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ie_bigear 发表于 2015-6-30 06:08:26

桩功的关节整合与调整

  写完这篇文章,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笔者是徐州铜山茅村中学一名普通教师,为学习意拳20年来历尽艰辛,在欺骗和迷茫中徘徊,当我悟出“只需练好下力”时,那种拨云见日、醍醐灌顶般的喜悦,浸入骨髓。希望此文能给后学者一点帮助。
  ——题记
  桩功中关节的整合与调整,是桩功学习的重点内容。对此问题,笔者体认如下。
  一、桩功训练中几组力的关系
  桩功关于“力”的论述,有不少名词,干扰了修炼者的视野,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就抓不住学习的重点。
  (一)武术用力(拳劲)和生活用力的区别
  生活用力一般是调动局部肌肉;武术用力强调整体运动,每个动作,哪怕是一个极微小动作,都要尽可能多地调动所有肌肉参与。桩功修炼就是改变生活用力习惯,逐步增加肌肉参与数量,肌肉数量参与运动的多少,是衡量功力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
  (二)浑圆力——武术用力的高级层次
  浑圆力就是六面力,好比充满气的气球,由上下、前后和左右三对矛盾力构成立体空间,三对矛盾力相生相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合力为零。如何在桩功中求取和加强六面力,是摆在很多初学者面前的难题,下面三幅图或有助于习者理解六面力的形成过程。
  身体平衡稳定的前提条件是身体所受的力——合力为零。
  1、两面力:人体直立呈线状,只受上力和下力两个方向力的作用(图1)。
  2、四面力:由于身体初步变形呈面状,重力(下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上力)不在同一直线上,由于重心在平面上错位,就派生出了前力和后力,需要四个方向的力才能保持身体平衡(图2)。
  3、六面力:身体空间立体变形,重心移动到立体空间,支撑空间的六个方向的力自然形成(图3)。
  上述三图说明,重心的位置决定力的数量,上下力是根本,前后力和左右力是上下力派生的,上下力是练习的重点,桩功中只需加强下力,其它五力自然生成、加强。练出浑圆力,是每一个修炼者奋斗的目标。
  (三)浑圆力的来源——宇宙力、精神力和筋骨力
  宇宙力:指地球引力,人的体重(重力);筋骨力:指肌肉力,由身体质量决定,修炼回归婴儿态,就是指提高身体质量;精神力:指精神兴奋程度,通过影响气血活和筋骨力来表现。桩功修炼目标是使三者合力最大化,即:利用永远指向地心的地球引力(重力),调整精神力和筋骨力两个力的方向,使之与重力的方向保持一致。
  (四)浑圆力的运用技巧——杠杆力、弹簧力、螺旋力、离心力、惯性力和爆炸力
  惯性力、螺旋力、杠杆力、离心力、弹簧力和爆炸力是浑圆力在作用(技击)时的表现形式,是力的运用技巧,不是力的本质;其中惯性力、螺旋力、杠杆力、离心力和弹簧力是引爆力,是形成爆炸力的前提条件。例如杠杆力作为引爆力,在试力时,身体如杠杆缓慢撬动障碍物时精神突然兴奋(如火烧身),身体骤然膨胀,产生惊炸的发力状态。
  (五)浑圆力的运行路线
  要了解桩功训练是怎样调动全身肌肉参与形成浑圆力的,就要研究力的运行路线。我们通过拍篮球试验来分析这一问题。
  1、篮球静止(图4):此时篮球所受重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
  2、弹起的篮球(图5):篮球弹起,是因为外力(拍击力)加大了反作用力,克服了重力的阻碍。拍击力从篮球的顶部传到底部,反作用力从底部上传至顶部,力两次通过整个球体,篮球击打手的力量是通过反作用力实现的。
  桩功中力的传导和拍篮球相似,线路如下(图6):
  劲力在体内反复两次通过每一块肌肉。人与篮球的区别是:篮球击打手的反作用力,需要借助向下的外力(拍击力)来实现;人是通过精神力和筋骨力向下的作用力来完成(在技击对抗训练中可适当借助对方的力)。内家拳的任何一个动作变化,全身所有肌肉都参与运动,都是反作用力的外在体现,击打对手的力,本质是反作用力,形意拳彰显得尤为明显,太极和八卦则表现得较为含蓄,不易让人能一下就认清,所以才就有了“太极10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之说。
  透过现象看本质,综合浑圆力的六面结构、三种来源和运行路线,揭示出桩功修炼的核心秘密:“在合理的桩架下只需加强下力训练”。独立守神、抱圆守一,这个“一”就是“地球引力”。大道至简,明白这一道理,“松沉劲、力不出尖、缩即发、裆走下弧、身动似山飞、迈步如猫形、腰如车轮、腿似钻、起身似挑担、迈步如槐虫、省力运动”等武术用语的含义和动作要领就迎刃而解,可极大减轻修炼者的思想负担,清晰思路,使所有调整间架的意念活动(假借)都为加强“下力”服务。
  二、供参考的关节训练法
  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在具体的桩功修炼中主要完成:建构浑圆六面力系统,疏通劲力运行通道,加强关节韧带弹性、提高浑圆力的运用技能等四项任务。通常情况人体关节处于松散状态,用以满足局部肢体的活动(图7),桩功追求整体运动,所以要经过关节取直(图8)、关节整合固定(图9)、关节整合体压缩旋转运动(图10)等环节训练。
  (一)取直关节一桩功修炼的准备
  具体做法:(图11)双脚基本平行,脚内侧与肩同宽或稍宽,上肢、下肢和脊柱尽可能放长伸直,上肢的高度以舒适为度,α角度可随意调整。
  取直关节的目的是:初步疏通气血运行通道,为锁定、压缩和旋转关节训练准备条件。关节取直后再锁定、压缩弯曲,身体绝大部分关节畅通,个别堵塞关节稍加调整,就能做到舒适得力。目前大多数初学者忽略了这一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大幅度弯曲肢体,摆出所谓的标准间架,由于关节弯曲度过大,必然造成较多关节松散、断劲、僵硬堵塞气路;再加上初学要克服肢体酸痛,没有精力和技巧调整关节,很难形成整体;如此修炼不仅功力进步缓慢,还会伤害身体健康,常表现出气血上浮、胸部憋气、膝关节疼痛等现象。笔者就深受其害,等到弄明白其中道理,已是三五年之后,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所以笔者建议桩功修炼应在取直关节的基础上,从大架桩开始,随着功力进展逐步缩小;在试力初级阶段主要是通过桩架的大小转换,来训练关节韧带的伸缩。王芗斋先生仅存的提抱桩照片,关节的弯曲度就很小,值得后人深入思考。

daohulu 发表于 2015-6-30 06:20:50

如果说练了后能提高技击能力,就真刀真枪地给练散打或练拳击的干一场,赢了,再说有效(那种推一下、摸一下的试手,就别提了);如果说练了后,能有益健康,就测测自身的各项指标练功前后是否有明显变化,有好的变化,再唱赞歌不晚。舍此二检验标准,而是当做一门学问来研究,还是算了吧!
心行而路绝,动意念,尤其是强烈的意念,早就被先人否定过!今人为何还执迷而不悟?

bestcc 发表于 2015-6-30 06:23:03

谢谢这位先生,我也有点感觉,不过我可能桩形不很正确,至膝盖有点痛。我的体会是膝盖以下至脚面有胶着感。不过我没有向上提[膝盖至胯],以后加强下。我只是这样练下,走步进退起来也感到轻快。谢谢这位先生,希望多发表下这方见解[假如可以的话讲下如何可以解决膝盖痛的问题]学习了,谢谢。’

63987269 发表于 2015-6-30 06:27:46

  (二)锁定关节—桩功入门的关键
  锁定关节的任务是:初步构建桩架弹性椭球体。生活用力是作用力,表现为肢体局部运动,桩功要求整体运动,用的是反作用力。要改变长期形成的生活用力习惯,就要锁定松散的关节,使全身关节组成统一整体(外三合),限制关节个别活动。锁定关节是学习桩功的第一道门槛,只有进入这扇门才能看到桩功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我们身边有很多爱好者被挡在这扇门外,练的是操不是拳,虽坚持数年,但收效甚微。如何锁定关节,我们从吊机抓吊重物现象探索训练方法。
  读(图12),向上的拉力⑥和物体重力把松散的机械臂①②③④⑤合成一体,拉力⑥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根据吊机抓吊重物原理,在桩功中重点是寻找“拉力⑥”来完成躯干与四肢的整合。
  第一步。在(图11)基础上压缩肢体做浑圆抱球桩(图13)编号与(图12)对应),关键是寻找⑥力,⑥力要整合其它五个力抱起气球,胯的动作表现为上提下坐,这就是王芗斋先生“吸胯”的内涵,在⑥力作用下五力聚于重心,初步完成“五心朝源”“五弓合一”的六面浑圆力系统。
  第二步。假借气球缩放大小变形,调整桩架,形成静态弹性椭球体。
  第三步。用“吸”(或缩)意调整五弓。
  (1)意感微吸(缩)之力由百汇、颈椎、胸椎、腰椎至重心,完成“拔背”。
  (2)意感双手微缩之力由手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两力联通汇于胸椎,沿腰椎至重心。
  (3)意感足趾抓地回缩至膝关节,膝盖上提回缩至胯,双胯相合归于重心。足趾抓地是通过下肢、胯向上抽提实现的。
  第四步。假借气球飘起,身体随球微微起伏,恰似王芗斋先生形容的“放风筝”,控制风筝的线为⑥力,通过⑥力变化,调整脚后跟的提踩之意和五趾抓地的力度。此法能使修炼者感到练功如游戏,心旷神怡,余味无穷,在不知不觉中练出一触即发、立感即应,彻底克服“单双重”的毛病。
  (三)调整关节—桩功修炼的核心内容
  调整关节的目的是:修复薄弱关节,加强整体关节的弹性和协调度,提高桩架弹性椭球的质量。关节训练主要有两端拉伸(图14)、挤压拉伸(图15)和螺旋拉伸(图16)三种手段,训练的强度和难度逐级加大。
  在放“放风筝”意念的基础上。
  1、两端拉伸脊椎。首先头顶、项竖(如枕枕头)固定头部,然后调节吸胯力度,加大⑥力(图13)大小变化,两端拉伸脊椎,把后天形成的s弯曲(在头胸和腰臀结合部形成两大弯曲),慢慢调整成先天的竖直状态。站桩的过程也就是脊椎骨逐渐拉伸调整的过程,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自觉的调整坐姿和站姿身形,“力由脊发”就是通过脊椎骨竖直上下的伸缩震荡瞬间爆发出的力,通过骨骼肌肉的传递行于手指。
  2、挤压拉伸胯、肩、肘和手等关节。
  原理是:(图17)假借挤压气球,首先寻找挤压力①②,然后使④力与身体重心连成一线与重力相合,再通过变化重心牵动④力调整挤压力①②的强度;根据相应关节确定球的大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依次进行。
  手臂和躯干的连接处是肩,腿和躯干的连接处是胯;肩、胯这两大关节要特别关注。
  (1)胯关节。两大腿夹球,吸胯。体认:谷道上提,尾闾下坠,大腿内裹四个力,然后延伸到双膝内扣前纵,再到脚跟提踩五趾抓地,用尾闾下坠(④力)调节松紧力度,骑羊桩和夹马桩的内涵就是如此。
  (2)肩关节。两大臂挤球,吸胯。体认:胸肌向两大臂拉伸劲,胸骨、肋骨的上提劲和肩的下沉劲四个力,肩的下沉劲汇与重心(④力),然后体认肘横、腕挺、指扣的感觉,用肩的下沉劲调节松紧力度。不少初学者被含胸拔背误导,不明白含胸的成因,盲目的含胸,胸腹部肌肉紧抱一团,横膈膜发紧,极不利呼吸肺活量的增加,此为拳法之大忌。胸腹部肌肉拉开了,胸自然就含了。
  (3)肘关节。用前臂和后臂挤球,肘是最容易体认到争力的关节,也是最易犯错误的关节,很多初学者满足与局部的功感,忽视了争力大小调节是通过,④力(吸胯、沉肩)实现的。
  (4)指关节。桩功上身容易,上手难,上手的技巧是:五指自然张开,有抓握小球之意,体认掌心内扣,掌背隆起,抓握之意侧重在大拇指和小指之间,用④力(吸胯、沉肩、横肘、腕挺)调节火候。坚持一段时间,手背五条筋腱自然膨起,小指的勾力,拇指的挂力和整体的刺、撩、挖等力逐渐增加,做到扶钟无声,指过留痕。
  4、旋转关节一提高桩功质量的法门
  以上训练主要满足桩功“虚灵”的要求,在“虚灵”中求“浑厚”,使修炼者的动态如上山猛虎、下海蛟龙,修炼的法门就是意拳的不传之秘“重心向下摇旋”。其原理是:脊椎向下360度旋转(图18),关节间齿轮联动,大关节带动小关节(图19),全身肌群统一螺旋(图20)。具体修炼方法拙作《“吸胯”劲力循环系统训练》(载《武魂》2012年第4期)有述,此处不赘。
  (四)在训练中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1、关节的松紧问题。桩功要“求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懈”指过软,“僵”又太硬,其实质是保持关节的弹性,使身体能克服外界阻力自由变化。人类绝大多数疾病是由气血循环不畅造成的,关节弹性好坏直接影响气血循环的质量,桩功健身主要就是通过提高关节弹性系数实现的。关节松紧调整要因人而异,因时制宜:在自己练习时,在关节的弹性系数内有目的调整,“紧”是手段,“松”是目的,没有力的作用,僵硬的关节是不会松下来的;在技击训练中,关节的弹性强度必须随着对手的变化而变化,无论对手感觉你的肢体(主要指手臂“)有多硬,只要你能自如的变化,就是正确的。
  2、关节训练的木桶效应(图21)。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装水的高度只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要多装水就要修补加高最低的木板。修炼者功力的高低也取决于身体最薄弱的关节,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绝招,过度加强某一动作训练,造成个别关节弹性过强,关节问弹性差异加大,更难形成统一整体。
  3、“单双重”问题。“单双重”困扰笔者两年之久,一脚着地是“单重”,两脚着地成“双重”,怎样才能“不重”,后来才明白“重”指固定,没法移动,不能变化,在搏击时只有挨打的份。无所谓几只脚着地,只要时刻保持脚随机应变,得势得力,就是“不重”。拳经云“拳法不如身法,身法不如脚法;五趾抓地,脚如碾虫。”要碾死虫,又要五趾抓地,只能用脚前掌,脚前掌触地面积小是站不稳的,站桩表面看似不动,实质如“放风筝”,时刻在调整。桩架弹性椭球体与地面接触面积越小,越虚灵,弹性变形的空间越大,反作用力越强。另外“放风筝”比“飘气球”假借高级,“飘气球”只有上升,“放风筝”上升和下降随时在变化,修炼者的注意力要时刻保持在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高度集中状态。
  上述训练法,由大球到小球又到大球,自大关节至小关节,从虚灵到浑厚,先整体后局部再到整体,训练过程反复循环螺旋上升,不断完善每一个细节,使身体五弓的张力(膨劲)逐步从阴面向阳面扩展,直至达到“肌肉如一”的境界。

Ball 发表于 2015-6-30 06:28:29

再看多了几次,收藏起来慢慢参悟。

TAILSLIN 发表于 2015-6-30 06:29:19

那个图呢??、

斌G 发表于 2015-6-30 06:31:05

没细看不好评价,帮大家找找配图:

http://www.qikan.com.cn/Article/boji/boji201308/boji20130815.html
要点击“打开本文图片集”

09711 发表于 2015-6-30 06:35:43

这篇文章有新意,让许多经年桩功不出功夫者找到一个新方向,但不知作者按所述练法,又没出功夫,如果没有,还是“假大空”。

Y2K042000 发表于 2015-6-30 06:35:48

先谢谢H先生无私奉献,这个小决窍对我来简直有点及时雨的感觉。我就是这种历练数年功夫都未很明显这种,但是和其它推碰他们都感到力沉,有压迫感。但自己就感觉不到好在哪里。总觉得很多东西[功法功理功感]消化不了,不知从何梳理。干脆随便一站就算了,但也真的想出功夫,人这样就纠结了。看了楼顶这位先生的文章,有部分似曾相认的感觉,心里很高兴,以马有部分是对的[慢慢熟习下H先生的方法调好膝盖痛的问题,到时有何感觉再和分享出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桩功的关节整合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