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的千古秘密!
这篇文章本已发在形意拳论坛里,尽然有对深圳老爷子的内功有疑惑,故我也就把他贴在意拳论坛里来!给同好共同研讨。望高人指正。人体炉鼎,丹道家指的是“玄关一窍”,静中求真阳之气。武家炉鼎是指的同事一个东西,不过武师们都把它叫“丹田”,动中求内劲之气(也是真阳之气)。不管是丹道还是武师,得了这个就能沟通天地阴阳,没得这个真炉鼎,就沟通不了。
丹道有三易:炼精化气、炼气化、炼神还虚。而拳家同样有三易:易骨、易筋、洗髓。拳家三易的练法就是明劲、暗劲、化劲三种练法。拳家和丹道其理论相同,但练法完全不同。而心意六合拳拳是如何完成的呢?心意拳基本是通过四拳八式和十二势(形)《也就是说的十大真形》完成的,前六势劲刚,后六势劲柔。这和形意拳的练法是一样的,就外在拳架不一样而已。
什么是真东西呢?
就是各种道书中说的“玄关一窍”,不管是太极,八卦,形意,意拳,心意等拳你能得到这东西,你就能技到无心是真意的境界。没得到不过就是武艺而已。古人的功夫为什么那么神奇,就是能通过“玄关一窍”沟通天地,能借到宇宙之力。
你这已经是修仙了啊!
内家和丹道都是一样的,万法归一说的最后就是能沟通天地。练不到你们就体会不到内家拳和丹道是一个东西,拳还是拳,丹道就是丹道。练到了内家拳和丹道练的最终目的就是沟通天地
而各家拳谱最为解释的接近的就是意拳王芗斋先生写的拳谱。可惜后人把这拳谱当天书了。其理我已给你们说的比较清楚了,其练法是每个门中的机密,不是徒弟就不能说了。你们不要被拳谱所迷,而拳谱在近代最为接近解释的就是意拳的拳论(大成拳论)最为接近。
太极拳为什么讲松,散,透,空?其实就是为了能在身体松散下能透空沟通天地。
我自身的“玄关一窍”在腰脊下前三寸处。我师父的在其胸部,我徒弟的有个在其祖窍里,没一个相同的。
沟通的感觉就是觉周身软绵绵,温软如沐浴,能感到虚无世界的各种暗物质的存在。其在体内的感觉还真无法说的具体。内家的核心就是假借宇宙无穷力。无穷到什么地步呢?只要用意识控制了一粒灰尘包含的能量,你就能成为上帝。这就是内家拳修炼的秘密。
说的好神奇好玄啊!
练不到当然玄,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高人教徒弟无法具体的说出来,只能告诉一个方向和修炼的口诀。我就是在这告诉你们内家拳修炼的正确方向。不要被拳谱所迷,而拳谱在近代最为接近解释的就是意拳的拳论最为接近。
“两天地,四阴阳”这六字诀是入门的一把钥匙。凭这六字诀你们去看古拳谱就会明白许多。这六字诀在过去都是千金难换的东西,我说出来就是看到内家拳快失传了,才说的。
可惜我师父死得早,我对阳神的境界是十分向往的,真高人难寻啊!
阳神就是仙,厉害呀 !
哎!现实中我是没见到阳神高人,阴神的到见了几个而已。
阴神也不得了,说说 。
说了也没用,这就象大人和小孩一样,吹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一样 ,吹的在好,小孩也把你说的当成梦幻的感觉。所以历来练出来的人都不说感觉,最多给你指明方向和练习口诀心法而已。
拳功要不走失元阳的方法,孙禄堂在《拳意述真》之《练拳经验和三派之精义》已有论述;另外心意六合拳之《丹田功》中炼丹田一步有不走失元阳之法;这两者练好了就有马阴藏象之功效,谓不漏身也。上面得其一就可得拳学之真要,自能显古人之神功也。
丹道对不走失元阳之法有铸剑之法,具体修炼的方法我没得到传授。
内家拳所得到的东西与丹道修炼的结果是相同的,这就是万法归综之说。形意拳说的简单,而丹道似乎说的复杂了点、玄了点。实际上大道至简,简单的使人难以相信,确实是这样,前提是必须有“明师”指点,而名师是没有什么好多说的,因为商品社会,“名师”是可以用金钱和权力来得到的。而真正要想得到点东西是很难的,很多东西只在家族中传授,也有很少数的人被老师看中,作为入室弟子,但也很难得到全面的东西,因为师傅是因才施教。
这是我在QQ上和人聊天和转载了一点别人的句子编出来的东西,给练内家拳的同好指正讨论! 玄之又玄,谓之真功 这里面究竟有多少东西是你练到了,体悟到了?如果是信口开河的东西能和大成拳能有什么关系?还暗物质,别听个物理学名词就拿来用啊,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气功热,一个大师一个理论,但学术不是想当然,哪个能禁得起历史的检验了。 看了此篇的人,得之我幸!笑之我叹!笑骂由人摆了!发出此篇,我之蹉叹!失传得传!就看机缘了。 楼主也认识深圳张老爷子 不知道您对他的武术体系有和见解 哈哈。楼上说的对,练功不是写科幻小说。练出来体会到的还是想象虚构出来的一看就不一样。暗物质学界还没能证实其有无,就那么快就拿来贴金,不是信口开河又能如何解释呢。 四?阴阳?--------什么意思? 问曰:"太极分而为阴阳,是即两个阴阳矣。何以古人又言,两重天地,四个阴阳乎?"
答曰:"两重天地,先天后天也。四个阴阳,先天后天阴阳也。先天阴阳以气言,后天阴阳以质言。先天阴阳,太极中所含之阴阳;后天阴阳,太极中生出之阴阳。金丹大道,取其气而不取其质,于后天中返先天,故曰:先天大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