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的锻炼
,我给大伙讲将我的一段经历。大学的时候,有一个朋友,练形意拳八年有余,谈起拳理来是头头是道,套路打的也很漂亮。有一次和我聊的高兴,非要推推手。我当时刚学了六个月,只和老师推过,从来没和外人伸过手,赶紧推辞——让老师和师叔们打怕了。这位朋友一再保证,绝对不会发劲打我。我想我一个毛头小子,人家三十多岁的人了,估计犯不上拿我扬名啊,得了,推就推吧。没想到一搭手,我发现这位还不如我们班上打篮球的同学劲大呢。推了一会,这位额头先见汗了,告诉我“你本力够大的,不过这是拙力,得通过练拳,把这个化掉,变成劲”,然后将讲,劲是多么多么的厉害。我当时就有点迷糊,顺嘴就出溜出来一句:“您能不能让我体会一下劲的厉害啊?”这位一听“好啊!来、来!”让我站个姿势,就开始拿劈拳往我胸口“拍”——没错,真的是拍。拍了几下,看我没什么反应,就开始推,把我往后推了两步,然后就开始说这就是发放的力量,因为怕我受不了,所以不敢用渗透力。我当时实在不好意思说,他这几下,不要说我的老师,就是我们班的几位惯打架的弟兄,一拳打过来,也比这强些。如果这样也叫劲,那我还是留着本力吧。
这种情况后来也遇上过,问练的什么,形意!太极!……也有拳击、散打,都是好东西,而且说起来都是滔滔不绝。可是一做劲,根本打不动,或者打不疼人。如果你往深处逼问一句,你这一下练的究竟是什么?十有八九答不上来。我试过,练形意的说不清劈拳究竟是个什么劲,练太极的说不清挤按究竟是个什么劲。甚至练拳击的说不清直拳要怎么打。
我举一个例子,直拳。这是拳术里最简单,也是最典型的动作之一,各家各派都有。问题是直拳里面练什么呢?你看拳击的训练系统里,教授直拳的时候,内部包含了松肩、拧腰、转胯、蹬脚几个大要领。外部,有速度训练,爆发力训练,移动发拳训练,打靶训练,引靶训练,防御反击训练,实战训练。你得把这些都操练过一遍,然后你才能掌握发力技术,明确了打击目标,学会了辨别击中的效果,知道在打击的同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掌握攻防的节奏……这时候,你可以说基本掌握了直拳了——此时直拳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个动作了。当然,教练水平不同,他教出来的直拳也不一样,高水平的教练会在大模子里加很多细节的东西,使直拳的威力(其实是你的综合能力)提升,同时会给你点开很多相关、相似技术的窍门,使你触类旁通。
一个直拳已经包含了这么多东西了,这还只是发挥常人身体构造和能力的技术。内家拳里有很多反常态的技术,包含的元素就更多了。很多内家技术的发挥,是建立在人体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比如八要、十要等。这在操作上,细节就更多了。以虎扑为例,你的肩胛怎么练,腰怎么动?胯怎么动?腿脚怎么动?呼吸怎么配合?出什么东西?怎么发挥作用?……很多东西,所以王芗斋先生说的好,举手投足都得问问,为何有此一动。
如此对比,你可以看看,自己以前练习的体系里,究竟欠缺多少东西?你的老师有没有让你获得以上能力的方法?你是不是真知道自己该练什么?所以说,练形意的,不要练“打遍天下”,练太极的,不要练“发人如放箭”,练少林的,不要练“天下武学之宗”,规规矩矩锤炼自己的能经筋,是中医经络学说十二正经系统的附属结构。《黄帝内经灵枢?经筋第十三》记载了十二经筋的起止、循行和结聚的系统模式及其临床常见病症表现。易筋经是以“筋”“经”立论立法的传统功法锻炼内容,十分重视对系统性“筋”的锻炼和调整,其实践体验和理论总结对理解中医“经筋”和“经络”理论的实质具有重要补充和参考意义。《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一书将十二经筋的内容收录入其第二卷冠名以“筋络”。说明易筋经的“筋经”或“筋络”与《黄帝内经》记载的十二经筋确有相通共同之处。总之,无论“经筋”、“筋经”或“筋络”都提示人体内存在一个纵横分布干支结合而成的网络性筋系统。
一、“筋”——古人身体体验与解剖实物间的模式参照产物 在生活和运动的身体体验中,人们经常可以感知到的“筋”感觉现象,实际是一种以个体意识为基础的经验性感知存在,众多人具有同样的感受,就形成群体共通的体验知识,这种知识在哲学上,称为主体间性的经验实在。古人形成气血、经络和经筋的范畴都是以“天人相应”、“内外互参”的辩证思维方式为基础的。以人内在的主体感受形象(近取诸身),与自然界相应的同类现象和形象(远取诸物)进行比较参照(人与天地相参),推断其本质,并运用象形会意等方式创造文字名称。其本质是一种以感知现象结构相似为基础的,简捷的模式参照思维。例如,“筋”《说文解字》释“肉之力也,从力从肉从竹”,表达筋的形态象竹,肌肉发生力量的功能与它相关。说明“筋”概念来源于古人对人体中内在“力”的感受,武术中称“内劲、内力”,其感觉形象在微观局部成“线性”,宏观整体上成“网络”,参照人体及动物解剖中视觉发现及探察可知的连结“肉”、“骨”等实体的肌腱、韧带、筋膜等相似结构物,从而将意识中的筋感形象与肌腱、韧带类似实物模式对应起来,从而判断意识中的筋形象就是实体的这些物质。 同样的思维形式表现在经脉系统的阐释上,经脉气感(循经感传)也是线性传感,按照这种模式参照与简单相应的思维,一些人认为主观感受的经络应该是一种“管道”;《灵枢?经水》作者认为十二经脉“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总之认为经络是具有可以观察、探察的物质实体。但这种直觉思维与推理判断在现代看明显是有缺陷的:主观体感与客观实物的简单模式对照,具有相当的模糊性,主观体感与客观实体并不能严格对应。今天许多有关经络实体的客观研究,也都发现了这一思维方法的局限性,许多经络感觉现象得不到严密的科学解释。 经筋,相对于经络气路的虚性系统而言,所对应的筋有实体对应,系统实质应该容易理清,但研究中也出现以上的认识分歧和矛盾。确实应回头审视我们应用的简单还原论实体思维的局限性。考虑应用系统整体复杂性科学思维来对其进行研究: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间的组装关系、功能关系、感知信息关系探讨“经筋”的实质。也就是要综合与分析相结合,看看肌肉、肌腱、韧带这些现代解剖看似非连续的组织怎样在意识中形成连续的经筋体感的。 二、易筋经体察的“筋络”现象和形态结构基础的系统分析 易筋经是知名的中国传统自我身心锻炼的功法,它是在人的意识主导下的形体、呼吸相结合的内向身体系统运动,肢体的屈伸拧转、关节筋络的牵拉拔伸,肌肉的紧张放松,一定周期的训练可使人达到“筋膜腾起、骨节灵通” 的内在体感境界。习练有素者,可以很容易体察“筋”的“经络”式的形象感觉和力性“气感”的传导。 《易筋经总义》说:“筋,人身之经络也。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经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如人肩之能负,手之能摄,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皆筋之挺然者也。” 从上文可知,易筋经也是从锻炼过程中人身整体连续性的筋感觉入手,参照各种人和动物解剖观察到的韧带、肌腱、筋膜等可见条索状实物,用网络模式思维在脑海中构建起“筋”的系统概念和理论的。《易筋经总义》对“筋”概念描述分析也是宏观意识概括和自我经验建构性的,缺少具体线路的系统描述和内在机制的细致分析。 《灵枢?经脉》的“人之生,先成精……,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纲、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素问?痿论》的“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都形象地说明了“筋”在人体是以立体连续的网络结构存在的,对人体骨关节结构起到内敛整合性的力学约束和连接控制作用。 《易筋经总义》“筋……,为精神之外辅”,提示我筋感的形成应与人体内力的外周神经感受器肌梭、腱梭(又叫高尔基腱器官)相关。另外,其“肌肉之内”的“筋”位置表述使我联想到它应该是“肌梭”,而不应是泛泛的深浅筋膜。因为肌梭——位于肌肉肌腹的中部,与肌腹同长度,与梭外肌(即现代解剖肌肉的主体部分)呈并联关系——是肌肉长度的线性感受信息产生的重要部位。深浅筋膜不具备明确的“条索状”感受性质,肌梭的本体感受则恰恰是条索状。另外,肌腱内有感受性肌肉张力的腱梭(高尔基腱器),其本体感受也具有条索状性质,“肌梭+肌腱”不就构成了肌肉的连续条索状的本体性筋感觉的形态基础了吗?并且,肌梭在连续性筋感形成中发挥主要作用。因为,肌肉收缩的主体是梭外肌,它在运动中枢传出神经支配下收缩产生人体运动时的主要力量,不具备本体感受功能,其中间的深浅深膜中的本体感受器可感知其收缩时感觉压力性的“肉感”,而不产生“筋感”。在人无意识的身体放松状态下,梭外肌的舒缩状态是受肌梭的传入信息来调控的,如果肌梭传入信息减少或传入阻断,肌肉(梭外肌)就会松弛和瘫痪;如果肌梭受到牵拉刺激,张力升高,传入信息增强,肌肉(梭外肌)就会紧张。这就是人体神经生理学中的牵张反射或肌紧张反射。经筋病常见症状“支、痛、转筋”都与肌梭的结构功能紊乱症状一致。 以上这一判断,同时解决了经筋作为连续性“筋体”的物质结构基础问题,也解决了传统“经筋”理论中“筋”和“肉”相联系但又区别的观念问题。 另外,一些韧带和关节囊中也有类似的张力本体感受装置,属“类肌腱组织”,在与肌梭和肌腱共同构成人体跨关节连续性的经筋系统结构中发挥连接作用。 概括以上推论,我们可以认为,《黄帝内经》与《易筋经》理论中的“经筋”或“筋络”的实质是由肌梭、肌腱以及韧带关节囊等具有张力本体感受性的线性组织功能连续而成,具有形态、功能与感知信息相统一的人体有机系统组织。 三、经筋、筋络的神经调控结构系统归纳和分析 组成经筋或筋络的肌梭、肌腱、韧带及关节囊中的相关组织,是在神经系统的调控下,表现出相互连续的功能性和感受性。神经不是经筋系统的形态结构基础,而是经筋的状态信息感受和调控的结构基础。神经虽也有形态结构,但其功能集中于信息传递和控制,并不能代替筋络和肌肉等人体外周其他具体系统的功能。从感知和反应两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躯体神经系统调控下,筋络和肌肉形成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系统,其中经筋、筋络是外周身体结构中的本体力学感受性子系统,具有特定的感受连续性;肌肉则是附在筋周围的运动效应系统,其收缩产生的力是集中在筋上传递,并被筋所感受的。 肌梭与肌腱二者同时向中枢传递躯体的本体深感觉。由肌梭、肌腱共同组成的体位本体感觉,其非意识传入信息部分沿脊髓后索上行,经脊髓小脑束进入小脑,调节人体姿势平衡;而意识性的传入冲动经内侧丘系和丘脑到达大脑皮层(头面部本体筋感传入路径是三叉神经和三叉丘系),从而产生“筋”、“经筋”、“筋络”的意识感觉信息。 但连续性“经筋”和“筋络”感觉的产生也是有条件和规律的,就是相关外周的筋脉在特定姿势或功能态中相互连系的结果——各段张力在外周相连续或接通,不阻滞和不断续。其结构与功能状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人体“经筋”常因生理或病理原因,引起“筋”不连续或各种病态,就象《易筋经总义》中描述的:“人身之筋骨由胎禀而受之,有筋弛者、筋挛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缩者---,筋弛则病,筋挛则瘦,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相反,健康连续之筋则是“筋壮者、筋舒者、筋劲者、筋和者---,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 现代人体生理学表明,人体正常姿势的平衡调节和稳定维持依赖于本体感受器的传入信息,还依赖前庭器官和视觉器官等感受的姿势信息。前庭器官和视觉器官关于人体平衡与头部位置的信息在脑部与全身经筋的本体感受信息进行整合,发出控制信息,调节人体各部肌肉张力和姿势状态,调节人体姿势的整体平衡与协调。是人体姿态控制的系统生理基础。经筋或筋络系统的张力信息相互传递,其本体感受信息是神经中枢控制调节身体姿势与运动的重要信息来源,这就解读了《易筋经总义》中“筋”为“精神之外辅”的涵义:筋的生理状态通过感知觉神经信息与人的精神中枢交互动影响,是将人身体外周与中枢相统一的重要机制。精神意识状态也通过经筋系统主动和被动地双向调控身体的安静和运动中的整体状态。《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肌肉若一”一词,按现代系统机制分析,更好的说法应是“筋肉若一”。 总之,经筋是神经中枢调控整合人体结构内力、呈连续网络功能结构的系统组织,是人体形与神、身与心信息互动的重要结构基础。 易筋经就是潜在地运用了这一系统性规律,在人的主观意识能动性主导下进行的内外结合、形神统一的功法锻炼。《黄帝内经》中有关经筋循行结构与功能规律的描述,也应是古人在主观意识能动的指导下总结运动感受而来的系统规律。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
灸学院 茹凯)
突然觉得楼主说的很有道理,赞一个! kankan ,学习学习................. kankan ,学习学习.................
页:
[1]