪都于事无补,如果我等有“好武基因”的人想就此做点儿什么,不妨花心思费气力找一位得着古人真功夫的老师,用古法好好练拳。有真传的老师的拳法必是古法,而且练拳的方法也必是古法。古人练的拳是什么样子的?先说一件事,前几天,福州的师弟刘文祺来到大青山,见到汉王府前围墙上悬挂的数十幅洪公均生的拳照,冲愚下叹道:“老先生的拳架真好,真朴实!”第二天他又说了一遍。诸位不要以为这评价不够高,这是行家说的行家话。说明文祺敏锐地发现了洪公拳架与世上大行其道的众多花梢架子有本质不同。一, 古代大师的拳法必是朴素实用的。在冷兵器时代,习武为的就是用,那会儿没有看动作打分的比赛,用武术的场合就有生命危险。所以,凡是大名流传至今的都有真功夫。花梢是为了给人看才发展出来的,与真功夫格格不入。真功夫既然是拿来用的,那就必定朴实。我等练拳要朴素实用,不可追求观瞻效果,愚下多年前就说,“一存欺世媚俗之心,便成恶手”。二, 古代大师的拳法是尽量不外露的。有道是:“打人不露形,露形不为能。”不是大高手就看不出端倪来,“拳打不知”嘛!现今打拳露形成了习惯性毛病,为的是给别人看,给裁判看。三, 古拳法必传承有序。择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方法也在《求真务实学太极》里讨论过,我们在这儿讨论练拳的方法。一, 模仿老师的拳架。模仿是最佳学习方法,学书法得临帖,小孩子学说话要模仿别人,例子太多了。要仔细观察才能模仿得像。古人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求似”。即观察体会要仔细,摹仿动作要尽可能像。模仿得像了还没完,要反复练习,要打得极熟,“由拳熟而懂劲”,不熟就不懂。上文讨论了“拳打万遍,功夫自现”使太极拳DNA 上身的事。为什么要一再谈这个,凡是尝过反复走架滋味的朋友都知道,没完没了地打同样一套拳是多么枯燥,对人的身体是多么严峻的考验,对人的意志是多么大的挑战。二, 不可擅改古法。我等不要自作解人,练了几年觉得已经登堂入室,于是乎随意糟改古代大师的拳法;更不要因为学不像而擅改古拳法。觉得古法可以改动,说明还没得着。真得着就舍不得改;也知道不能改,一改就不是了。DNA变异了,还是吗?古人打拳打对了,今人没仔细观察琢磨错以为就是个慢。理解是逐步加深的。跟学禅的一样,原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三, 不要见异思迁。古人练武,讲究“终生一艺,研求至深”。我们如果有工作有事业,总可以把手里的拳当作唯一业余爱好,别撂下。这一阵学拳,过一阵搓麻,再过一阵玩热瑜迦去了,结果什么都麸皮蓼草。古人习武要比今人踏实得多,刻苦得多,执著得多,学学古人吧!四, 淡泊名利。一涉名利,必不能工。一个人老揣着贸名射利的心思,玩意儿就不能登堂入室。一给名缰利索套上,时间给占去不少,精力给耗去不少,专注之心给搅乱了,领悟能力削弱了,取悦之心生出来了,还想登堂入室,一窥堂奥,门儿也没有!在这上头,先贤告诫的不少了。风气之下,今人多以躁进为事,干什么急功近利,成功者反倒寥寥。如果我们踏踏实实,潜下心来,以古法练拳,几年下来,必有所成。谢谢楼主分享 说的有道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